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文的形成发展与鼎盛

两汉和魏晋的很多文人在做文章时,都很讲究修饰,都喜欢用华丽的辞藻,追求一种语言的外在形式美,逐渐形成一种文体,这就是“骈文”。

骈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四六文”,是与散体古文相对的一种特殊的文体。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称为骈体。

骈文是我国古代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流行了1000多年,涌现出许多著名的作家与作品。骈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骈文包括辞赋等所有以对仗、骈偶、用典、讲求声律为特征的文章;狭义的骈文则不包括辞赋。

骈文的根本特征之一是讲求对偶。骈文既要求语言平行、对称,通篇文章必须由对句组成,而在对句之中,构成上下两句的词语又必须一一构成对仗。因这种对句多为四、六言的句式,因此又称这种文体为“四六文”。

骈文大量使用典故,用语讲究典雅和装饰。骈文不能随意不受限制地采用典故,必须要对典故加以提炼与雕琢,以适用于严格的句式与对仗的要求,这就形成骈文在讲求用典的同时又追求词采的精炼与华丽。

另外,骈文还要讲求节奏与音律的和谐。做到了节奏和音律的和谐,就能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并且能给人一种美感。

前秦时期的散文中大量出现了骈偶句式,如《尚书》中的“满招损,谦受益”、“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对仗工整,声音抑扬顿挫。

春秋战国时期,骈俪句式广泛地运用于辞令、论辩之中,有的甚至成为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如《左传》、《战国策》以及、《庄子》、《荀子》等,文章中,对偶、排比的句式层出不穷,使文章汪洋恣肆、大气磅礴。

西汉时,文人将这种文风继承了下来,贾谊的《过秦论》和晁错的《言兵事书》、《论贵粟疏》等均有大量排比对偶,多是以骈文和散体古语相间的形式出现。邹阳的《上吴王书》和《狱中上梁王书》更是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这种文风,因此可视作骈文的起始。

到了东汉,骈文进一步得到了发展,散文中的骈句越来越多,至建安前后,骈文作为一种文体,已经很显然了。蔡邕的《郭有道碑》几乎通篇都用骈语,华饰的色彩十分鲜明突出。

魏晋南北朝时期,骈文的发展进入了成熟与鼎盛期,骈文体式最终确立,艺术上也达到了最完美的境地,整个文坛都被骈俪文风充盈,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骈文名家名篇。

汉魏之际,文人思想活跃,他们敢于说话,敢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文章更注重抒情,尤其注重文采,艺术形式自由多样,骈俪之风的范围和影响进一步扩大。这一时期,骈文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文体,形式上大多是骈散相间,在风格上多以清丽通脱、文情并茂为主。

汉魏时期,曹魏时的曹丕、曹植的文章骈文化最为典型,他们的诏、令、书、表等文章现出这种倾向,如曹丕的《与吴质书》、曹植的《求自试表》等,骈散交织。同时,这些作品不用典故,句式工整,词采华丽,明显地体现出骈文演化阶段的特点。

建安七子的东汉文学家孔融的文章也是骈散相间、用词华丽,其中《荐祢衡表》和《与曹公论盛孝章》都洋溢着浓厚的骈俪色彩。

到了西晋,骈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骈文进入了成熟期。几乎所有的文人,无论写什么文章,大多喜欢以骈俪行文,骈文运用的范围进一步扩展到序、疏、论、颂、议乃至哀祭文等许多类文章中。

西晋时期的骈文辞采华美,声音和谐,用典繁多,骈文的格式也基本定型。代表性作品有《马汧诔序》、《吊魏武帝文》、《辨亡论》等。

到了东晋,文辞的清丽流畅有所发展。这一时期,骈体多在应用文领域,而且越来越集中。代表性作品有王羲之、孙绰的《兰亭诗序》、《谏移都洛阳疏》,庾亮的《重与陶侃书》、温峤的《让中山监书》等,其文章较西晋时文章又更见精美,技巧也更为娴熟。

到了南北朝时期,骈文进入最鼎盛的时期,骈文的体式进入了完美的阶段。晋宋之际,盛行工整华丽的山水骈文诗。刘宋时,文章用典逐渐增多,句子更加整齐,骈文的特征都已具备,代表性作品有颜延之的《陶征士诔》、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这时的章、表、诏、诰已通用骈体,纪游、书信等文体也常见骈语。

齐梁时期,文章日趋精美,由于“永明体”诗的影响,文章开始讲求声律,逐渐将四六句型固定为骈文的基本句型,文章更加工整,也更精美。除家书外,书信已通用骈体,学术著作也用骈文。

这个时期,几乎所有的文人都能写骈文。代表性作品有孔稚珪的《北山移文》、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丘迟的《与陈伯之书》等。

梁陈时期,骈文创作进入了高潮时期,并呈现出单纯追求形式的工整和辞藻的华美却忽视内容的倾向。四六句型被定为常规用法,梁朝文学家庾信的《哀江南赋序》、徐陵的《玉台新咏序》,代表了南朝骈文的最高成就。

[旁注]

声律 我国古代对诗和骈文在声调、音韵、格律等方面的要求。熟练地掌握声律,有助于创作出音调和谐、悦耳动听、富有音乐美的作品来。

诏 天子下达臣属的文体,分为即位诏、遗诏、表诏、伏诏、密诏、手诏、口诏等。诏始于秦始皇,以后历朝历代都延续使用,直到清代。

建安七子 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外的优秀作者,因此有“七子”之说。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积极的贡献。

颂 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指以颂扬为目的的诗文。常以情调的特别激扬、风格的精炼、诗行的长短不一和诗节形式的复杂为标志。如:《出师颂》、《赵充国颂。后来也用于评论,如《三国名臣序赞》等。

哀祭文 用于哀悼与祭奠的文体,也叫“悼词”、“祭文”、“诔文”、“哀辞”等。广义的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的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悼文体。

诰 帝王任命或封赠的文书。诰的出现非常久远,先秦时期就已经有诰,秦代时废古制改诰称制、诏。唐代同秦代一样,也称制不称诰,而宋代凡追赠大臣、贬谪有罪、赠封其祖父妻室等,皆用诰。

“永明体” 永明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永明体”亦称“新体诗”,这种诗体强调声韵格律。这种诗体的出现,对于纠正晋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艰涩的弊病,使创作转向清新通畅起了一定的作用,对“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阅读链接]

有学者认为,骈文最早的名称是连珠。连珠是古代一种微型文体,始于汉朝,盛行于魏晋时期,唐宋明清时期也有连珠的影子。连珠有其独立的发展历史。连珠对骈文的形成有所启发,但并不等于骈文,也不是骈文的源头。

西晋学者傅玄《连珠叙》说:“所谓连珠者,兴于汉章帝之世。……其文体辞丽而言约,不指说事情,必假喻以达其旨,而贤者彻悟,合于古诗劝兴之义。欲使历历如贯珠,易睹而可悦,故谓之连珠也。”

连珠与骈文相似之处在于对仗和用典。不同之处是,连珠尚不成其为文章,每首仅几句话,表述一个简单的命题,只能算文章的片断。是当时文人为模拟奏章而作的练习,故每首皆以“臣闻”开头。常常许多首连在一起,但意义互不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