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

陆游(1125—1210 年)是南宋时期的代表诗人,出自江西诗派而超出江西派,有其别具一格的体例,他的诗歌以高度的爱国主义思想为人们所赞誉。陆游在逃避胡兵的颠沛流离中度过了童年时代,他的家中常聚集一些爱国志士,使他耳濡目染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情怀,早年就立下杀敌报国的志向。在政坛他“喜论恢复”“语触秦桧”而遭黜免,便返归乡里,作诗学剑。后被起用,他常在皇帝面前提出许多军政方面的建议,积极支持北伐,后因议论皇帝亲信而被放出为镇江通判,又以“力说用兵”的罪名免职,返归山阴家乡。然而陆游始终未泯收复失地的壮志,终于走上当时的军事前线,这段豪迈生活对他诗歌创作影响极大。然而统治者怯懦苟安,使诗人一腔热血无以挥洒,他只能以诗来抒发报国无门的悲愤。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在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可谓死不瞑目。

陆游有诗近万首,最有影响的是他的爱国诗和闲适诗。强烈要求收复中原,统一祖国是南宋时代爱国志士的心愿,同时也构成了陆游诗的基本主题。他的作品“乡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气势磅礴,慷慨激昂。早年“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躯。”希望施展抱负、杀敌报国;入蜀以后,生活于宋金交界的前线,他写下了许多壮怀激烈的诗篇,如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八月二十二日嘉州大阅》,表达誓死讨伐入侵者的心愿和为国立功的志向。《书愤》为名作:

早年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壮志难酬,满腔愤恨;还有《书志》一诗,表示死后要把心肝凝成金铁

铸为利剑,去杀敌雪耻;另一首《书愤》中又表示死后变成厉鬼,去杀敌报国;诗人到了 82 岁高龄,雄心壮志不减,在《杂感》诗中表达炽烈的爱国情感:

蹈海言犹在,移山志未衰。何人知壮士,击筑有余悲。

正因为陆游满腔爱国热情一生未泯,所以他对屈膝事敌、腐败无能的统

治者憎恨无比,他的许多作品强烈地谴责南宋集团苟安误国的罪行。著名的

《关山月》揭露与金人订和的罪行,用乐府古题写时事,战士浴血沙场,人民渴望收复失地,而豪门贵族醉生梦死,将军们按兵不动,诗人在喟叹中包含了多少无奈与愤恨!作者认为,苟安者非秦桧一人,而是整个统治集团, 其抨击之尖利是当时文坛少见的。

雪耻无路,报国无门,一片丹心,壮志难酬的慨叹是陆游诗中久久回荡的声音。当现实中难以实现破敌卫国的心愿时,作者常常在梦境或酒醉之中寄托情怀,如《楼上醉书》、《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见城邑人物繁丽,云:西凉府也。喜甚,马上作长句,未终篇而觉, 乃足成之》。诗人日思梦萦的是收复失地,如今除了梦中哪里可寻?这类诗的悲凉气息回荡不息,从中可以窥见一位爱国诗人的赤胆忠心,令人为之肃然起敬。

陆游还写了不少反映农民生活的诗篇,如《农家叹》、《秋获歌》等,

以同情的笔触描写农民的疾苦。陆游还是咏物写景的能手,《游山西村》中淳朴民风、习俗,显示诗人对乡居生活的挚爱,“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已为人民广泛地活用。陆游悼念妻子唐琬的《沈园》一诗也情深意长。

陆游的诗风与他的诗的主题密切相关,饱满的爱国热情和壮志未酬的愤懑情怀,使他的诗作雄浑奔放,气势恢弘,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读来毫无滞涩之感;无论炼字选词,用典对仗,都自然流畅,词晓意达,他的诗如同他的人一样有着阔大的气势和无垠的胸怀。陆游无论古体、律诗还是绝句都有佳作,尤以七律又多又好,其气格昂扬,意境警拔,虽不能与杜甫比肩, 但仍然是杜甫以后最好的诗人。陆游还擅长填词,一首[诉衷情](当里万里觅封侯)使他列入豪放词派的行列而无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