阴阳大化,生生不息

那么,“父”天和“母”地,究竟是靠着什么“材料”,才生化出万事万物的呢?“父”天和“母”地,究竟是由什么所构成的?万物,又是由什么所构成的?对此,《易传》也一一为我们作了详细的答复。

《易传》认为:“父”天和“母”地,是靠着“阴”“阳”二气,才生化出万事万物的;“父”天和“母”地,就是由“阴”、“阳”二气所构成的;万物,也是由“阴”、“阳”二气所构成的。在《易传》看来,整个宇宙,就是为“阴气”和“阳气”所充满着。——打一个十分不恰当的比喻的话,如果将整个宇宙比作一座大厦(——这个比喻之所以十分不恰当,是因为,大厦是有限大,而宇宙则是无限的),那么,“阴气”与“阳气”,就是垒成这座大厦的一块块砖。

“阴气”和“阳气”,充满了整个宇宙,它们自然原本就存在于“父” 天和“母”地那里。因此,《易传》认为,“父”天和“母”地,原本就是由“阴”、“阳”二气所构成的,而且,它们原本就是“阴”、“阳”二气的无尽宝藏;而那构成万物的“阴”、“阳”二气,就来自于伟大的“父” 天和“母”地。

《易传》指出,“父”天,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阳气”;“母” 地,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阴气”。“父”天在上,“母”地在下; 天的“阳气”下降,地的“阴气”上升,二“气”相互交感,就化育出了万事万物。

在《易传》看来,正是“父”天与“母”地的这种“阴”、“阳”二气的相互交感,才使万物乃至整个宇宙充满了无限的希望;而一旦没有了这种交感,一个黯然失色的、毫无生机和希望的世界,马上就会降临。

为此,它还专门通过“地天泰卦”的卦象以及“天地否卦”的卦象,来形象地表达了这一思想:

“地天泰卦”,由下经卦乾与上经卦坤重叠而成。乾的基本卦象是天,

坤的基本卦象是地。天本来在上,地本来在下。而在泰卦中,天反而在下, 地反而在上。这表示,天的“阳气”已经下降,地的“阴气”已经上升,二气相互接触,发生了交感。这样,万物就可以顺利地化生、成长起来了。因此,泰卦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卦。

“天地否卦”,与泰卦恰好相反。这一卦,虽然也是由乾、坤两个经卦重叠而成,但是,两个经卦的位置,却发生了倒转——即在否卦中,乾卦在上,而坤卦在下。乾象征天,坤象征地。天在上,地在下。这与实际情况, 正好相同。但是,这却表示,天的“阳气”居高而不下降,地的“阴气”居下而不上升,二气不能相互接触而发生交感。这样,万物的化生与成长,就发生了困难。因此,否卦就是一个不太好的卦。

现在我们常用“泰”字来表示平安、亨通、好或好的事情,而用“否” 字来表示阻隔不通、坏或不好的事情;又常用一个成语——“否极泰来”, 来说明,坏的事情到了尽头,好的事情就会到来。这一切,都是从这里来的。

《易传》进而指出,“父”天和“母”地,素来就具有无上仁慈的品德, 这一品德,就是“生”,生而又生。“父”天和“母”地有其好生之德,内部蕴藏着无限生机,又借助“阴”、“阳”二气的相互激荡、交感,此消彼长,以及相成相济,就不但生化出了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而且,还使得大千世界不断变化,不断翻新,并在这种不断变化与翻新的过程中,永保生机一片,永保和谐融融。

于是,在这个“大家庭”里,好生的“父”天和“母”地,不断施放着“阴”“阳”二气。被施放出的“阴”、“阳”二气,相互接触、冲撞、交感,生化出万事万物。而内在于生化出的万事万物中的“阴”、“阳”二气, 又同“父”天“母”地所新施放出的“阴”、“阳”二气相互接触、冲撞、交感,就更使得大千世界异彩纷呈。这样,在这个“大家庭”里,“阴”、“阳”二气生生化化,无休无止,无穷无尽;“大家庭”也就从一种状态, 翻新到另一个种状态,永无止息。——正所谓:“阴阳大化,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