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著名散文家的创作

北宋时期是散文创作最为繁盛的时期,这时期涌现了大量的名家名作,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的散文成就最高,作品流传最广,这8位名家被称为“唐宋八大家”。除了这八大家之外,还有王禹偁、范仲淹、周敦颐等人的散文也写得十分出色。

王禹偁出生于954年,983年考中进士,做过翰林学士,三任知制诰等官。宋初,骈文盛行,王禹偁主张复兴古文,他的散文写得平易晓畅,既不像骈文那么呆板,又不像宋初古文那么生涩,显得既有古文的自然流畅又有骈文的内在节奏美感。代表作品有《待漏院记》、《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等。

范仲淹于989年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自幼苦读诗书,1015年考中进士,做过大理寺丞、秘阁校理、太常博士、右司谏、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还做过泰州、楚州、陈州、睦州、饶州、彬州、邓州、青州等地方官。

范仲淹写有大量的政论、文赋与景观文,代表性作品有《岳阳楼记》、《严先生祠堂记》、《奏上时务书》、《上执政书》、《秋香亭赋》等,其中《岳阳楼记》最有名。

作品借记叙重修岳阳楼一事,着力描绘了洞庭湖上的景色,表现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脱观念,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伟抱负。

文章融记事、写景和抒情言志为一体,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气势宏大。

范仲淹的另一篇文章《严先生祠堂记》也写得很有特色,文章短小精悍,主题明确,描写了东汉高士严子陵傲视帝王的高风亮节。文章议论充分,节奏明快,感情充沛,以诚挚质朴的情愫打动人。

曾巩生活在北宋时期,从小家境贫寒,曾巩兄弟姐妹众多,有一个哥哥,4个弟弟,10个妹妹。年幼的曾巩很懂事,从小就肩负起养家的重任。

曾巩的文章质朴,不讲究文采,但严于章法,议论醇正含蓄,笔力纵横驰骋,语言简洁凝练。名篇《墨池记》重在说理,借事立论,生发开掘出层层深意,通过对王羲之学书法的墨池的记述,以细小而感人的故事,论及治学和为人,深化了文章的玄学主旨。

作者在短短的篇幅里,展现了丰富的内涵、错落的气势,给人以深切的启迪,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

《寄欧阳舍人书》是曾巩写给老师欧阳修的一封感谢信,因为欧阳修曾经为曾巩的祖父作过墓志铭。文章虽是书简,却富有抒情色彩,融抒情而后议论为一体,兼具抒情文和议论文的内涵和特色。

王安石是北宋的大官,曾做过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他擅长作诗和散文。他的散文最著名的是那些有关政治和学术的论文,散文内容充实,立意卓远,词简而精、长于说理,现实性强。

王安石写的《答司马谏议书》是一篇气势很盛的议论文。作者以一个卓越的政治家的风度,理直气壮地辩驳司马光强加给他的四项罪名。文章短小精悍,句句紧逼,层层盘进,显得正气浩然,气势凌厉,表现出雄健锐利的文风。

王安石的杂文也很出色,常以简短的文字、警策的议论,表达出一种不同凡响的见识、见解。其《读孟尝君传》、《书刺客传后》、《读柳宗元传》、《书李文公集后》等都是这类文章的代表。

此外,王安石的一些记叙文,如《伤仲永》、《游褒禅山记》等,也很有特色。它们不以生动的描绘、精细的刻画见长,而是因事明理,借题发议,从剖析具体事物生发出见解,融叙事和议论于一体,表现出超卓的见识。

1009年,苏洵出生于四川眉山,少年时喜欢游山玩水,不喜欢读书,直到27岁时立下决心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苦读,学业大进。

苏洵的文章善于论兵,深研权谋,明切事理,犀利酣畅,往往写得波澜壮阔、百折千回,最有名气的作品是《六国论》。

文章首先提出论点,然后就论点层层深入、反复论证,最后提出警示。全文脉络清晰,论证严谨,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苏洵有3个儿子,二儿子叫苏轼,三儿子叫苏辙。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合称“三苏”,苏辙有“小苏”之称。他的散文也写得很有特色,在纡徐曲折中透发出风骨,在平畅洒脱中显露出疏宕奇气。

苏辙创作了大量的散文,其中议论文、书、序、游记写得比较出色,写得最好的是政论和史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新论》是政论代表作,文章纵谈天下大事,论断明晰。《历代论》、《六国论》、《三国论》等是史论代表作,文章分析全面,很有特色。

周敦颐生活在北宋中期,他的文章以说理见长,也写有一些抒情性的文章。他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曾在任知南康军时,在府署的东侧挖池种莲,名为爱莲池。

池宽十余丈,中间有一石台,台上有六角亭,两侧有“之”字桥。盛夏时,周敦颐常漫步池畔,欣赏着缕缕清香、随风飘逸的莲花,口诵《爱莲说》。

《爱莲说》是一篇富有情致而文字优美的散文。作者借菊花、莲花、牡丹花3种名花的不同特质,象征性地表现了3种不同品格人物的处事情态,着重突出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

文章托物言志,通过比喻、衬托,体现了一个正人君子的形象,寓意深远,且韵味无穷。

[旁注]

翰林 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代时开始设立翰林院,始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自唐玄宗后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院里任职的人称为翰林学士。明、清时期从进士中选拔翰林为朝廷服务。

大理寺丞 古代官职。晋武帝时设置,始为廷尉置丞。南朝沿置,北魏也沿置。北齐以大理寺为署名,遂称大理丞。原只一人,隋初为二人,隋炀帝改为勾检官,增至6人,掌管狱事。唐代又改为大理丞,宋初沿置,后渐以他官兼任。

参知政事 古代官职,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唐代时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之外他官任宰相职,给以“参知政事”等名义。元朝时曾废参知政事之名,后又恢复。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古代官职,简称同平章事。同平章事初用于唐太宗时。自682年始,实际担任宰相者,或加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义。中书、门下两省本为政务中枢,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的意思。宋代初年,宰相的官衔沿用唐制,称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为同平章事。

史论 关于客观历史如史事、人物、历史现象等的评论,史与论,往往是不分的,有什么样的史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史论。史论的依据是史实,但是因为史观不同,对同一件史实,不同的人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阅读链接]

范仲淹曾在长白山醴泉寺寄宿读书,那时,范仲淹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4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半盂醋汁,吃完继续读书。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刻苦努力读书。

1011年,范仲淹到睢阳应天府书院求学。范仲淹珍惜书院的学习环境,昼夜不息地攻读。

曾有一次,宋真宗皇帝路过南京,大家都争相前去瞻仰皇帝的真容,范仲淹却闭门不出,像每天一样读书。

他的一位同窗怪他怎肯错过观望皇上的良机,他却回答:“日后再见,也未必晚。”

范仲淹的一个同学、南京留守之子看他终年吃粥,便送些美食给他。他竟一口不尝,听任佳肴发霉。直到那个南京留守之子怪罪起来,他才长揖致谢说:“我已过惯了喝粥的生活,一旦享受美餐,日后怕吃不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