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后的鹳雀楼再度辉煌
在北宋中期时,鹳雀楼仍然为当时的“登高胜地”。北宋著名科学家、改革家沈括及北宋著名词人晁元礼就曾于这一时期里先后登临鹳雀楼并赋诗。
著名科学家、改革家沈括在登临鹳雀楼后赋诗《开元乐·三台》:
鹳雀楼头日暖,蓬莱殿里花香。
草绿烟迷步辇,天高日近龙床。
同时,沈括还在他所著的笔记体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
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
在后来的近千年间,正是沈括对鹳雀楼的这八字总摡,以及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对于激励振兴中华民族之志产生了深远影响。
北宋词人晁元礼在登临鹳雀楼后写下名词《一落索》:
正向侯堂欢笑,忽惊传新诏。马蹄准似乐郊行,又却近、长安道。
鹳雀楼边初到,未花残莺老;崔徽歌舞有余风,应忘了,东平好。
到金章宗明昌年间,鹳雀楼还如从前那样雄伟地屹立在那里,而且唐代河中府录事李逵曾经所书的“鹳雀楼”匾额也仍然还悬挂于楼上。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对朝廷迟迟不能收复中原而愤愤不平,并在鹳雀楼上题写了一首耐人询味的《杂感》:
一樽易致葡萄酒,万里难逢鹳雀楼。
何日群胡遗种尽,关河形胜得重游。
1222年,鹳雀楼被大火烧毁,只剩下了旧址故基。
1272年,元代著名学者、诗人王恽游蒲州、登鹳雀楼旧址故基时,写下篇《登鹳雀楼记》记述了鹳雀楼当时的景况:
1272年3月,由御史里行来官晋府。10月戊寅,按事此州,遂获登故基,徒倚盘桓,逸情云上,虽杰观委地,昔人已非。而河山之伟,云烟之胜,不殊于往古矣”,这些记述,清楚地表明了鹳雀楼在元初时就已被毁。此外,元代著名诗人段克己也在他登临鹳雀楼故址后,写了一首叫《满江红·登河中鹳雀楼》的词,对被毁后的鹳雀楼的情形也做了细致的描写:
古堞凭空,烟霏外、危楼高矗。人道是、宇文遗址,至今相续。梦断繁华无觅处,朱甍碧甃空陈迹。问长河、都不管兴亡,东流急。
侬本是,乘槎客。因一念,仙凡隔。向人间俯仰,已成今昔。条华横陈供望眼,水天上下涵空碧。对西风、舞袖障飞尘,沧溟窄。
在元代中后期,由于黄河河床不断升高,又多次泛滥,鹳雀楼故址也因而数次被水淹没。后来,水虽然退却,但侵入蒲州城郭的泥沙却沉积了下来,而且地面日渐抬升。从此,鹳雀楼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繁华和兴盛。
鹳雀楼自打它被毁后,数百年来,就不断有文人雅士争相前去寻找鹳雀楼的故址,领略当年王之涣穷目千里的壮志豪情。
明代初年时,鹳雀楼的遗址还明确可辨,但到明末清初,因黄河水频繁泛滥与河道摇摆频繁,就完全湮灭,无迹可寻了。蒲州人对湮灭了的鹳雀楼,是十分怀念的。鹳雀楼是蒲州的文化象征,没有了鹳雀楼,就没有了蒲州的文化之魂。
为了一种心理的补偿和安慰,蒲州人除根据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来想象鹳雀楼的雄伟神奇外,还把蒲州城西城楼寄名为“鹳雀楼”,以表达一点对往日鹳雀楼盛况的追忆。
在清代时,登临作赋者不绝,但西城楼毕竟是“盛名难却,其实难副”,数百年来,给人留下了对先前鹳雀楼的无限怀念。清初著名诗人尚登岸就曾赋诗道:
河山偏只爱人游,长挽羲轮泛夕流。
千里穷目诗句好,至今日影到西楼。
后来,人们认为鹳雀楼是黄河的标志,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象征,于是就大兴土木重建鹳雀楼。鹳雀楼的再度辉煌,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又一次伟大与繁荣。
新建的鹳雀楼外观四檐三层,内设6楼,楼体高73.9米,是我国最大的仿唐建筑,建筑面积30000多平方米,主楼建筑面积为8000多平方米,因鹳雀楼建于北周而盛于唐代,所以后来重建时,在其建筑形制上充分体现了唐代风貌。
鹳雀楼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利用唐代彩绘恢复起来的仿唐代建筑。楼的外侧上都有许多彩绘,全楼的彩绘面积近40000平方米,而且所有的彩绘都是手工绘制。其外表雕梁画栋、流光溢彩。
在鹳雀园大门前,是一汪碧波荡漾的人工湖,平面呈鹳雀飞翔之型,故名“鹳影湖”。湖面正中由三孔石拱桥连接,桥面宽约5米,两边是汉白玉石雕栏杆。
站在桥上,尽收眼底的是宽广平整、造型独特的广场。广场通过绿化树木和茵茵草坪将其布局为棋盘式的几何图案,在广场的尽头就矗立着高耸云端、气势恢弘的鹳雀楼。
登百余台阶,就到了鹳雀楼的楼门前,楼门上方横陈着“文萃李唐”4个金色大字,左右立柱上镌刻着一副楹联:
凌空白日三千丈;
拔地黄河第一楼。
这与巍峨的高楼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楼门内,为一楼大厅。其中,有一幅以硬木彩塑制作的“中都蒲坂繁盛图”,色彩艳丽,制作精美,气势宏伟,真实再现了盛唐时期蒲州城的繁荣景象,特别是对鹳雀楼当时地理位置的描摹,生动有致,精美逼真。
在二楼四周,是一组组河东名人蜡像:女娲补天,嫘祖缫丝,大禹治水,杨贵妃出浴,崔莺莺听琴,司马光砸缸,关羽傲然肃立,柳宗元淡然挥毫……形象传神,惟妙惟肖。这些都充分再现了悠久的华夏文明。
三楼内,设有古代蒲州的四大产业:制盐、冶铁、养蚕和酿酒,通过四组形神兼备的塑像,以及剪纸、年画、社火等,生动地反映了河东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四楼四周的墙壁上,展示着与鹳雀楼有关的一系列名人字画,图文并茂,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还有宇文护《筑楼戍边》及王之涣《旗亭画壁》的故事,采用了欧塑形式表现,高贵典雅。
五楼陈列着古鹳雀楼的仿制品,纯木结构,古朴典雅,气势不凡,确有震古烁今之势。
六楼长廊的西面,立有一尊王之涣的铜像,与真人大小相仿。据说唐代著名大诗人王之涣当年就是在这里登高望远,感慨万千,写出了那首流传千古的名篇《登鹳雀楼》。
铜像工艺极其精美。王之涣髯须飘扬,左手持纸,右手握笔,意气风发,激昂壮怀。他极目眺望,神似凝聚,宛如中条山历历在其目,黄河如一条白练,闪闪发光,一种磅礴的气韵油然而生。
[旁注]
晁元礼(1046年~1113年),北宋词人,1073年进士,后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他擅长写词,一类为宫廷应制之作,一类为抒情写意或咏物之作,一类为代言体。晁元礼与当时另一大词人万俟咏齐名。他的主要代表作有“绿头鸭”、“望海潮”、“水龙吟”、“上林春”、“满庭芳”和“沁园春”等。
《梦溪笔谈》 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大约成书于1086年至1093年,包括《笔谈》、《补笔谈》和《续笔谈》三部分,书共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农学、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被国外誉为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已有多种外语译本。
匾额 是我国古建筑的必然组成部分,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匾额中的“匾”字古也作“扁”字,是悬挂于门屏上作装饰之用,一般指上面题着作为标记或表示赞扬文字的长方形横牌。但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横着的叫匾,竖着的叫额。匾额大致可分为石刻匾额、木刻匾额和灰制匾额。
彩绘 又称“丹青”,最早出现于我国春秋时代,是我国传统建筑上绘制的装饰画。在我国古代建筑上的彩绘主要绘于梁和枋、柱头、窗棂、门扇、雀替、斗拱、墙壁、天花、瓜筒、角梁、椽子和栏杆等建筑木构件上。
雕梁 指刻绘文采和装饰华美饰有浮雕、彩绘的屋梁。宋王安石《诉衷情·和俞秀老鹤》词:“营巢燕子逞翱翔,微志在雕梁。”后来,“雕梁“也借指豪华的建筑物。
楹联 又称对联或对子,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一般不需要押韵,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也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中条山 位于山西西南部,因居太行山及华山之间,山势狭长,故名“中条山”。它屏蔽着洛阳、潼关和中原大地,拱卫着西安和大西北,瞰视着晋南和豫北,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阅读链接]
相传,元初文学家王恽小时候读书的老师是蒲州人,因此他很早就知道蒲州的鹳雀楼“观雄天下”,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高楼了。后来,读了王之涣、畅当等人的诗后,他像许许多多读书人一样,更是殷切的向往能去登楼。
1272年10月,王恽由中央监察御史调山西任平阳路总管府判官后,他终于在当年10月满心欢喜地去了永济,但他没有看到鹳雀楼,只看到了已经是楼体坍塌,堆堆瓦砾的鹳雀楼遗址,为此,他痛感遗憾,于是在游览之余写了一篇《登鹳雀楼记》以作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