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存丰富的新石器文化

进入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遗址已遍及全境,特别是在滇池地区、洱海地区、昭通地区、金沙江中游、澜沧江中游等广大地区,遗存相当丰富。

由于复杂的地理条件,以至几乎每一处所发现的文化遗存都自成体系,各有特点,独具特色。

昆明附近的滇池、抚仙湖和星云湖,都是断层陷落形成的内陆湖泊,周围有比较宽广的平坝,分布着相当密集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其中有官渡、石寨山、河泊所等20多处。

这些遗址有的在平地,有的在几米至几十米的小岗子上,都有大量的螺壳堆积,一般厚四五米,最厚的可达9米。螺壳尾部都有一个被敲穿的小孔,是取食后的废壳堆积。

出土石器以磨制为主,种类有斧、锛、铲、刀、锤、砺石和敲砸器等。斧、锛类器物除普通型以外,还有双肩的、有段的,以及有肩有段的各种类型。

陶器中以红陶为多,次为灰陶。手制,火候甚低。器形以大量泥质红陶的凸底浅盘为显著特征。其他器物有碗、钵、盆、罐等,有些罐带流,还有个别圈足器。

陶器上的纹饰主要有各种刻划纹,也有少量几何形印纹。泥质红陶凸底浅盘的外表常有稻壳印痕,可见这个地区的新石器文化的居民已知种稻。

在洱海地区的宾川白羊村、祥云清华洞和大理鹿鹅山等遗址,白羊村文化遗存最有特点。

白羊村遗址位于洱海以东的宾川县治东北约3000米,西临宾居河,高出河面约6米。文化层厚达4.35米,发掘后,发现房址11座、火塘14个、窖穴48个和墓葬34座。

房屋多呈长方形,较早的挖槽立柱,柱间编缀荆条,然后在两边抹草筋泥;较晚的不挖槽,同样栽柱、编荆条和抹草筋泥,有的有柱础。

在34座墓葬中,有土坑墓24座,瓮棺葬10座。土坑墓均为长方形竖穴,均无葬具,也没有随葬品。葬式十分复杂,最突出的是无头葬,其次是仰身直肢葬和二次葬,也有个别的仰身屈肢葬。

无头葬共有10座墓,其中成年单人葬5座,小孩单人葬1座,成年二人合葬一座,成年三人合葬一座,成年与小孩各一人合葬一座,成年10人以上合葬一座。

死者一般为仰身直肢,合葬墓中的死者有的同一方向,有的相互倒置。除全部无头外,还有缺股骨或其他骨骼的,又都是一次葬,显然是非正常死亡者。

瓮棺葬中有幼儿葬9座,成人葬一座,后者骨骼不全,仅有股骨、胫骨与少许脊椎骨,也是一座无头葬。据幼儿牙齿和头骨判断多不满周岁,有的还是初生不久的婴儿。

白羊村遗址出土的石器以磨制为主,只有个别是琢磨兼施或打制的。种类有斧、锛、凿、刀、镞、网坠、纺轮、砺石、印模、杵、刮削器、敲砸器和石球等。

其中石刀颇有特色,多半月形,上背较直或稍凹,刃部呈圆弧状,近背部有二穿孔,有的刃部刻成锯齿状,可作锯用。印模系砺石改制而成,在一头刻成米字格纹,与某些陶器上的印纹是一致的。

骨器不多,主要有镞、凿、锥、针等,还有一种扁薄骨器,可能是抹泥的抿子。

陶器几乎都是夹砂的,以褐陶为最多,其次是灰陶,红陶甚少。均为手制,个别有慢轮修整痕迹。纹饰十分复杂,有划纹、绳纹、篦纹、剔刺纹、乳丁纹、印纹、附加堆纹等,以划纹、绳纹和篦纹为主。

划纹中有细线纹、弦纹、菱形纹、三角纹、网格纹、曲折纹、斜平行线纹等。绳纹较早的纵横交叉,疏密不等,较晚的细而整齐。篦纹早期较多,有曲折纹、之字纹等。划纹和印纹中也有之字纹。

陶器造型比较简单,主要是圜底器和平底器,无盖无把,仅少数有耳。器形主要有釜、罐、匜、钵、缸等。釜均为圜底大口,有的口外有鋬手。罐有圜底和平底两种,常有复杂的纹饰。匜全为圜底宽流。此外还有陶支脚等。

在白洋村遗址的窖穴中曾出土灰白色的粮食粉末与稻壳、稻秆痕迹,可见当时已种植水稻。

昭通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主要有昭通闸心场、小过山洞、鲁甸马厂以及较南的宣威尖角洞等处。

出土的陶器多单耳平底罐、细颈小平底瓶和碗等,多泥质或夹细砂灰陶,也有打磨光亮的黑陶。纹饰有划纹、点纹和弦纹等。石器一般磨制较精,主要是斧、锛。除普通石锛外,还有有段石锛。宣威尖角洞的石锛绝大部分为双肩有段式。

金沙江中游的遗址主要有元谋大墩子、龙街、张二村、马大海、下棋柳、大那乌、新发村、禄丰十八犁田、火车站等处。其中大墩子发掘最早。

大墩子遗址地处张二村河上游两条季节性河沟之间,高出河床约14米,南岸被河水冲刷破坏。发现房基15座、火塘7个、窖穴4个和墓葬37座,出土了大批石器、骨器和陶器等遗物。

房屋均为地面起建,长方形,单间或双间,长5至8米,宽3至4米不等。一般在四周挖基槽栽柱,柱间编荆条,再在西面抹草筋泥。

房顶推测是稍倾斜的平顶,也是在椽上编荆条再抹草筋泥,室内地面稍加修整,垫黄土或抹草泥,有的铺一层碎石,上垫黄土。室内有椭圆形或圆角长方形火塘,大致与居住面平或稍稍下凹,周围有泥埂。

大墩子墓葬也同白羊村一样有土坑墓和瓮棺葬两种。土坑墓19座,多长方形竖穴,仅部分坑壁较整齐。未发现葬具。头向颇不一致,以东南向为主,也有东北向或西南向者。一般为单人葬,仅有一座为一30岁左右女性与一6至8岁的幼童合葬。葬式比较复杂,有仰身直肢、仰身屈肢,侧身屈肢和俯身屈肢者。

绝大部分墓没有随葬品,仅4座有骨镯、骨珠、牙饰、角凿或石锛,大致都是随身携带的装饰品和个别工具,看不出有专为埋葬而准备的随葬品。

大墩子有瓮棺葬17座,主要埋在房屋附近。先挖浅坑置瓮,上盖陶罐、陶瓮或石板。人骨大多朽坏,初步判断大多是不足周岁的婴儿。

有7座瓮棺有随葬品,包括小陶罐、陶壶、鸡形壶和穿孔骨珠等。有随葬品的瓮棺比例之高,是我国史前文化各墓地中所仅见的。

大墩子出土的石器绝大部分是磨制的,有的通体磨光,有的残留打坯时留下的石片疤,打制石器为数甚少。种类有斧、锛、凿、刀、镞、纺轮、砺石、印模、杵、刮削器和石球等。这里石刀也有圆角长方形和半月形两种,唯后者较少,直背弧刃,多穿双孔,未见刃部刻锯齿者。镞多扁薄无铤,平底或凹底。

骨器有锥、凿、抿子、针、镞及管、珠等装饰品。鹿角制品有锥、凿、抿子等,还有少数牙器、蚌刀、蚌饰和海贝等。

陶器多夹砂者,以灰褐陶为主,次为橙黄陶和红陶。泥条盘筑,用陶拍整形,骨抿打磨光平。纹饰有绳纹、划纹、篦纹、剔刺纹、印纹、乳丁纹和附加堆纹等,以绳纹、划纹和篦纹为主。绳纹有粗细两种,较早的多交叉绳纹,较晚的则比较规整。

划纹有弦纹、菱形纹、三角纹、网格纹、曲折纹和平行斜线等。篦纹有的疏朗、有的繁缛,构成比较复杂的图案。大墩子同白羊村一样也有之字纹,但主要是压印和刻划而成,未见之字形篦纹。

器物造型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平底器,仅见个别的圜底器和圈足器。主要器物有罐、壶、瓮和深腹钵等分别用作炊器、水器、存储器和食器,不少瓮用作婴儿葬具。

陶器中最有特色的是一件鸡形陶壶,形若一只肥硕的母鸡,背部呈弧形,首尾自然上翘,以壶口为首,嘴部略凸出,旁饰二泥泡,当双眼,背部也有两串长短不同的小泥泡,似为翅膀。“鸡”体用一丛丛点线纹装饰,当羽毛。陶鸡脚短而稳,体壮而肥,造型生动。

窖穴内发现大量灰白色粮食粉末、谷壳和禾草类叶子,还在3个陶罐内发现大量炭化谷物,经鉴定属于粳稻。结合工具中有石刀和蚌刀等农具,说明大墩子史前居民的经济主要是稻作农业。

遗址中除发现猪、狗、牛、羊、鸡这些动物的骨骼外,还有更多的野生动物骨骼,包括水鹿、赤鹿、麝鹿、野兔、豪猪、松鼠、竹鼠、黑熊、猕猴等许多种,水生动物则有厚壳蚌、田螺和鱼骨等。

可见,狩猎、捕鱼和捞取软体动物仍然是大墩子当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澜沧江中游两岸,特别是澜沧江与怒江之间的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忙怀、曼志、忙亚、忙卡、大水坪、安定、丫口、大芒介、小芒介、下景张、新寨、小田、老赵田、拉叭寨、大协厂等遗址,分别属于云县、景东和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等,云县忙怀是其代表。

这些遗址大多用砾石打制石器,种类有双肩斧、靴形器、钺形器、网坠等,未见磨制石器。另有刻槽的印模,可在陶器上印出方格纹等。陶片极少,均夹砂,有绳纹等纹饰,唯因陶片太碎,器形不辨。

西双版纳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景洪的曼蚌囡、曼运、曼迈、曼景兰、曼厅,勐腊的大树脚、卡比寒,孟连的老鹰山等多处。

这些遗址的石器均以砾石为原料,以打制为主,也有少量局部磨制或通体磨制的。种类有斧、锛、尖状器、盘状器、敲砸器、研磨器和网坠等,还有一些打剩下来的石核与石片。石斧中除普通型外,还有双肩石斧。

老鹰山是一处洞穴遗址,出土石器有磨制石斧和大量打制的网坠。陶器多夹砂者,饰绳纹、划纹、剔刺纹和波浪纹,器形有罐、钵、碗、盘等,此外还有陶纺轮。

这充分说明,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较旧石器时代有显著进步。

[旁注]

星云湖 为高原断层湖,呈肾形,淡水。因与抚仙湖仅一山之隔,一河相连,俗称江川海。湖内主要鱼类有20种,闻名全国的“江川大头鱼”就产于星云湖,头大肉肥,味道鲜美,为湖中名贵鱼类。

红陶 是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一种器表呈红色的陶器。根据陶胎粗细及含砂与否,可分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马家浜文化、大溪文化等都以红陶为主。在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村最先发现的。

洱海 古称“叶榆水”,也叫“西洱河”、洱河、叶榆河、叶榆泽、弥河、昆弥川、昆明池等。位于云南大理市的西北,为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因外形如同耳朵,故得名。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之所在。

灰陶 灰色陶器,有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两大类。在新石器时代早期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都有一定数量的灰陶,特别是用于蒸煮的器皿,多为夹砂灰陶。至夏代二里头文化早期,灰陶和夹砂陶占据了主要位置。

匜 是我国先秦礼器之一,用于沃盥之礼,为客人洗手所用。周朝时,沃盥之礼所用水器由盘、盉组合变为盘、匜组合。其形制有点类似于瓢,前有流,后有鋬。为了防止置放时倾倒,在匜的底部常接铸有三足、四足,底部平缓一些的无足。

黑陶 黑色陶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滇藏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等遗址中。按质地可分为泥质黑陶、夹砂黑陶、细泥黑陶,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

拉祜族 是我国古老民族之一。“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源于甘肃、青海一带的古羌人,早期过着游牧生活。后来逐渐南迁,最终定居于澜沧江流域。

钺 我国古代武器及礼器的一种,为一长柄斧头,重量也较斧更大。早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中,已发现玉制的钺,在当时具有神圣的象征作用。后因形制沉重,灵活不足,终退为仪仗用途,常作为持有者权力的表现之用。

纺轮 又称“纺专”、“塼”、“瓦”。新石器时代出现,最早为石片,后为陶制,再后在青铜器时代发展为铜制。出土最早的纺轮可以追溯至距今8000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其“纺轮多用废陶片打制,中间穿圆孔”。

[阅读链接]

清华洞是位于云南省中部祥云县,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居住遗址之一,为滇西5000年新石器人类文明的典型洞穴遗址。

清华洞属喀斯特地形石岩溶洞,素有“滇西第一洞”之称。洞分前洞、后洞。前洞深、宽约30余米,高5米;后洞分二支,深不可测,洞内石花、石笋、石柱甚多,琳琅满目。

前洞口右侧顶穹正中,仰视见尺余椭圆形亮光通山顶,称“碟大天”。右侧有小洞3个,时宽、时窄,洞壁大洞套小洞数十个。前洞中主洞位于洞口正中。洞内怪峰突兀、石笋倒挂、悬崖滴乳、落水有声。

经考古发掘清理,在这里出土了新石器遗物多件,有梯形石斧、石凿,长条形及月形石刀、石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