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经兴衰的欧阳祠和谷林堂

大明寺在我国众多的名寺院中规模并不算最大,但却有着我国南方特有的传统,其中最初让人流连忘返的便是为写“醉翁亭记”的欧阳修修建的欧阳祠。人们知道他,多是因为那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然而,在大明寺内却有他的一幅碑拓画像。这幅碑拓是采用我国传统的阴阳刻法精刻而成,形象逼真,宛如真人。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来到大明寺,更让我们对于这个“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人也有了更多的了解,让我们对这个琴棋书画酒和自己形影不离的六一居士知道了更多,也更能够平和地对待那些人生的不平事。

当时欧阳修在被降职时,还能纵情山水并流芳百世,这样的超然物外的平和心态的确是让世人佩服。

大明寺的平山堂,因有欧阳祠而更有名,更让人记住这位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祠又名欧阳文忠公祠、六一祠,位于谷林堂的北面。是为了纪念欧阳修知扬州之德政,扬州人当时曾在“旧城”建生祠,由于年久失修,终被废弃,后来移祀到平山堂的后面。

1793年,运使曾燠按内府藏本临摹欧阳修像,并刻成石碑,嵌于祠堂的墙壁间。到了咸丰年间,欧阳祠毁于兵火。1879年,两淮盐运使欧阳正墉花重金重建此祠。

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1070年7月,欧阳修由青州知州改官蔡州,今河南汝阳任知州。他于当年九月到任,九月七日采用汉赋常见的主客问答形式作了《六一居士传》,反映出欧阳修晚年的心态。文中第二段写道: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

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

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祠面南而建,规模很大。中楹上面悬有金底黑字“六一宗风”匾,是欧阳正墉所立。两旁有对联:

遗构溯欧阳,公为文章道德之宗,侑客传花,也自徜徉诗酒;

名区冠淮海,我从丰乐醉翁而至,携云载鹤,更教旷览江山。

在中楹北墙面南的墙壁上,嵌有1879年9月欧阳修裔孙、江苏候补道欧阳炳按临摹于滁州醉翁亭之清宫内府藏本所刻的欧公石刻像,像的上部有欧阳正墉临摹乾隆皇帝于1752年初夏为所题的御书像赞。像的左侧下方刻有“光绪己卯秋九月裔孙欧阳炳敬摹邗江朱静斋镌”20字。

欧阳修石刻像与题书均由邗江著名石工朱静斋勒石,刀工精致,石像传神,加之石面稍凹,造成光线折射,远看为白胡须,近看为黑胡须,且观者从任何角度看,石刻像的脸、眼、足始终都正对着观者,世称神品。

在欧阳祠内西侧有三座精致的楠木雕件,是旧时出会用的香亭,其外形、花纹、结构等均不相同。两厢壁间悬挂后人书写的欧阳修词、苏轼词以及山水画幅。

祠内原有欧阳正墉题联:

歌吹有遗音,溯坡老重来,此地宜赓杨柳曲;

宦游留胜迹,访先人手植,几时开到木兰花。

欧阳利见联:

山与堂平,千古高风传太守;

我生公后,二分明月梦扬州。

徐转运文达联:

酒酌碧筒杯,到此山翁仍一醉;

文成青史笔,允宜坡老定千秋。

祠东外墙上嵌有三方长方形石刻。一方是1879年楚南周鹏谨记录的苏轼《醉翁操》词;一方是《重修平山堂欧阳文忠公祠记》;第三方石刻是《重浚保障河记》。在其东外墙的中间还嵌有一块长方形石碑《重修平山堂欧阳文忠公祠记》。

祠西外墙上嵌有一方星悟禅师的兰花石刻,并有他亲笔题诗:

满庭风露接孤尘,

怅望千秋亦有因。

早识遗踪未摇落,

不须回首问灵均。

诗后跋云:“癸巳冬,诚念师南归,属悟主平山堂。堂为文忠公之遗,悟系出欧阳,乐寻遐概,适画墨兰,悠然有思,爰诗以识之云尔”。下署“六一头陀星悟”。

祠西外墙中间还嵌有一通长方形石碑《重建平山堂欧阳文忠公祠记》,题款如下:

诰授光禄大夫、布政使衔、告养云南按察使、随带加四级赏戴花翎、色尔固楞巴图鲁、平江李元度撰文,钦加五品衔、广东候补盐知事、裔孙大钰敬书,光绪五年岁次己卯十二月既望建,主持僧常达敬立,朱静斋镌。

在祠的南侧庭院植有白玉兰、桂花、紫薇、圆柏、棕榈、天竺、栝楼、黄连木等。祠东南侧圆门通鉴真纪念堂。西南侧圆门通西园,圆门上嵌石刻“真赏”二字,著名书法家邓石如用篆书书写。

后来,欧阳祠又经过几次修缮和一次大规模的维修,才保存了较为完好的面目。

除了欧阳祠,1870年,清代盐运使方浚颐在真赏楼旧址又重新修建了谷林堂。谷林堂经过多次维修,才得以完好保存。

谷林堂面南而建,东面与大雄宝殿连接。堂中上方悬有“谷林堂”黑底蓝字,三字匾,是扬州浅刻名家黄汉侯集自东坡法贴。原来方浚颐所题的“谷林堂”匾、书写的对联:

遗址在栖灵,稚竹老槐,风景模糊今异昔;

开轩借真赏,焚香酹酒,仙踪戾止弟从师。

因年代久远,都已经不复存在。

后来,在谷林堂的东壁悬挂扬州书画家李亚如的草书:苏轼《谷林堂》诗,西壁悬挂扬州国画院画师所绘的《赤壁夜游图》。在谷林堂中放置“赤壁怀古”的盆景,堂内悬挂四盏六边形的宫灯。

谷林堂面南的东、西两侧分别各有一座长方形花坛,种植腊梅、天竺、麦冬、虎耳草等植物。花坛旁边种植四株圆柏,其中一株是古树名木,树龄有100多年。谷林堂西山墙下有黄石花坛,里面种植斑竹。在花坛西侧有一面东而建的厅房,是后来改建的。在花坛北侧有一便扇门可以直通西园。

除了欧阳祠和谷林堂建立和修缮外,清代又在大明寺鹤冢石碑旁边立了一块介绍鹤冢的碑文。石碑上面以阴刻的形式所刻内容大致如下:

1893年,住持星悟和尚,在平山堂前鹤池内,放养白鹤一对。后雌鹤因足疾死亡,雄鹤见状,昼夜哀鸣,绝粒而死。星悟感其情,葬鹤于此,并立碑云:世之不义,愧斯禽。

大明寺,几经兴建,又几经损毁,最终得以完好保存,得益于各朝代对它的重视和整修。楠木厅、平远楼、美泉亭、鉴真纪念堂等都是后人增建或扩建的楼阁。比较重要的一处就是鉴真纪念堂。

鉴真纪念堂在以大雄宝殿为主体的南北中轴线的偏东位置形成的一个南北中轴线的建筑群体,它是以鉴真纪念堂正殿作为主体建筑的一个群体,由陈列室、门厅、碑亭、正殿等四部分组成。设计精妙,构制完美,堪称建筑中的精品。

这是后人为了纪念唐代律学高僧、日本律宗创始人鉴真大和尚圆寂1200周年而专门建立的。堂内至今供奉着木雕鉴真大和尚坐像。

[旁注]

碑拓:是将碑版上的文字或图像,用宣纸紧覆在碑版上,用墨打拓其文字或图形,然后将纸揭下,纸上留下碑版上的文字或图形。有乌金拓、蝉翼拓、朱拓等几种拓本。

阴阳刻法:阴刻是将笔画显示平面物体之下的立体线条,呈凹形。凹陷下去的字是阴字,凸出来的字是阳字。印章的字是凸出来的,就是阳刻。印章的字是凹陷下去的,就是阴刻。

盐运使:官名,始置于元代,设于产盐的各个省区,简称“运司”。下设运同、运副、运判、提举等官。这些官员往往兼都察院的盐课御史衔,故又称“巡盐御史”。

熙宁:北宋时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共计10年。因北宋著名政治家、北宋宰相王安石在熙宁年间变法而闻名,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

临摹:按照原作仿制书法和绘画作品的过程。临,是照着原作写或画;摹,是用薄纸或绢蒙在原作上面写或画。广义的临摹,所仿制的不一定是原作,也可能是碑、帖等。

醉翁亭:坐落于安徽省琅琊山麓,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为我国四大名亭。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写的就是此亭。

杨柳曲:也称“杨柳歌”、“杨枝曲”,乐府《近代曲·杨柳枝》的别称。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和韦庶子远坊赴宴未夜先归之作兼呈裴员外》中就有“银烛忍抛《杨柳曲》,金鞍潜送石榴裙。”的诗句。唐朝诗人孟郊的《折杨柳》诗中也有”楼上春风过,风前《杨柳歌》”的名句。

转运:转运史,官名。我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唐玄宗置水陆转运使,掌管洛阳、长安间食粮运输事务。肃宗又置诸道转运使,掌管全国榖物财货转输与出纳。元、明、清有都转运盐使,专管盐务。

布政使:官名,明初沿元朝官制,在各地置行中书省,明洪武年间撤销行中书省,分为13个承宣布政使司,全国府、州、县分别隶属于它。宣德以后专设总督、巡抚等官,都较布政使职位高。清代正式定为督、抚的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与按察使并称两司。

黄汉侯(1902年~1976年):字良伟,扬州人,爱好书画,尤喜牙刻,17岁拜耿耀庭为师,学习刻字。他先用毛笔临写各家字帖,后用铁笔临摹各家法书,开创了扬州牙刻缩临技术。在方寸牙板上刻4000余字,放大观之,韵味不输真迹。黄汉候的微刻作品被誉为“银钩铁划,玉振金声”。

赤壁:历史地名,位于赤壁矶头临江悬岩。据《湖北通志》记载:“赤壁山临江矶头有‘赤壁’二字,乃周瑜所书”。《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名作,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感情激荡,气势雄壮。

宫灯:我国封建王朝历代皇宫中用的灯,主要是些以细木为骨架镶以绢纱和玻璃,并在外面绘上各种图案的彩绘灯,又称宫廷花灯。是我国彩灯中富有特色的手工艺品之一。它以雍容华贵、充满宫廷气派而闻名于世。

邓石如(1743年~1805年)清代著名篆刻家、书法家,邓派的创始人。初名琰,字石如,又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等。著《完白山人篆刻偶存》。

光绪(1871年~1908年)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年号光绪。在位34年。崩于中南海瀛台涵元殿内,终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河北易县清西陵的崇陵。

[阅读链接]

关于欧阳修的石刻像还流传着一段故事。说在光绪初年,京城官员欧阳炳买通太监后,临摹了清宫内府的藏本欧阳修像。

后来,欧阳炳在复建欧阳文忠公祠时花重金聘请石工朱静斋来雕刻欧阳修的石像。石像刻成后,欧阳炳却说要将这一神品运回平江。朱静斋恳求欧阳炳开恩留下这块石碑,宁肯不要工钱。

欧阳炳对朱静斋欲在家乡留名后世的想法早有所闻,耍了一个小花招就省了400两纹银。可惜的是,由于年代动乱,“神品”中的胡须早已失去当年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