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重建蓬莱阁建筑群

清代时期,蓬莱阁建筑群先后修缮、增建了天后宫、普照楼、吕祖殿和蓬莱阁等建筑。从此,蓬莱阁建筑群的布局及规模臻于完善。

蓬莱阁中的天后宫也因其历史悠久、规模雄伟而闻名遐迩。天后宫位于蓬莱阁的“丹崖仙境”牌楼后正中,占地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

天后宫建筑结构为四进院落,南北朝向,自南向北依次为正门、钟鼓楼、戏楼、前殿、垂花门、东西庑、正殿东西耳房、后殿。

1826年,天后宫毁于火灾。第二年重修,把原来“灵祥”改为“显灵”,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天后宫之一。蓬莱阁天后宫与其他地方的天后宫设计大同小异,过正门,就是钟鼓楼。

钟鼓楼虽然不大,但很别致。在钟楼北侧通道间立有三块很有价值的碑记:《坤爻石记》、《八松石亭记》和《重修白云宫、海神庙、天后宫、蓬莱阁记》,记述了蓬莱阁的沧桑。

一进院落除了钟鼓楼外,还有大戏楼,为木石结构的二层楼阁建筑,坐南朝北,面对天后宫前殿。一层有南北通道,二层半部为戏台,半部为演戏人员的活动处。戏楼上有一副对联:

乐奏钧天潮汐声中喧岛屿;

宫开碣石笙歌队里彻蓬瀛。

此联是戏楼的真实写照。传统上,这戏台是庙会演戏的地方,戏台面对天后宫是要演戏给妈祖看的意思。后来,每年农历正月十六天后宫庙会,都在戏台上演俚俗戏剧,已形成了特定的民俗。

戏台之后,就是蓬莱阁天后宫的前殿。前殿位于一进院落北端,也称“马殿”,宽11米多,进深6米多门上额题“天后宫”,还有对联:

佑一方潮平岸阔;

护环海风正帆悬。

内供嘉应、嘉佑两护神。

由前殿可进二三进院落之间的垂花门。这垂花门是其他天后宫比较少见的。垂花门为单脊双出檐开山木结构建筑。垂花门两边各有倒垂贴金花蕊,造型古朴别致。在封建社会,垂花门是一显贵的象征,未经许可不得进入。

踏入垂花门就是天后宫三进院落。天后宫正殿坐落在这里。正殿宽16米多,进深14米多,前明廊立柱4根,两两相对,额题“道德神仙”,明廊两边墙壁分别镶嵌《重修天后宫记》和《重修天后宫碑记》刻石。

殿内有8根金色柱子,其中有4根是铁力木,其木质地坚硬,经久不裂,使天后宫正殿坚固无比。正殿中央1米台上为三面大小水纹木格神龛,内供奉3米多高的天后雕塑像。

在天后左右两边,各立二侍女。殿内两侧皆为高台,塑有8尊神像,分别为四海龙王、传达天帝旨意的文官、手持万法归宗的文官、传达天后旨意的文官、掌管文印的文官。

这天后宫中,龙王为妈祖站班。据说,是因为宋史者路允迪出使高丽前曾经祭拜过龙王,要求庇佑,结果遇大风,“八舟溺七”。

后来因求妈祖显灵,才使路允迪免于遭难,所以龙王不如妈祖,只好为妈祖站班了!妈祖正殿因香火旺盛,在道光年间被火烧殆尽,后重建时在后照壁上刻写“乌龙压镇”,把火灾镇住。

四进院落是天后宫最后边的一座建筑物,也就是后殿,是妈祖她老人家的卧室,建有东西耳房,形制小巧,用料考究。檐下两端采用砖雕,有图有文,图文并茂。砖雕的文字联结而成为五言绝句一首:

直上蓬莱阁,人间第一楼;

云山千里目,海岛四时秋。

后殿底层宽13米多,进深7米多,额题:“福赐丹崖”,意为妈祖能福佑丹崖,丹崖为蓬莱阁地方的别称,因该地皆呈丹色。

殿内用雕花板隔二为三,刻雕各种故事:“喜鹊登枝”、“松鹤迎年”、“福满四方”等。二楼为妈祖梳妆楼,宽13米多,进深5米多,摆设各种卧具。

蓬莱阁天后宫在建筑上有独特之处,更重要的是八仙道教、洋洋众仙,妈祖的神威令这些仙人们留下地盘,还为妈祖助威。

1868年,清廷为了便于蓬莱水城的船舶夜行,专门在蓬莱阁东北角的丹崖绝壁之上,建造了一座用以导航的普照楼,又名“灯楼”。

楼高三层,为砖木结构,占地25平方米,楼体六棱,楼顶斗拱,内设扶梯盘旋而上。顶层木构,六柱支撑如亭状,周匝木扶栏。

在清代时,普照楼是蓬莱阁古建筑群重要建筑之一,它与宾日楼、吕祖殿等共同组成仙境蓬莱的特征性标志。

1877年,为了宣扬吕洞宾“施医治病,惩恶扬善,行侠布道”的蓬莱精神,由知府贾湖、总兵王正起倡建。吕祖殿位于宾日楼南,坐北朝南布局,由重门、正殿和东西两底组成,皆为庙宇式建筑。

正殿为三开间硬山结构,北壁与宾日楼联体,长9米,进深8米。殿内设高台神龛,中祀吕洞宾坐像,左右侍立药童和柳树精。

吕岩“寿”字碑位于正殿前明廊西端,面东而立。“寿”字草书,笔力雄健,盘郁苍劲,碑下款署“光绪甲申仲冬勒于蓬莱丹崖之吕祖阁志斋郑锡鸿谨摹”。

吕祖殿东,有明朝大臣黄克缵的《东牟观兵夜宴蓬莱阁》诗刻石、姚延槐“海天一色”碑等。

在清代嘉庆、道光和光绪年间,位于天后宫西北丹崖绝顶的蓬莱阁楼均曾得以修葺,为双层木结构楼阁建筑,它坐北朝南,东、西两侧前方各筑偏房、耳房,对称分布。耳房也做门厅,有道路联结偏房及登阁石阶。

蓬莱阁楼前两耳房北山墙下均立有清代碑刻,共3方,系清朝历代对蓬莱阁及其附属建筑竣工后立下的纪念性碑刻。其中,西耳房北有道光年间面东而立的《重修登州蓬莱阁记》,碑高2.3米,文以行体大字书就,颇有气势。

西耳房内西壁嵌有“日出扶桑”、“晚潮新月”等蓬莱十大景刻石10方,均为清代之物。西偏房内存有历代碑刻10余方,如《登州天桥闸口捐康挑沙记》碑、《重修蓬莱阁记》碑、《修登郡西道路记》碑、长白英文书法刻石等,均具较高的史学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

蓬莱阁楼底层长14多米,进深9多米,四面回廊,明柱16根。正门上方悬“蓬莱阁”巨匾,为清代书法家铁保手迹。

室内粉壁上原有历代遗留的诗文、题字和绘画。阁内北壁正中高悬清代书法名家铁保所书之“蓬莱阁”巨匾,字体雄强浑厚,劫后幸存,吉光片羽,弥足珍贵。

蓬莱阁楼内西壁悬挂有众多题诗和题联。室内木质梁柱彩绘“蓬莱十大景”、“八仙图”、“风竹图”等图案。周遭摆放八仙桌、八仙椅,中央塑有“八仙醉酒”组塑,是根据“八仙过海”传说中八仙在蓬莱阁上放浪形骸,酒醉后各显神通渡海遨游的情节创作的。

蓬莱阁底层北墙外壁嵌有“碧海清风”、“海不扬波”、“寰海镜清”大型刻石3方。“碧海清风”刻石为清代书家鲁琪光墨宝,十分珍贵。蓬莱阁底层内壁灰皮亦遭震落,粉壁上南海才子招子庸所绘之墨竹图等一批珍贵字画,从此绝迹人间。

至清代末年,整个蓬莱阁建筑群规模宏大,总建筑面积达18900余平方米。蓬莱阁南有三清殿、吕祖殿、天后宫、龙王宫等道教宫观建筑,均依丹崖山势而筑,层层而上,高低错落,与阁浑然一体;阁东有苏公祠,东南建观澜亭,为观赏东海日出之所。

蓬莱阁西侧为海市亭,因为观望海市蜃楼之境而名,又因其三面无窗,亭北临海处筑有短垣遮护,亭外海风狂啸,亭内却燃烛不灭,故又名“避风亭”,亭内墙壁上嵌有袁可立《观海市》诗石刻9方。整个建筑陡峭险峻,气势雄伟,朱碧辉映,风光壮丽。

[旁注]

垂花门 是我国古代建筑院落内部的门,因其檐柱不落地,垂吊在屋檐下,称为垂柱,其下有一垂珠,通常彩绘为花瓣的形式,故被称为垂花门。它是四合院中一道很讲究的门,也是内宅与外宅的分界线和唯一通道。

贴金 是一种古老的技艺,是中华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的瑰宝。据考证,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有了珍惜黄金的意识,并掌握了贴饰黄金薄片的技术。到商代,我国贴金技术日臻成熟,且广泛用于皇宫贵族或佛像寺庙的贴饰,以表现其富丽堂皇或尊贵庄重。

照壁 是我国传统建筑特有的部分。设立在一组建筑院落大门的里面或者外面的一组墙壁,它面对大门,起到屏障的作用。不论是在门内或者门外的照壁,都是和进出大门的人打照面的,所以照壁又称影壁或者照墙。

药童 古代对从事一般中药加工技术的人员的称呼。唐代太医署中始设有药童24人,其职责是在主药的带领下加工、整理药品。这类人员一般都年龄偏低,故称“药童”。

铁保(1752年~1824年),即乾隆帝之子哲亲王、清代书法家,他早年曾学“馆阁体”书法,后学唐代书法大家颜真卿,纠正“馆阁”带来的板滞之病。他与成亲王爱新觉罗·永瑆、刘墉、翁方纲,称为清代四大书家。著有《惟清斋全集》、《惟清斋字帖》、《人帖》和《惟清斋法帖》等。

招子庸(1793年~1846年),本名功铭山,号“明珊居士”。广东南海横沙人。他不但是卓越的画家,而且还是一个通晓韵律的音乐家。他运用广州方言所著的《粤讴》,深受人们喜爱,被誉为“粤讴鼻祖”,有英国人以《广州情歌》为名把它介绍到欧洲去。代表作品有《蒹葭郭索图》、《粤讴》和《留庵随笔》。

[阅读链接]

在蓬莱阁天后宫正门前、戏楼两侧,各有红褐色的巨石三尊,两两相对,像“三台星”座,显得奇特极了。

古时,“三台星”是“星宿”,也叫“三能星”,属太微垣。为此,清代大学者阮元命名此石为“三台石”,刻石嵌于天后宫前殿外壁上。

后来,蓬莱知府张輶因六石排列形式像易经中的八卦之一坤卦“三三”,“爻”是易卦的基本符号,八卦变化取决于爻的变化,所以称它为“坤爻石”。据说,这是当年劈山建阁时特意留下作为点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