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英雄史诗

中世纪中期英雄史诗是封建国家逐渐形成或完全形成之后的产物。它们往往有真实的历史事件为基础,最初是人民口头创作,经过民间广泛流传, 不断加工充实,最后由文人加工整理而定型。这一时期史诗中歌颂的英雄已与前一时期有了区别,他们的荣誉观念与行动的动力不再源于对部落的责任感和复仇的义务,而是为了忠于祖国、忠于君主,具有封建国家上升时代爱国英雄的思想意识和性格特征。史诗中往往还塑造刚毅坚韧、能够制服封建叛乱的代表强大国家力量的贤明君主形象。这些都符合当时社会从封建割据走向统一的历史要求,与这一上升时代气息相吻合,史诗还表现出反禁欲主义、反封建等级观念的进步意识,达到了那个时代所能达到的高度。当然, 在基督教的影响下,英雄们的爱国行为往往又表现为反异教徒的斗争。史诗的文学特征更复杂也更丰富,民间文学、古代文学、教会文学以及东方文学的诸多因素都有体现,而地域色彩也更明显。中期著名的英雄史诗有:西班

牙的《熙德之歌》、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其共同的思想特征在于反对内讧、要求统一,富有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

①《熙德之歌》

《熙德之歌》反映的是西班牙人民反抗阿拉伯人入侵并战胜侵略者的史诗。公元 8 世纪初,阿拉伯人占领了西班牙。为赶走侵略者,西班牙人民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抗争,熙德就是反抗外族侵略者的英雄典型,其原型为西班牙的民族英雄罗德利戈。全诗分为三章:第一章写熙德遭政治陷害, 被国王放逐,妻离子散。但他勇敢地与摩尔人作战,收复失地,并强迫摩尔人纳贡,屡屡建立功勋;第二章写国王给熙德的两个女儿提亲,熙德内心并不乐意,但为了表示对国王的忠诚,只好勉强答应;第三章写熙德的两个女婿不但无能,还虐待他的女儿,熙德与这两个贪生怕死的人比武并战胜了他们,救出了二女、控告于国王,并宣布这两个人为背信弃义者。史诗塑造了一位忠君、爱国、善战、勇猛的英雄,西班牙人民的气质和灵魂都寄托在这一伟大的英雄身上,他意志坚强、作风稳健、感情真挚、忠诚宽厚;他对部下和亲人极为仁慈温情,对敌人却决不姑息放任,是人民心目中的理想化身。史诗中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人民的命运联结在一起,体现了个别人物的经历与历史事件相融合的特点,已初具近代史诗的格调。与以前史诗的那种神秘奇幻色彩不同,这一史诗大多采用现实主义的方法来描写熙德的浴血沙场和个人命运的坎坷,艺术上更接近近代风格。

②《罗兰之歌》

《罗兰之歌》是中世纪欧洲影响最大的英雄史诗。全诗长 4002 行,共

291 节,成诗年代大约在 1080 年左右。中心情节是法兰西大帝查理的忠将罗兰勇士在远征西班牙的过程中遭叛徒甘尼仑的出卖而英勇牺牲。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甘尼仑的叛变经过。查理大帝在西班牙征战七年,只有信奉伊斯兰教的马西里国王还未被征服,后者派来使者讲和。查理大帝的妹夫甘尼仑主张议和,而查理大帝的侄子罗兰是甘尼仑的儿子却提出让继父甘尼仑出使敌营。甘尼仑因此会冒有生命危害,对罗兰怀恨在心。他向敌方国王马西里献计:送投降礼物和人质给查理大帝,请求其罢兵,然后在归途中袭击其后卫部队。当查理大帝决定收兵回朝,甘尼仑又向查理提议安排罗兰率领后卫部队。第二部分写罗兰率领的两万骑兵遭伏击而全军覆没的经过。罗兰只要了两万部队殿后,而马西里率领十万人在荆棘谷截击罗兰的后卫部队,罗兰的战友三次劝罗兰吹响回兵援救的号角,罗兰都拒绝了,直至战斗到只剩下六十人罗兰才吹响了号角,当查理大帝赶回声援时,已全军覆没。太阳即将落山,查理大帝吁求上帝让太阳暂停西落,他率军追击马西里的部队,使之大部分士兵落水溺死,其余被歼,马西里也着急而亡。第三部分是审判甘尼仑的经过。甘尼仑的三十个亲族为他喊冤,查理大帝的权威受到威胁,这时,一个骑士挺身而出,通过比武打败了甘尼仑的亲信,甘尼仑被四马分尸,其亲族也都被吊死。

史诗成功地塑造了忠君爱国的罗兰形象。在敌军重重围困之中,他沉着果断地指挥着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他一马当先,把马西里的侄子打得人仰马翻,取得了第一回合的胜利。由于寡不敌众,他身陷重围,然而在濒临死亡时,还举刀砍下马西里的右手;弥留之际,他仍在怀念着祖国、战友和查理大帝。在罗兰身上,对查理大帝的忠诚是与对“可

爱的法兰西”的热爱联系在一起的,为了国王和祖国,他身先士卒,“赴汤蹈火,甘受烈日烤炙,甘受严寒侵袭,抛尽血肉”,他认为“死总比屈辱强”, 一位忠诚、耿直、勇敢的理想人物站立起来了。他的死并非敌人所为,而是因吹号角用力过度,胀裂了太阳穴才死的,死后,上帝派天使把他的灵魂接上了天堂,这些描写,都进一步完善了这位英雄。作品中并没有回避罗兰性格中的缺点,比如他过于自信,只要求留下两万人殿后;在身临危境时又三次拒绝吹号呼救;这些描写不但不损害这个人物,反而衬托出这个高大形象的真实可信,更为栩栩如生。忠君与爱国,正是封建主义上升时期的普遍理想,罗兰身上寄托着时代的期望和社会理想,因而后世的法兰西的爱国英烈们,无不从这个人物身上得到鼓舞与力量。

查理大帝是贯穿全诗的中心人物。历史上的查理当政近半个世纪(公元768—814 年),他南征北战,使帝国强盛而庞大,后世的人们视查理为封建王国统一和兴旺的象征。史诗中的查理既有生活中的原型,更是一个典型化的崇高艺术形象。出现在《罗兰之歌》中的查理不是当年仅 36 岁的年轻国王, 而是一个须发皆白的二百岁老人,体现了人们对英明而卓有权威的领袖人物的期望。他体恤忠贤、明察奸佞、主持公道、深谋远虑;他不但年高德劭, 而且若有神助,为了帮助他追击敌人,上帝甚至让太阳暂不落山为其照明。查理的顺应民心和最终胜利,象征着封建王权战胜诸侯割据,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的。

史诗中还塑造了叛徒甘尼仑的形象,对此予以无情的鞭挞。与罗兰的高大形象形成对照,他虽出身高贵,却有着丑恶的灵魂。他贪生怕死,鸡鼠肚肠,特别是他为了苛全性命不惜以卖国为代价,成了可耻的民族败类。对甘尼仑的批判是爱国主义主题的进一步深化。

《罗兰之歌》在艺术上也达到了那个时代的高峰。史诗成功地塑造了几个性格鲜明的形象,描写人物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展现其心理世界; 在刻划人物时常常以相当准确的形容词来点明其性格特征。大规模的战争场面的描写也分外吸引人,显示出奇特的想象力和控制局面的能力。史诗中还弥漫着浪漫色彩,夸张、拟人、对比手法常用来营造奇异的氛围,为英雄人物的功绩增添无尽的魅力。总之,《罗兰之歌》是英雄史诗中的杰出之作。

③《尼伯龙根之歌》

德意志的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结构庞大,有 9516 行,共 39 歌,

每歌均有标解。它产生于公元 1200 年前后,然而早在民族大迁徙时代其中心

内容已经流传并逐渐具有胚胎,到公元 12 世纪才真正定型。史诗分上、下两

部分,第一部分从第 1 歌到第 19 歌,名为《齐格弗里德之死》,从第 20 歌

到 39 歌为第二部分,名为《克里姆希尔特的复仇》。史诗由北欧神话、一定的历史根据和英雄传说混和而成,被称为德国的《伊利昂记》。

贯串《尼伯龙根之歌》的中心情节是争夺尼伯龙根宝物。尼德兰王子齐格弗里德杀死巨龙,得到了尼伯龙根宝物。他向勃艮第国王巩特尔的妹妹求婚,巩特尔答应把妹妹克里姆希尔特嫁给他,同时要求齐格弗里德帮助他打败撒克逊人并去征服冰岛女王布伦希尔特。齐格弗里德凭着隐身衣和刀枪不入的奇功使巩特尔如愿以偿娶了冰岛女王。哥哥、妹妹双双成婚。10 年后, 姑嫂争执,哥哥的忠臣杀死了妹夫并将尼伯龙根宝物沉入莱茵河。13 年后, 妹妹克里姆希尔特嫁给了更强大的匈奴王埃采尔,立志为齐格弗里德复仇。又过了 13 年,克里姆希尔特终于杀死了哥哥巩特尔和他的忠臣哈根,她的部

下目睹其残酷地杀害堂堂武士,愤怒至极,杀死了克里姆希尔特。在遍地血泊中史诗结束。

《尼伯龙根之歌》虽取材于神话并以民族大迁徙为时代背景,但反映的却是公元 12 世纪日耳曼民族的社会现实,是刚刚形成并逐渐巩固起来的封建社会思想道德观念的体现。这里有严格的等级观念,君对于臣、夫之于妻的道德规范。最为具有时代特点的是对于财产的贪婪欲望,为了夺得尼伯龙根这个象征权势的宝物,史诗中的人们置兄弟姐妹、夫妻、朋友的情份于不顾, 尔虞我诈、相互残杀。史诗淋漓尽致地刻划了一幅阴暗、残酷的封建现实的图景。值得深思的是,在同一时期出现的《熙德之歌》、《罗兰之歌》等欧洲英雄史诗所具有的为祖国、为集体、为个人的荣誉而奋斗的英雄精神,在

《尼伯龙根之歌》中根本寻觅不到,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些虚伪丑恶的世相。

④《伊戈尔远征记》

俄国的《伊戈尔远征记》是一部带有浓厚爱国主义色彩的英雄史诗。它由序诗、3 章和结尾组成,史诗描写基辅罗斯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国内王公相互残杀,盘踞在黑海沿岸的突厥族波洛夫人乘机侵袭抢劫,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安全。伊戈尔这位作战英勇、深受众望的英雄出于对荣誉的追求而远征,讨伐波洛夫人,由于远离俄罗斯诸侯而孤军奋战,虽有万夫不挡之勇仍然惨遭失败并遭囚禁。基辅大公斯维雅托斯拉夫号召诸侯团结起来保卫祖国,抵御外敌,为“罗斯的土地”、为“伊戈尔的创伤”报仇雪耻。伊戈尔逃出牢笼,重返祖国。

浓厚的爱国主义是这部史诗的鲜明主题。作者用优美的笔触描绘了幅员辽阔的俄罗斯国土,它是一个统一的庞大整体。那风、太阳、蓝色的闪电、在跳跃的乌云、朝雾、鸣啭的夜莺、哑啼的寒鸦、大海、湖泊等构成了史诗的壮丽背景。如今俄罗斯的土地在呻吟,王公们的内讧破坏了和平,敌人的入侵使战死的军人的妻子在恸哭,伊戈尔的溃败使整个俄罗斯悲痛欲绝。只有团结一致、消除政治上的分裂才能保卫美好的国土,拯救俄罗斯的人民。在此,基辅大公的形象是与进步的历史要求相吻合的,他高瞻远瞩,为克服同室操戈而呼吁,为维护全俄罗斯的利益而奋斗,他是人民的爱国理想体现, 是那个时代的英明王公。

伊戈尔是一位具有双重性格的英雄。一方面他具有一系列的优良品格: 军人的勇敢与热情,对一切敌人和困难无所畏惧,是在“号角下诞生、头盔下长大,用长矛利刃进餐”的健儿,为了俄罗斯的“蓝色的顿河”而跨上了快捷的骏马,将生死置之度外;另一方面,伊戈尔征战的主要动机是为了追求个人的荣誉,正是这种荣誉的片面追求把他引向了注定要失败的境地。尽管如此,伊戈尔仍然是骁勇的俄罗斯民族英雄的典型,他的感情和信念与祖国紧紧地连在一起,因而在他终于逃出波洛夫人的囚禁重返祖国之时,俄罗斯人民表达了由衷的喜悦之情。

《伊戈尔远征记》充满着抒情色彩,俄罗斯的土地和人民被赋予了博大与深厚的特质。城市、乡村、江河洋溢着浓郁的情感,连飞禽走兽也仿佛具有人的智慧。当伊戈尔失利后,“基辅悲伤的呻吟起来,⋯⋯忧愁在俄罗斯国土上泛滥,大量的悲哀在俄罗斯国土上奔流”,这类拟人化的描写充满于诗中,使史诗传达出盎然的诗意。还有语言上对民间诗歌的吸收以及对口头文学的借鉴发展都使得这部史诗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