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以后镇海楼屡毁屡建

镇海楼自明清以来,除了作为历史名楼,还被作为“太平盛世”的象征,所以屡毁屡建不绝于世。历史进入清代后,镇海楼在1659年7月又被台风吹倒了。《榕城纪闻》记载:

顺治十六年七月三十日,大风起,自辰至未,坏样楼、鳌峰亭,开元寺大殿、铁佛殿、尊经堂、石坊并七门城楼,其余衙门、公署、民居无不飘荡。其风比辛巳年更大,所在倒折更多。

在康熙初年,镇海楼再次。但后又被毁,在康熙年间进行了3次重建。据雍正年间的《福建通志》说:

康熙初重建,复毁。后总督姚启圣、郭世隆相继兴建。

1678年至1684年间,姚启圣任福建总督。后来,又有6位任总督。接着,1695年至1703年郭世隆任总督。其中,有两次重建的镇海楼存在的时间较短,只有20年左右。而总督郭世隆重建的镇海楼,存在时间较长,约有50年,但后来不幸于1760年秋毁于雷火。

关于这次被毁,乾隆年间的《福州府志补》记载较详细:

乾隆二十五年八月十五日向夕,山上霹雳一声,楼四面火出如灯,绿色,人皆以为雷火,乃属人意。按:自国初以来,毁已数次。

论者采形家言,谓:‘山尖而锐者,为火星,圆而秀者为文星。越王山其形尖锐似火,作屋不宜复用棱角。屋脊作卷棚以培之,庶可无患。’或亦有见。

镇海楼经历这次大火,于是就有人给它“算过命”,说越王山山形尖锐属火星之相,建筑物不宜再用棱角屋脊,应改作卷棚式的圆形,就可以防火了,但镇海楼实际上并未因此免于大火。

1785年,雷火再度焚毁了镇海楼。但不久,经“官匠建立”的镇海楼再度于1792年被雷火焚毁了。当时,为镇海楼大兴土木的主要是官方倡建并与民间共集资。镇海楼仍为上下两层,以明代制式重建,虽经多次毁建,但其基本尺寸变化不太大。

过了68年,在1860年镇海楼又被雷火焚毁了。过了3个月,镇海楼就再次重建起来了。清代学者林枫在《观我录》中说:

咸丰十年庚申……九月微雷小雨,镇海楼灾后数月重建,物料偷减,制视昔独卑。形家言其失前人创造之意,于风水有碍,未知然否。

这次重建,因资金紧缺,其宽度缩减了三尺。据光绪年间的《晦讷斋文集》记载说:

咸丰间改造,规制卑陋,不及四十稔,倾圯随之。

果然,不到40年,镇海楼于1892年又一次坍塌了。按清代光绪年间历任芝山书院、白鹿洞书院、致用书院主讲的谢章铤撰写的《重建镇海楼碑记》的记载:

且夫楼以镇海名,意在楼,实在海。嗟呼,海风叫啸,海水飞扬,登斯楼也,其忍负中流砥柱之心哉。

关于重建后的镇海楼,谢章铤在《重建镇海楼碑记》写道:

高六丈三尺,深七丈二尺,广十三丈七尺,周边的城墙厚五尺三寸。

1892年,闽浙将军希元、总督谭钟麟和官绅都捐了钱,整整用了一年时间的修建,于第二年就竣工了。楼的建造按旧制“尺无所短,寸有所长”,其尺寸与旧制误差不超过一尺。福州学者谢章铤撰《重建镇海楼碑记》,由清末翰林院庶吉士陈宝琛挥毫题写碑文。

据说,在清代末年时,登上镇海楼仍可以看见大海。清末福州田园诗人魏杰《越王楼远眺》诗道:

欲穷千里目,独上越王楼。

双塔排城市,三山镇福州。

人从台际望,海入眼中收。

地杰钟王气,雄风自昔留。

因此,后来的福州西湖新增八景之一就有“样楼望海”一景。它与当年的福州的“龙舌品泉”等景一起被载入《新修西湖志》。

后来,光绪年间重建的镇海楼曾失于大火。之后,重修的镇海楼基本保持了明代时期的制式,城楼外观为重檐歇山顶加腰檐,城门式高台二层楼阁。施以斗拱,屋面使用陶制简瓦和板瓦,檐口饰有瓦当、滴水,适当增加一些配套工程。

为了凸显该楼,重建时特地抬高了一层约11米左右的架空台基,使它更宏伟、壮观。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台基采用城墙砖、首层台基地面采用金砖铺设,栏杆使用汉白玉雕作,所有露明梁柱外饰木质材料,小木作均采用实木,重建后的楼高、进深、面宽均严格按古建筑的尺寸和规制建设。

镇海楼楼高22.3米,台基高10米,由基座层、台基层,基座层内设地下宫。面阔43.5米,进深24.5米。门窗及牛拱等均为实木,吊顶为平暗式,并与梁架之间施以弯枋、一斗三升,为典型的福州传统建筑式样。

在镇海楼门前,在七星缸附近,有一座外面插着四簇雕花小石柱的三层圆台,其中心镶嵌阴阳鱼,共60甲柱,代表时间的周期。在此设60甲柱,寓意福州百姓的福祉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此外,镇海楼前还建有登山的青石道,道路中间有三组各9层台阶,海浪翻滚,蟠龙出海,堪比皇家“御路”规格。

镇海楼的一楼大厅中央,设有金丝楠木梅花雕屏,上面题有“清客肯来榻还下我”的词句。陪侍这扇屏风的,是七八十厘米高、一剖为二的巴西紫水晶洞。

在大厅西侧,供养在镇海楼建筑模型右侧的,是热心人费尽心力从海南弄来的“佛教七宝”之砗磲、珊瑚。水晶、砗磲、珊瑚,都是辟邪之物,有了它们,庇佑福州城的镇海楼,更加法力无边了。

大厅东侧书案正中竖屏是光绪三年一甲一名进士王仁堪的手迹。此人不仅“善设色花卉,书法为时所称”,而且当官也当得很出色,授修撰,入直上书房,出为镇江知府,殉职于苏州知府任上,官声颇佳。

二楼门额悬挂有“镇海楼”三字匾额。楼内布置有各色红木家具、古董及珊瑚等,还有著名爱国将领林则徐所撰对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整座镇海楼雄居于福州古城中轴线端点的屏山之巅,仍然是俯瞰福州城及福州三山及西湖周边景色的登高眺望点。其建筑重檐飞角,冲霄凌汉,在一定程度上又恢复了三山二塔之间的视廊关系。

[旁注]

姚启圣(1624年~1683年),清代康熙年间的杰出政治家,收复台湾的决定性人物之一,曾担任福建总督,当政期间以执法严明著称,在收复台湾战役中功勋卓著,著有《忧畏轩遗集》。

翰林院 是我国历史上曾经长期存在的一个带有浓厚学术色彩的官署。尽管它的地位在不同朝代有所波动,但性质却没有太大变化,直到伴随着传统时代的结束而寿终正寝。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是传统社会中层次最高的士人群体。

瓦当 又称“瓦头”,指的是陶制简瓦端下垂的特定部分,其样式主要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瓦当是古代建筑用瓦的重要构件,具有保护木制屋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

汉白玉 是大理石的一种,因其质地洁白无瑕,似玉非玉,自汉朝以来就被用于装饰、雕刻等,故而得名“汉白玉”,主要产自四川宝兴,北京房山和河北保定。

林则徐(1785年~1850年),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他因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我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华人的敬仰。

[阅读链接]

传说,镇海楼建造之初的目的,除了防御之外,更是为了明代海上航行安全,而作为福州入港船的定位标。在当时,明代建筑以木构为主,福州城内除了乌塔、白塔外,大多是紧贴地面扩展。而屏山顶的样楼向东极目远眺,可以看见闽江。

郑和下西洋后,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地之一,随即成为海上贸易的重要传播地。当时到福州的海外船只,在开至鼓山脚下时,都可以看见镇海楼,因此其从建成之日起,便成为进出闽江口航船的重要标志。每当五虎门潮水上涨,大船进出江口均以镇海楼为“准望”,即航行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