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写作速度快

比较用电脑写作与手工写作的速度,可以从实际写作速度和脱稿的整体速度两个方面入手。

  1. 机写与手写速度的对比

有人认为,对于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非专业打字人员,用电脑写东西没有手写来得快。这话不无道理,关键是要看你写什么和写多少了。如果写不需要打草稿的信件或便条,拿出纸和笔,边想边写,即刻便可写就。而用电脑来写,又是加电开机,又是调入系统软件,需要一段时间,速度当然不如手写来得快了。但是,如果电脑里已经存有信件标准格式,用电脑写信的速度就不一定比手写慢。例如,有的人在电脑里存有标准格式的介绍信格式, 每次开介绍信,只要填入姓名和日期即可,非常方便和迅速,一点也不比手写的慢。然而,如果要写的东西有一定篇幅(如几千字),而且又要在正规场合下使用,情况就不一样了。也许对于刚刚接触电脑的人来说,输入汉字的速度一时还赶不上手写的速度,只要坚持用上一段时间(比如说一个月), 就一定可以达到与手写速度相当的水平。再继续用下去,就会得心应手,速度越来越快。

由于电脑一般都有“复制”和词组功能,如能熟练运用,弹指之间即可写就几个字,甚至上万个字,机写的实际速度肯定比手写快得多。手工写作时,要使别人能看得清楚,字迹不能太潦草,完稿、发稿的速度一般不会很快。电脑写作的速度与熟练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专职录入员的输入速度每分钟可达 200 字左右,有些经过专门训练的公务员(非专职的录入员)照着现

成的稿子打字时的输入速度每分钟可达 100 字左右。

写已经思索好的内容时,在机上学用几个星期后达到的初等速度。大体上与通常的手写速度相当;在机上学用几个月后达到的中等机写速度,大体上是手写速度的 2—3 倍;熟练以后达到的机写上等速度,则是手写速度的 5 倍左右了。

用电脑写作和用笔写作一样,大多数情况下是边写边想、边写边改的, 所以机写“边思索边写改”的内容时,速度只有写“已经思索好”的内容时速度的 1/3—1/5 左右。对于用电脑写作的人员来说,输入汉字的速度达到每

分钟 20 个字以上时,在实际写作中就不会有“手不从心”之感。如果有机会接受专门训练,具有“盲打’的技能,一分钟输入百十个字,做到手脑并用, 使用电脑打字的优越性就更明显了。

手工写作时常常写着写着,就会觉得已经写出来的内容不太合意,抛开重写,这样一遍、两遍、几遍地写,不大容易成稿。机写则没有这个问题, 已经写出来的东西可以随意增删和修改,不留任何痕迹,不作重复劳动,容易一气呵成。

手工写作时,即使思如泉涌,也只有通过“笔”一个字一个字地写,才能把思想物化在纸上。而笔写的速度是很慢的,所以写作过程的关键在“笔尖”,一般情况下都是“手不随心”,也就不能及时把脑子里已经考虑成熟的思路写出来。在写作过程中,一有中断,思路就会不连贯,“灵感”就可能消失。所以一般手工写作时,都是胸有成竹,一旦动笔,就决心一气呵成。写的过程中,稿纸越来越厚,但是仍然很少有才思枯竭而写不下去的地步, 所以一般一个时期只能集中力量写一本书。用电脑写作由于速度快,脑子里的思路能很快奔涌在纸上,写作过程中的“关键”是脑子,而不是笔尖。也就是说,用电脑写作一般都是“心不随手”,往往是手停在电脑的键盘上, 等待脑子里形成新的思路。所以用电脑写作,整个写作过程的思路是连贯的, 能及时抓住“灵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人开玩笑说,如果曹雪芹能开电脑写作的话,就不会留下“后四十回之谜”了。

在欧美国家,由于有上百年使用机械打字机的历史,一般作家都会打字, 一旦改用电脑写作,其快速的优越性就显得更为突出。例如一生勤奋、高产的巴尔扎克;世界上最多产的比利时小说家乔治·西默农,有时一天能写出80 页槁子。如果是手工写作,再日以继夜地勤奋写作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有的新加坡作家对用电脑写作曾说过非常精彩的话:“用电脑从事写作,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尤其是文思泉涌而运键如飞时,充分地享受到文艺创作与现代科技挂钩的绝顶快乐。”

  1. 整体速度对比

下面以论文写作为例来讨论两和写作方式的对比。

一篇论文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素材、起草、修改和最后脱稿”四个阶段。手写时,同一内容至少需要书写三遍以上:第一遍是在阅读参考书刊时快速地把内容和参考书刊的书目及页号记在纸上,字迹可能很潦草,但至少事后自己能看得懂;第二遍是起草论文时把有用的内容及出处再一次写在纸上,如果最后要请别人誊写的话,这一次写作就不能太潦草了;第三遍是起草论文时把有用的内容及出处再一次写在纸上(如果最后要请别人誊写的话,这一次书写就不能太潦草了);第四遍是经过反复修改定稿后抄在稿纸上(这一次必须工工整整地书写)等等。这当中有不少工作是重复的,因而整体速度很慢,而用电脑修改,若要引用资料,键入的资料内容在以后起草、修改和定稿过程不需要重抄,运用简单的复制和搬移命令,几分钟就能完成, 很少重复劳动,因而定稿的速度很快。如果有便携式电脑,平时又有边看资料边录入电脑的习惯,电脑写作论文的优越性就更明显了。

(本文系连载之七)

●长篇连载

**编者按:**从本期开始,本报连载古剑先生为《摇篮》撰写的长篇童话《魔镜幻影》。

《魔镜幻影》构思新颖、奇特。它通过一面变幻莫测的古铜镜,在时空与历史长河的交叉中,在种种矛盾与纠葛中,阿宝、露丝丝和罗克三个孩子与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圣人相遇,并与他们对话、结交朋友,充分表现出当今少年儿童在现实生活中的失落与期待。作品设置了一个又一个妙趣横生的悬念,使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一波未平,又起一澜,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色彩。

这部作品的立意是深刻的。魔镜既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象征,也是映照少年儿童灵魂的一面明镜。作者大胆地尝试着把当今社会一些倾斜的、不尽人意的思想与中国古老传统文化和道德水准相对照,并把其糅合到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去,让读者去观察,去思考。作品写出了中国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颂扬了中国上下五千年优良的传统文化,表现了一个返朴归真的主题:三个孩子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找回了自己失落的、却又最为宝贵的东西,从而加深了作品思想内涵和深度。从而,暗示读者在这面魔镜里看到自我,发现自我,超越自我,长大做个跨世纪的新型人才。在作者笔下,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作品通过三个孩子

的悲欢离合,写出了他们的真情实感,刻画了他们鲜明的个性:阿宝机智、沉着,遇事不慌,却有些自满情绪;罗克调皮捣蛋,粗心大意,却活泼、勇敢,见义勇为;露丝丝单纯、朴素,待人真诚,却胆小怕事等。同时描绘了中国史册中栩栩如生的人物群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