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蓬莱阁进入鼎盛期

在元末时期,全真教结合教义对其“北五祖”的偶像宣扬,扩大了蓬莱作为神仙福地在国内外的影响。到了明代时期,四大古典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对仙境蓬莱都有提及。

此外,在明代话本、杂剧中也常提“蓬莱”之名,各地民间传说中“蓬莱”更是神仙境界的代名词,蓬莱与神仙的关系有了约定俗成的关系定势。

明洪武年间,龙王宫曾得以修葺。1376年,明朝在原来北宋所建的驻扎水军的边防水寨“刁鱼寨”基础上环筑土城,增设军事设施,名曰“备倭城”,俗称“蓬莱水城”。

蓬莱水城在蓬莱阁下,位于蓬莱阁东侧,即登州水港,它与庙岛群岛构成海上锁链,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古港原为自然港湾,水域面积27万平方米,比后来的蓬莱水城大三四倍,它负山控海,形势险峻。

蓬莱水城俗称“小海”,居城中,呈长袋形,是水城的主体,为操练水师与泊船之所。传说,该地自古就是海防要塞和海运的枢纽。

水城背山面海,陡壁悬崖,天险自成,在汉唐时就已成为军事的重地。1408年,明朝在蓬莱水城设“备倭督指挥使司”。在明代隆庆年间,三清殿得以重修。

1583年,佛教名僧憨山德清到山东传教。据说,他在山东地区的佛教界影响很深,他的弟子遍布各地。当时,蓬莱阁内的弥陀寺香火复盛,渐渐扩建成后来的规模。

弥陀寺的正殿,里面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和十八罗汉。正中供奉的是阿弥陀佛。其左协侍为观世音菩萨,右协侍为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能够接引念佛的人前往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又称“接引佛”,为净土宗敬奉的主要对象。

1603年,位于三清殿前面的白云宫毁于火灾,明代总兵李承勋捐资重建,但只有宫门,没有殿宇。传说白云宫是人间和仙境的连接的唯一一道门,是玉皇大帝的7个女儿“七仙女”下凡的地方。

沿丹崖山势而建的蓬莱阁,四周被一道围墙环绕。南面东西一字排列着三座山门。中间与丹崖仙境坊相对的山门额书“显灵”两字,即为“天后宫”的山门。

西门额书“龙王宫”,即海神广德王宫殿的前门。东门额书“白云宫”,是白云宫的前门,而门内并无殿宇,却只有一个花坛,越过花坛有卵石甬道通往三清殿,甬道两侧松柏繁茂,浓荫宜人。

在明代万历年间,龙王宫再次得以修缮。龙王宫由南向北依次布局,有正门、前殿、两厢、正殿、后殿,三进院落,庙宇式建筑,占地2117平方米。前殿内东西各塑海中护法一尊,东为“定海神”,西为“靖海神”,各持法宝,威风凛凛。

正殿东西长12多米,南北进深10米,有前廊,殿额:“霖雨苍生。”,两支明柱书有楹联:

龙酬丹崖所期和风甘雨;

王应东坡之祷翠阜重楼。

明廊西侧镶有“龙王宫简介”。殿中设高台神宪,内塑东海龙王敖广金身坐像,两侧塑有8名站官,由南而北,东为巡海夜叉、千里眼、电母、雷公,西为赶鱼郎、顺风耳、风婆和雨神。

殿北门靡联楣批“风调雨顺”,联文为:

海邦万里庆安澜;

五湖四海降甘霖。

后殿为龙王寝宫,也有明廊,两明柱殿额“福庇海邦”,题联:

赠大圣定海神珍千年魔尽;

还八仙渡海宝物万里波平。

殿内也设高台神龛,内塑龙王及左右嫔妃金身坐像;殿内东西两侧各塑4名侍女。旧有龙王木雕像及龙王出行用的步辇和仪仗。

胡仙堂位于蓬莱阁西北部,坐北朝南,面阔9米,进深3多米,高4多米,为三开间三架梁硬山顶建筑,堂内尊奉胡仙塑像,设有侍童塑像及其他祭器。胡仙堂门上的楹联为:

入深山修心养性;

出古洞得道成仙。

胡仙堂中供奉三尊塑像,中间为胡仙,身边是他的两位药童,女童手拿灵芝,男童手拿药葫芦及医书,东面墙上有《深山采药图》。

[旁注]

北五祖 又称“全真道北五祖”,是我国北方道教的一个重要支派全真教,又称“全真道”所尊的北宗五祖,分别为王玄甫、汉钟离、吕洞宾、刘海蟾和王重阳。

庙岛群岛 又称“长岛”,古代最早称“沙门岛”,是隶属于山东烟台的一个群岛,全岛属长岛管辖。长岛素有蓬莱、瀛洲、方丈海上三神山之称,古人早有“曾在蓬壶伴众仙”的诗句,传说中的蓬莱仙岛指的就是长岛。长岛地处水中,碧波环抱,山清水秀,风景独好。

明代总兵 官名。明初,镇守边区的统兵官有总兵和副总兵,无定员。总兵官本为差遣的名称,无品级,遇有战事,总兵佩将印出战,事毕缴还,后渐成常驻武官。明朝末年,总兵是明朝的高级将领,全国不过20人左右。

护法 又称护法神,是佛教的护法者,拥护佛陀的正法。护法神由四大声闻和十六阿罗汉等担当,他们不仅充当守护佛教的职责,还负责保护众生,具有息灾、增益、敬爱和降伏等四种济世功德。

硬山顶 又称硬山式屋顶,是我国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房屋的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出屋面,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高出的山墙称风火山墙,其作用为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蔓延,常用于我国民间居住建筑中。

[阅读链接]

明代时,相传登州有一胡姓人家,家中有一公子,自幼无心读书求取功名,而热衷于寻求民间药方,进深山采药为老百姓治病。他医术高明,不管什么样的疑难杂症,都能药到病除,后来他潜修仙道,得道成仙,被尊为“胡仙”。

后来,人们为纪念他的功德,就在蓬莱阁西北部,东与天后宫寝殿西山墙相连的地方修建了“胡仙堂”,胡仙堂香火鼎盛,前来求药治病的人络绎不绝。据说,胡仙堂曾被毁,后来根据当地年长者的口述,恢复了胡仙堂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