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同学们共勉

王勇

人之初,性本善,上学堂,解愚顽。进学校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会异口同声地说:为的是求学问。学问是什么东西,学问就是知识、智慧,就是解除愚、顽、劣的钥匙,就是为了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人。

做一个真正的人,也就是说做一个有文化有教养,无私无惧,胸怀坦荡, 行为高尚的人,做成这样一个人并不容易,非得下大力气,下苦功不可。孔子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就是这样一个做人的道理。

求学问,是为了达到不惑,我们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到大学,所学的一切课程,各科专业,都是为了求得做人的真谛,生存的本领,起初是基本常识, 后来就是一般知识,再后来便是高深智慧。“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四十才能达到不惑,可见惑的时光在人生中的漫长,可见知识是年复一年的积累、贮藏并加以淘汰更新,而在为学之际最为要紧的是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求索,一点一点积畦步而成千里,一滴一滴积涓流而成江海,几分耕耘,便有几分收获。而好高骛远,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一蹴而就,企望“天上掉下个大馅饼”不为智者。为人的练达,智慧的圆满,是数十年蹉跎岁月磨练的结果,使之粗浮的头脑,变为精密而踏实,使之昏浊的脑筋变为清明而又条理。

读上一本好书,听益友的一席良谈,便是一次回味长久的收获。先贤的人生观,益友的处世之本,大都体现在一个“仁”字之上,孔子道:“仁者人也”并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仁之方法。仁字从二人,不是单独的孤立的,应是彼我交感、互发成为一体,这样才有仁字的体现,仁义、仁爱、仁量、仁慈、仁至义尽、仁义之师,仁之本意皆为祥和、慈爱、温馨所注释,我们到学堂求学问,要有仁字,要用仁字,尊敬师长,恪守规范,虚心好学,乐于助人,关心他人,急人所难,等等等等。而三人行必有吾师更是人类情感教育的最高境界,尊重他人,爱护他人,帮助他人,亦是在尊重爱护帮助自己。

孟子曰:“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光明磊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何惧有之?心中有勇长存,谁敢试其锋芒,谁敢与我争雄。做学问尤需要勇气、毅力、韧劲,做不到这一点就一切无从谈起。农民务农,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一滴汗水,一粒粮粟,道出了务农的艰辛。学人闻鸡起舞,舞文而衣带渐宽终不悔,弄墨而甘泉终将为墨池。是好学之人真实写照。

放眼远眺,泱泱中华大地,上下五千年,成大器者,无不披肝沥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司马迁的狱中《史记》,诸葛亮呕心沥血的《出师表》, 字字珠玑,行行鲜血凝成,没有苦的磨砺,不可能有甜的回味,所以说苦和甜是一对孪生兄弟。

培养你的勇敢,坚强你的意志,不惧你的所为,是为学做人的唯一根本。春来冬去,三年五年,及至七年八年,抑或十几年的求学生涯,在人生

的旅途上是多么的短暂,又是多么的可贵。各位同学,如果你还在昏睡,醒来罢,你在混饨,清明罢,你忧闷,振奋罢,你潺弱,坚强罢,你卑怯,勇

敢罢。唯有你自己求得了你自己。倘不如此,三百六十五日一年又一年,从少年到白头,蓦然回首,你空无所获,一事无成,老迈昏聩,夕阳残照,是多么的可怜,多么的可悲呀!

各位同学,好男儿当自强,直起你的脊梁,昂起你的头颅,去迎接挑战, 去体验人生,去战胜自我。滋养你的智慧,完美你的人格,培育你的勇敢, 倘能如此,你的人生之旅,定当受益无穷,你的人生之光,必当辉煌。

(本文是一位高中二年级的班主任为全班同学写的一篇共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