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琴

大家知道,孔子之所以能成为春秋时期的著名哲学家兼教育家,并不是由于他聪明过人,而是由于他不耻下问,好学不倦、活到老,学到老。

孔子几乎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学习。他曾经“往见郯子而学焉”,又曾经“访乐于苌弘”、“问礼于老聃(单)”、“学琴于师襄”,甚至向一个只有七岁的小孩子项橐(驼)求教。他自己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学习,绝不像有些人那样“囫囵吞枣”,而是把“学”和“思”结合起来,求其融会贯通。有这么个故事:孔子向师襄子学弹琴,先学了一只曲子,练了十来天,还在不停地练。师襄子对他说:“差不多了,再学只曲子吧!”他答道:“我仅仅学会了谱子,还没有掌握技法啊!”过了些时候, 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了技法,可以另学一只曲子。”他答道:“我还没有体会出这只曲子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呢!”又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告诉他: “你已经弹出了思想感情,可以学新的了。”他说:“我还弄不清作曲家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继续弹,师襄子在旁边听,听了一阵说:“像有个人在严肃地思考,快乐地抬头遥望而关怀着远方。”孔子兴奋地说:“我已经了解了作者的为人:黑黑的面孔,高高的身材,两眼仰望,一心想着以德服人, 感化四方。除了文王,还有谁是这样的呢?”师襄子又吃惊,又钦佩,向孔子行了个礼,高兴地回答道:“一点儿也不错。老师讲过,这只曲子,叫做

《文王操》啊!”

还有个故事也很动人。孔子晚年喜欢《易经》。这部书很难读,但他不怕困难,边读边思考。由于读的启数太多,以致把穿在《易经》上的皮绳都磨断了;换上新的,又磨断了;更换上新的。⋯⋯就这样,反复研读,越读越起劲,并且满怀信心地说:“如果让我多活几年,那么,我在《易经》的研究上是会做出成绩的。”后人把孔子读《易经》时几次磨断皮绳的这段故事概括成四个字:“韦编三绝”,用来称赞他刻苦学习的精神。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