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胜迹——贵阳甲秀楼

甲秀楼位于贵阳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巨石为基而建。始建于明代,后楼毁重建,改名“来凤阁”,清代时恢复原名。

后来的甲秀楼重建于1909年,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名实相符,堪称“甲秀”,是贵阳历史的见证,是贵阳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

甲秀楼主要由甲秀楼主体、浮玉桥和翠微园三大部分组成。甲秀楼主体为三层,由桥面至楼顶高约20米。楼侧由石拱“浮玉桥”连接两岸,桥上建有小亭叫“涵碧亭”。楼南有江南庭院式的“翠微阁”。

明万历年间始建甲秀楼

1413年,明代设置贵州布政使司,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的行政单位。

后来,随着交通改善,大量的移民、商人、工匠涌进了贵州,他们使一向落后蛮荒的贵州“渐比中州”,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大开发,而贵阳更是因位于贵州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并成为贵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明代宣德年间,在贵阳城南的南明河畔,一组名叫“南庵”的颇具规模的建筑群悄然兴起,占地4000多平方米,这里原先是一片寺庙和园林,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曾经游览过的南庵便在这里。

他在《南庵次韵二首》诗中写道:“松林晚映千峰雨”、“渔人收网舟初集”。

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庵”先后改名为“武侯祠”、“观音寺”。后来,随着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的再传弟子马廷锡在南明河上建造“栖云亭”,讲学传道。“观音寺”又被改建成了翠微阁,从而把寺庙建筑与园林庭院合为了一体。

翠微阁依山临水而建,位于后来甲秀楼南,两者连为一体,它以中轴线掘山筑台,逐层上升,两侧以同廊假山相连。由翠微阁山门正门拾级而上,可达巍然友的拱南阁。拱南阁高约20米,白墙青柱,飞檐翘角,金匾高悬,其造型于古朴中见生动。

在拱南阁阁西,为龙门书院,院内环境幽静,绿树成荫,长廊花墙四围,集幽、雅、雄、朴于一体。阁东的清花空翠园,园内修竹婆娑,奇石临门,长廊花墙四围,端庄秀丽的翠微阁就玉立其中。

拱南阁往左,建有“澹花空翠”园,小巧的回廊,蓊郁的假山盆景,盆栽的各种奇花名木,更有沿墙根栽种的那蓬蓬翠竹“绿拥翠微”。

那时候,在后来的浮玉桥桥下位置处,南明河至此处,波流较深,流水潆洄,远山环合,波光荡漾,深不见底,风景绝佳。被称为“涵碧潭”。

明代贵阳文人李时华曾题诗《涵碧潭》感吟:

一水绕山城,曾将洗甲兵。

秋波涵碧玉,春涨点红英。

龙卧归云湿,犀沉夜月明。

寒潭深万丈,彻底本无尘。

1595年,贵州巡抚杨时宁卸任。明神宗朱翊钧考虑到贵州地处荒僻的西南,土地贫瘠,生活落后,于是就派为官清廉,治政经验丰富的江东之出任贵州巡抚。

1596年,江东之出任贵州巡抚后,他首先从贵州各地矿税中抽出一部分,平价买田,用各种田地的租金所得作为专项公益费用,以济贫困。他的惠政善举,不仅帮助了饥寒无着的民众,而且对社会的安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得到了百姓的好评。

1598年的一天,风和日丽,江东之与巡按应朝卿去城南一带游览。当他们看见南明河碧波荡漾,四周景色极佳时,特别开心。

但美中不足的是,霁虹桥一带河中有滩,流水既无曲折之姿,也无停蓄之势,成了易涨易落之象。涨水时则深潭容纳不了,落水时则河滩凸然显现。在古人看来,这是风水之大忌。

江东之看到这种状况觉得很难受:这岂不是贵阳人才与物产流失的现象?他在南明河停下了脚步,沉思着:如果在南明河上筑堤束水,即可以阻遏其水势,又可以回澜为泽。这不仅符合风水理念,而且增添了四周的美感。

于是,江东之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应朝卿。在应朝卿支持下,立即斥资2200白银,组织民工在南明河上垒石筑堤联结南岸。经过数月的努力,一道石堤出现在南明河上。

石堤与一块平坦宽阔的钓矶相连。钓矶一头昂然挺起,犹如昂首向天的巨龟,因此被人称为“鳌矶石”。看到眼前的鳌矶石,江东之灵感突涌。

为了使石堤增添美感,他又在鳌矶石上修建阁楼一座,以培风化,并命名为“甲秀楼”。其中蕴涵深意,不但刻意点明贵阳山水“甲秀黔中”,而且激励人们努力学习,使贵阳“科甲竞秀”,人才辈出。为此,江东之还特意赋诗一首:

渔郎矶曲桃花浪,丞相祠前巨壑舟。

此日临渊何所羡,擎天砥柱在中流。

1599年,就在江东之修建甲秀楼之时,朝廷急令江东之平定叛乱。甲秀楼的工程便随即停了下来。此后,他的接任者贵州巡抚郭子章替他实现了愿望。

郭子章也是一个热心地方建设的官员,培植风景,记述文物,惠政颇多,被人称道。郭子章钦佩江东之的人格节操,在平定杨应龙叛乱后,为成其未竟之业,完便将停工已久的甲秀楼重新开工。

1606年,甲秀楼终于竣工。楼体高约20余米,为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层层收进,4个角上都刻有珍奇异兽的图案,底层有12根石柱托檐,四周白色雕空石柱围护,画甍飞檐,金碧辉煌,翘然挺立,在四周景物的烘托下,犹如出水的芙蓉。登楼远眺,四周景致,历历在目。

之后,郭子章又在甲秀楼前续修了一座贯通南北两岸的九孔石桥,取名“江公堤”,以此纪念江东之。后来,江公堤被改名为“浮玉桥”。

浮玉桥如白龙卧波,横卧楼下,全长90余米,桥上有一座名叫“涵碧亭”的方形亭子,小巧玲珑,岸柳掩映。

从远处眺望,半圆形的桥孔与它在水中的倒影合在一起,刚好是正圆。桥、亭、楼的影子一齐映在水中,给人以“镜中景,影中楼”的朦胧感。

浮玉桥也曾称为“九眼照沙洲”,过去曾流传一首民谣,说的就是浮玉桥:

九眼照沙洲,长江水倒流。

财主无三代,清官难到头。

在浮玉桥西侧、南明河南岸的沙洲叫“芳杜洲”,位于甲秀楼前,浅濑平沙,广可百步,上植林木,春夏时州上花木缤纷。月朗星稀时,桥与沙洲相映成趣,所以此景因取楚辞“搴芳洲兮杜若”一语而得名,后来“芳杜洲”因浮玉桥中的两个桥洞被堵,而没于水底。

在浮玉桥南头,立有石木牌坊,牌坊中央题有“城南胜迹”4个大字,牌坊前后有8个石狮子,它们不是常见的坐狮或卧狮,而是从高处俯冲下来的雄狮,俗称“下山狮”,显得虎虎生气,极尽威风。

[旁注]

王阳明(1472年~1529年),又名王守仁,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他和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江东之(?年~1599年),万历年间进士,累官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击高砦叛苗,斩首百余级。东之尝筑室瑞金山中故名其集曰《瑞阳》,凡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攒尖顶 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其特点是屋顶为锥形,没有正脊,顶部集中于一点,即宝顶,该顶常用于亭、榭、阁和塔等建筑。攒尖顶有单檐、重檐之分,按形状分为角式攒尖和圆形攒尖,其中角式攒尖顶有同其角数相同的垂脊,有四角、六角、八角等式样。

牌坊 又叫牌楼,是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柱门形构筑物,一般较高大,主要有木、石、木石、砖木和琉璃几种,多设于要道口。也有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还有用来标明地名的。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

[阅读链接]

传说,明代时贵阳出了一位状元。官府为了讨好他,愿出巨资修一座藏书楼,作为他读书游艺的地方。为此,知府请风水先生在全城勘地,并确定将藏书楼修在南明桥上,并取名“甲秀楼”。

随后,知府又请当地最有名的木石匠择吉日动工修建。但木石匠担心南明桥日后成为禁地,于是自作主张,连夜沿南明河下120步处,拦河修桥,凿木造楼。

等到天亮,一座精巧玲珑、雕梁画柱的楼阁已经矗立在南明河新桥的鳌矶石上了。当“甲秀楼”3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出现在楼阁上之后,知府闻讯来到南明河边时,木石匠人因害怕官府追究,造完楼后,早已带着妻子儿女远走他乡了。知府无奈,只好将就拿这座九眼新桥上的藏书楼献给状元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