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国文学艺术对日本文明的影响

汉文被采用为日本文学的一体。我国文学史上不同时代的文风,思想特征,随时影响到日本。就是日本纯和文系的作品,也直接间接地受到汉文学的影响。从最古说,《古事记》、《日本书纪》里的神话传说,就有不少中国成分。日本最古的汉诗文集,是《怀风藻》、《凌云集》、《文华秀丽集》、

《经国集》,都成于唐中叶,深受六朝到唐初骈俪文体的影响。《昭明文选》在当时为士子必读书。汉诗在近江奈良朝时模仿选体。到平安朝初期,渐学唐代诗体。空海作《文镜秘府论》六卷,详论诗文修辞法,八病说本于沈约而更加推阐,精研平仄及对偶,与作律诗者以法则。《经国集》载有嵯峨帝杂言渔歌,乃仿张志和《渔父》辞。小说则张文成作的《游仙窟》,天平时代已传入日本,影响颇大。《浦岛子传》乃由我国神仙故事蜕化而出,作者似见过《列子》、《续齐谐记》、《十洲记》等书。最古的和歌《百叶集》, 日人以仿我国《诗经》的形式;五七调确立,系仿我国五七言诗;长歌系仿乐府古诗,题材上或模刘伶《酒德颂》,或模李白《月下独酌》,或仿李峤咏物诗。此外如游宴、赠答、和歌、题咏、送别等,大概袭取唐诗人意匠。所以《万叶集》也是有浓厚的中国诗气味的。

镰仓、室町时代,学艺从朝绅转到五山和尚手里。韩柳古文,代替了骈俪文体;苏东坡、黄山谷的诗,代替了白香山。初学必读的书是宋黄坚编的

《古文真宝》前后集,和周粥编的《三体诗》。汉诗文代表作家义堂是僧人, 最推重杜甫,一般僧人特别喜欢苏轼,讲授作注的人很多。在和文学方面, 这时大量采用中国故事,意译改编中国小说的也有。源隆国作的《今昔物语》, 收中国故事 80 多条,有的根据小说,有的属幽怪谈。元久元年源光行著《蒙求和歌》14 卷,收 250 个故事,咏以和歌,大体可以看作宋朝徐子光《蒙求补注》的翻译。另有《唐物语》,是用和文写中国 37 条故事,有 6 条出自白香山诗。藤原茂范作《唐镜》10 卷,用和文记伏羲到宋太祖历史。小说《李娃物语》,是改编唐白行简的小说《李娃传》。这时期大量出现的战争小说, 都喜欢插入中国故事。在歌谣方面,镰仓时代的宴曲,室町时代的谣曲,受中国文学的影响也很明显。宴曲文体多用对句,罗列成语,文脉不一贯,忽视内容,修饰词句,都象汉魏六朝的赋。

江户初期儒学勃兴,而汉诗文则无足观。明人诗文集渐引起注意。获生

徂徕,服部南郭等推重古文辞,以李梦阳、李攀龙、王世贞等取法先秦两汉的主张为标榜。文则编《四家隽》六卷,诗则出《绝句解》三卷,以为青年示范。山本北山作《作文志彀》,即借中郎有主张以抨击徂徕派古文。文化、文政年间(相当清嘉庆道光时代),学宋诗的渐多,文章奉唐宋八大家。南宋四大家中,范石湖、杨诚斋、陆放翁的作品最流行。市河宽斋编《三家妙绝》,大洼诗佛刊《宋三大家绝句》,柏林昶编《宋诗清绝》,文化十一年

(1814 年,嘉庆十九年)官版《唐宋八大家读本》出版。再以后就注意到清朝人的作品;赖山阳评吴应和编《浙西六家诗抄》,梁川星岩编《清六大家绝句钞》24 卷是发端。明治二十年左右,森槐南等大倡清诗,桐城派的古文也输入,《古文辞类纂》和《文章规范》,夺取了《古文真宝》的销路。此外俳文狂诗,以游戏滑稽为主,题名趣味,也多取于汉诗文。

江户时代以后,中国通俗文学在日本颇为流行。训点、翻印、改编、翻译、仿作,应有尽有。最先编译的是霍佑的《剪灯新话》,采入《奇异杂谈集》,仿作的有《本朝樱阴比事》、《镰仓比事》、《日本桃阴比事》等。元禄年间,《通俗三国志》译出,大受欢迎。长崎唐通事冈岛冠出译出《忠义水浒传》,尤风靡一时。俗语的笑话书译出的有《笑府》、《解颜新话》等。泷泽马琴当时为中国小说通,所作《里见八犬传》系据《水浒传》,他还译出《水浒传》一部,改编《金瓶梅》为《草双纸》80 卷。《西厢记》、

《古今奇观》等书,也陆续有人译出。远山一圭在长崎注译过《北西厢记》。大正年间有平冈龙城译《红楼梦》,盐谷温、金井保三、宫原民平等合译长篇戏曲;《还魂记》、《西厢记》、《琵琶记》、《桃花扇》、《长生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