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迪

萨迪(1208—1292 年)是公元 13 世纪波斯著名的作家,出生于波斯南部文化名城设拉子。他的父亲是一个下层传教士,但爱好艺术,给过幼年的萨迪以很好的教育,但父亲在他 9 岁时去世,他成了孤儿,后来得到一个名叫萨迪的人的照顾,使他能接受高等教育,为了纪念这位保护人,他就以萨迪为名。大约在 20 岁时,他写了一首长诗,受到一位文学教授的赏识,被一所著名大学录取,享受公费待遇。他系统地学习了《古兰经》、哲学、历史和诗歌理论,并深受苏菲教派的影响。在阿拉伯和波斯文化的薰陶下,萨迪热衷于诗歌创作。当时的波斯不断受到外族入侵,萨迪不堪忍受屈辱,于 1226 年远离家乡,作为伊斯兰教的游方僧到处漫游和讲学。他的足迹遍及亚非广大地区,埃及、摩洛哥、叙利亚、印度和中国的喀什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的大半生是在漂泊流浪的艰苦生活中度过的。长期的漫游,使萨迪广泛地接触了社会和人生,对各国人民的风俗习惯和精神面貌有了了解,从中汲取了创作素材和养份。他发现,假如语言贫乏而无感召力,人们对他的传经布道就无兴趣,于是他决定在他的书中“写各地奇闻、圣人训喻、故事诗歌、帝王言行”,使人们对他的作品提起兴致。大约在 1257 年,萨迪结束了漫游生活,带着故事诗集《果园》回到了故乡,第二年又创传了传世名著《蔷薇园》, 得到国王的赏识,被奉为“诗圣”。

萨迪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抒情诗、叙事诗、颂诗、哀歌、道德格言等。他的抒情诗写得非常优美,在波斯文学史上被视为划时代的抒情诗作品,至今仍被伊朗的人们传颂着。当然,最能体现萨迪创作成就的是他晚年创作的教诲性故事诗集《果园》和《蔷薇园》。

《果园》又名《萨迪书》,有 160 多个小故事,分为十卷,各有一个中心议题,分别论述了正义、善行、爱情、谦逊、欢乐、教育、知足、感恩、旅行、虔诚等,通过这些篇幅短小、耐人寻味的具有道德训诫性质的故事, 达到宣扬宗教哲学的目的,

《蔷薇园》是一部具有世界声誉的作品。在关于这部作品创作的缘起时, 萨迪说:友人从花园中带走的蔷薇,将会凋谢,而他要写一本冬天也不会枯萎的《蔷薇园》,以献给人们。七百多年过去了,正如诗人所期望的,这部著作经过了自然寒暑的流逝和社会风云的变幻,它的花朵不但没有凋零,而且日益绽放出迷人的香味。《蔷薇园》是以散文体为主的故事集,共八卷, 170 多个短小故事,诗人利用这些故事阐明道理,褒贬善恶,扬抑是非,臧否人物。每段都先以故事开头,最后是作者的议论和见解。

《果园》与《蔷薇园》中出现的人物有帝王将相、贩夫走卒、学人贤哲、市井无赖、巡官妓女、强盗小偷⋯⋯每个故事都是一幅简洁生动的风俗画, 而一组组故事放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幅真实形象的东方中世纪的社会图景, 既给我们提供了认识当时波斯及东方社会的极好材料,也给人们以愉悦的艺术享受。

萨迪的作品饱含着自己强烈的思想情感,在批判谴责与歌颂赞扬之间映照了诗人鲜明的人格魅力。他的作品是他一生思想、经验和智慧的总结,一方面深刻地表达自己的宗教、哲学、社会和人生观点,另一方面相当广泛地描写了波斯和东方穆斯林国家的社会生活,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表达了对人民群众艰难处境的深切同情。其思想内容有意义之处大体有以下几

点:

首先,也是最主要的,是其揭露性与批判性。萨迪对封建统治阶级、剥削者和上层僧侣全方位地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他怒斥那些喜怒无常、鱼肉百姓、视臣民生命为儿戏的暴君,他称他们为“天下最大的恶人”,是豺狼野兽,“暴君决不可以为王,豺狼决不可以牧羊”,暴君问一个圣徒怎样修行才最有价值,圣徒回答:“你最好每天睡午觉,这样你就不会为害人类了”, 萨迪认为暴君“醒不如睡,生不如死”,表达了对暴君的极度痛恨。在一个故事中,诗人写一位波斯国王横征暴敛,人民不堪忍受他的暴政而纷纷逃亡, 宰相善意劝谏也被捆绑入狱,由于国王一意孤行,他的几个堂兄弟利用老百姓的力量把他推翻了,作者以这个故事给统治者敲响警钟:

假如帝王欺压人民,

在危难中就会众叛亲离。

萨迪对那些贪官污吏、恶霸地痞也深恶痛绝,他们剥削和欺压善良的百姓,必将遭到严厉的惩罚:

你应该注意那受害者的叹息, 否则那后果你会知道得太晚; 你不要使任何的心灵哭泣, 因为那声音能使地覆天翻。

萨迪比喻那些剥削者为残暴的狮子,是为害人群的败类。对商人的贪婪

作者也作了辛辣的讽刺,他在一个故事中讲到一个极吝啬的富翁,当独子患病时不愿以家畜求神只肯念一段古兰经,他说:“我念古兰经吧,我的古兰经在手边,我的羊群都放到远地去了”,作者评论道:“他选择古兰经,只是因为经句可以从他舌尖上毫不费力地溜出来,钱财却是挖取他的心。”作者还对僧侣的伪善进行了揭露,他说有的僧侣表面上无比高尚、纯洁,骨子里却十分丑恶与卑鄙,他特别蔑视那些“劝人弃世绝俗,自己却在追求财富” 的两面派。萨迪以漫画的手法塑造这样一位圣徒,他在国王的宴席上故作姿态,几乎不动饭菜,吃得特别少,祷告的时间特别长,以显示自己的虔诚, 可是一踏进家门马上吩咐开饭,把一个沽名钓誉的伪君子形象刻画得维妙维肖。

有所抨击必有所赞扬。萨迪作品进步意义还表现在对明君、善民的褒扬, 对劳动和劳动者的歌颂,显示出民贵君轻的人道主义思想。他写了古代明君努汗旺王的故事。一次国王外出打猎,烹调野味缺少盐,派仆人去村里取, 国王叮嘱仆人不要忘了付钱,坏了规矩,要防微杜渐,作者发出这样的议论:

国王如果在一个百姓的园子里, 取一只苹果,臣属就会砍走果树, 苏丹如果放纵了自己,

拿走五个鸡蛋,他的臣属,

就会杀死百姓家的一千只母鸡。

他颂扬了大公无私、仁慈宽厚的国王。作者还写了一些暴君,在受害者的辩白后,翻然悔悟,这也表达了作者的良好愿望。

对平民百姓吃苦耐劳的精神品德的颂扬,是作者民本思想的闪光,作者笔下那些自食其力,贫贱不移,宁折不弯的劳动者形象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有一个故事写兄弟俩,一个在国王那里做官,一个靠劳动为生,前者来动员后者也去当官省得再贫困下去,后者反劝他摆脱伺侍人的差使:“与其腰束

金带,服侍别人,不如坐在地上自食其力”。作者认为,清贫的劳动胜于荣华富贵。在一些故事里,作者还热情称颂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

即使对于教职人员,萨迪也区别看待,尤其对于那些下层贫困的教士, 他往往流露出深深的同情,并赞扬他们贫贱不移、洁身自好的优良品质,这可能与作者早年的生活经历有关。萨迪的作品充满对真主和教义的赞美,但他并不赞成那种弃绝尘世,闭门索居的消极生活方式,他认为敬主修行的本意应是“为民效力”,这种把消极的宗教信条引向匡时济世的积极方向,显然具有进步意义,在中世纪尤其难能可贵。

萨迪的作品中还有大量的有意义的生活经验的总结。他用格言的形式, 把从群众中提炼出来的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写入书中,构成富有哲理的结晶。他强调分清敌友,“怜悯恶人便是亏负好人,宽容恶霸便是欺压平民”; 他认为君民关系是这样的:

君王是树,百姓为根, 树茂皆因植得深。

万勿逞凶害百姓, 害民犹如自掘根。

萨迪接受了新兴市民阶层思想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们的思想

和愿望。他十分重视学问和知识,认为“知识是取之不尽的源泉,用之不竭的财富”,“学问是战胜恶魔的武器”,“有了智慧、才识、能力才能治国”, 这与中世纪的蒙昧思想完全背道而驰;萨迪还以一个先觉者的意识认识到商业的重要,提倡用钱财去经商,赞扬有冒险和进取精神的商人,嘲笑抱住钱财不放的守财奴。有一个故事写儿子怎样反对父亲的庸人观点,而要外出旅行冒险,他理直气壮地对父亲说:“你不肯吃苦就得不到财富;你不肯冒险就打不倒敌人,你不去撒种就没有收获”,这种奋发进取的精神已具有早期资产阶级的特征了。

萨迪的《果园》和《蔷薇园》在艺术上广泛地吸取了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的精华,具有较成熟的艺术功力,显示出中世纪波斯文学的卓越成就。

诗歌和散文紧密结合,诗文并茂是萨迪的重要特征。故事的叙述大都是散文,结论性的教训则为诗句,有时又散韵结合,如《蔷薇园》第四卷第 11 则故事如下:

有个星相家,回到自己家里,看到一个生人正和他的妻子坐在一处,他破口大骂,吵闹不休。有个聪明人听到这情况就说道:

你不知道家里的光景, 怎会知道天上的情形。

这种散文和诗歌相结合的形式,是东方文学特有的神秘魅力,既加深了

作品的思想含义,又增强了故事的情趣。

萨迪的语言亦庄亦谐,笔调新颖,后世的诗人们甚至称波斯语是“萨迪的语言”。他语言运用上类似中国的“白描”手法,不假修饰,浑然天成, 却极具表现力。散文自然流畅,质朴无华;韵文对仗工整,如行云流水。内容和形式的高度契合,以凝炼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理,使萨迪的作品字里行间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萨迪的作品还表明,这是一个用心在创作的真诚的诗人,不随人俯仰, 不取悦于人,胸怀仁爱,不容污垢,为人为诗都达到了较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