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开创鼎盛的散文格局

苏轼出生于书香世家,祖父苏序喜欢读书,善于作诗,父亲苏洵是北宋文学家,擅长做文章。苏轼是苏洵的第二个儿子,因此为“仲”。

苏轼性格比较急躁,苏洵希望儿子性格和缓些,因此又给苏轼取字“和仲”,后来另给苏轼取字“子瞻”,这与他的名“轼”相关,“轼”指车厢前的扶手,取这个名字说明父亲希望他能出类拔萃,却不能过于突出。

苏轼,号东坡居士,1079年,苏轼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初到黄州,苏轼生活困顿。黄州通判马正卿是他的故人,便从黄州府要来了已经荒芜了的50亩军营旧地给他种。营地位于黄州的东坡。

第二年春天,苏轼在东坡的上面筑雪堂,题之为“东坡雪堂”,并作《雪堂记》。

苏轼很仰慕唐代的诗人白居易居士。当年白居易贬谪四川忠州时,曾在忠州的东坡种植花木,并写下了不少闲适诗,如《步东坡》、《别东坡花树》等,白居易曾写一首《步东坡》的诗:

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走,

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

苏轼仰慕白居易,故自号为“东坡居士”。

1057年苏轼考进士时,写了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受到了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欧阳修以为这篇文章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苏轼获得了这次考试的第二名。

1061年,苏轼信心满满地开始了自己报效祖国的为官生涯。他在任地方期间,做了很多利于百姓的事情。

苏轼有着极高的天赋,许多东西一学就会,多才多艺,诗文书画皆精。他的文章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他的诗作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他的词开豪放一派,气势磅礴。

苏轼的书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特别擅长行书、楷书,并能自创新意。在绘画方面,苏东坡擅长画枯木竹石,重视神似,提倡“士人画”。为“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苏轼写了很多散文作品,有赋铭、颂赞、议论,杂著、记序、表状、书牍、碑记、笔记等,可分为论事文、杂文、赋体文等。

苏轼写了很多论事文,主要包括政论和史论两部分。政论文又包括策论文和进策文以及一些论说政事的奏疏。文章博采史事,分析透彻,逻辑性强,笔锋犀利,气势磅礴。

苏轼的策论文针对当时朝廷政策的弊端提出意见和建议,具有针对性,论辩有力。苏轼的进策文多是应试之作。多数文章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反映出作者力主改革的思想。

比较著名的有《进策》25篇政论。苏轼写史论能依据常见的史料引出独到的见识,立意独到,论辩滔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苏轼写记叙文最拿手,可以说是挥洒自如,他所写的记叙文包括碑传文、记体文及文赋等,其中以写山水游记和亭台堂阁记为代表。

苏轼的游记,不仅记叙、描写、议论并重,而且议论占的比重较大,往往凭借议论给文章辟出新的境界,尤其善于表现对自然景物的赏会与人生哲理领悟之间的融合。

1084年,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移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顺路送大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职,途径江西湖口,有机会游览石钟山,苏轼便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便写了一篇山水游记《石钟山记》。

《石钟山记》不同于一般的游记而显得别具一格,文章首尾呼应,重点突出,笔法流畅,有叙述、有描摹,有议论,有人,有景,有声,有形,有色,行文舒卷自如,精彩纷呈。

苏轼的亭台记也很有特色,长于借题发挥,随机生发出一段妙理高论,融记事、抒情与思辨为一体。另外,苏轼写亭台记,构思千变万化,没有固定的套式,舒卷自如,各尽其妙。这类作品有《超然台记》、《凌虚台记》、《喜雨亭记》等。

苏轼写了大量的杂文,主要包括杂记、序、书札、杂说、随笔、题跋等。杂记文理自然;书札感情充沛,自然成文;杂说行文活泼,充满真知灼见;随笔内容丰富,情韵悠长;题跋言简意赅,笔调活泼,有着独到的见解。

进入宋代以后,文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苏轼极富创造力,他进一步兼取古文和赋的特点,用写散文的方法来作赋。他用骈散相间的语言自由地抒情和言理、描摹景物,使赋体从单调僵死的格律中摆脱出来,使其成为一种有着很强生命力的文体。

苏轼受牵连被贬到湖北黄州做团练副使的4年间,心情郁闷。在这4年期间,苏轼曾两次泛游赤壁,并写了两篇《赤壁赋》,两赋相隔3个月,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的生活,表达了他苦闷复杂的心情。

两篇《赤壁赋》写法上各有千秋。前赋夹叙夹议,随机生发,情味隽永。苏轼先从秋日清风和明月交织成的江山美景中,写出自己由此而生的飘飘欲仙之乐。继而从悲凉的箫声和对历史人物兴亡的凭吊,跌入人生的苦闷之中。最后从眼前景物立论,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回复到旷达超脱的心境。

后赋中,苏轼用大量的笔墨描绘赤壁的风光,暗示自己胸中的块垒坎坷和被压抑的情绪。文末,苏轼又写仙鹤托梦的幻境,凄凉朦胧的环境,象征自己当时抑郁不平的心境。与前赋相比,后赋写作上更具浪漫主义特色。

清代学者李扶九评道:前赋借客生波,尚似实情,后赋忽鹤忽道士,奇幻极矣。

苏轼的散文,总的来说,“辞达”、“通脱”,有圆活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真率之美。苏轼作文时多用空灵虚拟之笔,自由尽情挥洒,行文如行云流水,气势奔腾而壮阔雄奇。在句式上,句式多变,以散行单句为主,但又融合不少骈偶、排比成分,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苏轼的散文还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在描写难于言传的状态情绪和感受时,他常用的方法是将其具体化形象化,有时用各种事物比喻人,有时又用人比喻各种不同的事物。

他不仅能用比喻生动准确地描写自然景物和各种具体事物的特征,还在议论中用比喻说明道理,议论横生而妙趣无穷。

苏轼写散文还有将其向诗的方向发展的倾向,富于想象。苏轼写文章善于从虚处入手,采用诗家手法翻空出奇,或将无为有,或化有为无,讲究渲染气氛和营造意境,处处令人体会到一种真气内充的蓬勃诗意。

苏轼的散文把古文的表现力发展到更高的水平,把古文的应用范围扩大到更广泛的领域。

明初大臣文学家宋濂这样评价苏轼的文章:自秦以下末盛于宋,宋之文莫盛于苏氏。

[旁注]

团练副使 宋代散官。专指闲散不管事的官职,共有10等,常授的主要是团练副使、节度行军司马、节度副使和州别驾4种。团练使是唐至元代设置的地方军事长官。唐代团练使、州团练使原是负责一方的军事长官,但团练使常由观察使兼任,州团练使常由刺史兼任,因此他们实际上成为一方的军政长官。

居士 过去出家人对在家信佛的人的泛称;亦指古代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同时,还是文人雅士的自称,如大诗人李白自称青莲居士,苏轼自称东坡居士等。

豪放一派 即豪放派,宋词的一个流派,与婉约派构成宋词两大词派。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表现出充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作词豪放、大气。

行书 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行书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是最有名气的行书大家。

文人画 也称“士大夫甲意画”、“士夫画”,是我国古代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画的某些创作思想和艺术实践就出现了,但是文人画作为正式的名称,是由明末画家董其昌提出的。

碑传文 泛指与墓葬相关文章。墓碑文、墓碣文、墓表、墓志铭、传状文、圹志、葬志、神道碑文,以及像赞、哀辞、祭文等,都在碑传文的范围内。

杂说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杂说”是古籍分类子部中的一目,是叙述人事,兼发议论的一种文体。“杂说”可以说是一种议论文,是杂文最早的形态。

题跋 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前面的文字叫做题,写在后面的文字叫做跋,总称题跋。内容多为品评、鉴赏、考订、记事等。

排比 文学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利用3个或3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阅读链接]

相传,苏轼20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6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

就在众人准备动筷子吃菜的时候,一个举人提议行酒令,要求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5个举人同声说话。

“我先来。”年纪较长的举人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

“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举人也端走了一盘马肉。

“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举人毫不示弱的拿走了羊肉。

“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举人伸手把一盘炒肉端了过去。

“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人迫不及待的抢走了骨头。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举人端走了最后的一样青菜。

菜全部分完了,6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的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