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辉煌的碑刻艺术

公元前109年,以汉武帝建置益州郡并赐滇王金印为标志,云南与中原之间经济文化逐渐频繁。

中原地区的碑刻艺术也随着汉朝与古滇国之间的交流而传入云南境内,并在与本地文化进行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璀璨的本地碑刻艺术。

在诸多的碑刻作品中,其中孟孝琚碑、大小爨碑、南诏德化碑最有特点。孟孝琚碑出土于昭通城东5000米的白泥井,后移置城中凤池书院,嵌于壁中,建汉碑亭保护,是云南最早的碑刻。此碑是研究西南古代民族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此碑上截已缺,下截完整,左有龙纹,右有虎纹,下刻龟蛇图案。残碑高1.33米,宽0.96米,碑文共15行,每行残存21字,以文意推之,每行上缺7字。

碑文叙述严道君的曾孙、武阳令的儿子孟广宗12岁随父到武阳学《韩诗》、《孝经》,博览群书,改名孟旋,字孝琚,未婚而死。其父的下属官员刻此碑送孝琚归葬朱提祖茔,以纪念死者,安慰亲属。

该碑书法苍劲,系方笔隶书,取势横扁,左右舒展,笔画瘦劲古朴,文辞典雅。它的发现,不仅打破了“北圆南方”的陋说,而且可以从中探索“汉隶与今隶递嬗痕迹”,被誉为“滇南瑰宝”、“稀世之珍”、“古汉碑第一”,为之题跋者多至数十家。

大小爨碑,即爨龙颜碑和爨宝子碑,被誉为“正书古石第一”和“云南第一古石”。

爨龙颜碑在陆良县东南15千米贞元堡斗阁寺内。碑立于458年。碑高3.38米,上宽1.35米,下宽1.46米,厚0.25米。碑文24行,行45字,遗存文共900余字。碑阴题名3列,存文312字。

碑文追溯家世,记述爨氏进入云南的经过,重点叙述了爨龙颜的为人及其政绩,为南中大姓的渊源及发展演变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爨龙颜碑词采富丽,文笔凝练,富于感情。碑文书法笔力雄强,结体茂密,继承汉碑法度,有隶书遗意,运笔方中带圆,笔沉毅雄拔,兴酣趣足,意态奇逸。该碑最早记录于元代李京的《云南志略》,其后湮没,清道光年间阮元访得,其后著称于世。

爨宝子碑立于东晋“大亨四年岁在乙巳四月上旬”。1778年,小爨碑出土于曲靖县城南35千米的杨旗田,1853年移往城内武侯祠,后建碑亭保护。碑高1.83米,宽0.68米。碑文13行,行30字,加碑末13名官员的题名,共388字。

小爨碑字多别体,文辞古雅,文体别致,有“六朝风味”,被称为“南碑瑰宝”。其字体在隶楷之间,结构古朴,方笔有劲,拙中带巧,古气盎然,前人多有所称道。

清代康有为赞其书法“朴厚古茂,奇姿百出”,为“正书古石第一”;李根源称其“下笔刚健如铁,姿媚如神女”;并说“新会黄炳堃临数十年,仅得笔似,余无所知”,为历代书家所极推崇,研究者也不下20余家。

爨宝子碑在晋碑中特点突出,独树一帜,书体在隶楷之间,相比之下隶意还相当浓厚,有的字甚至全用隶书笔法书写。

但是,爨宝子碑的“隶”,已不是前后汉之隶,扁方的字形已变为正方和长方,蚕头燕尾的长横演变为两头上翘的方头长横,隶书独特的波磔、掠点为新的直曲运用和三角形点所取代。可以说,这种似隶非隶、似楷非楷的正书,在笔画、结体、章法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小爨”风格。

首先,小爨碑的笔画均粗重厚实。它的点,是轮廓分明的三角形,不像隶书和楷书那样是用毛笔随意点成的粗细椭圆点,因而显得雄强沉稳。

但是,三角形的放置方式却又各有不同,有的底下尖上,十分平稳坚实,有的却又尖下底上甚至斜置,却又显得跳跃灵动。它的长横两头呈上翘的飞扬之势,短横一般为平正的方头;直竖和撇捺收笔时转向加力,弯勾成方角形,力度突出,动感强烈。

总之,爨宝子碑的笔画颇具特色,端部的大胆夸张和曲直的灵活运用,加上点、勾的特殊形态,是它在用笔方面的主要特点。

其次,汉字结构讲究左右匀称,上下平稳,外方内圆,轻重适度。在此基础上,隶书、楷书都形成了各自的一些法则。而爨宝子碑的结构蔑视成法,任意为之,按照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把结构中的某一部分随意夸大,使其在空间和力度上都明显地压倒其他部分;被挤压的部分只得随之缩小,甚至减去笔画。

这样一来,爨宝子碑的不少字或是显得头重脚轻,或是显得头轻脚重;或是左小右大,或是左大右小;不该歪斜的偏歪斜,应该一致的却显差异。有的字,简直到了结体“适当”的程度,就像初学者随意写来,稚拙之气喷涌扑面。

再次,爨宝子碑创造了一个大小交错、正斜互补的正书章法。作为正书,字要大小一致,横平竖直,行距间隔井然有序,字上千万而规矩不改。

爨宝子碑书法属于正书,但它却全然不顾这一套,字任其大小,没有一定之规,取决于作者的心意和笔画的多少,有的字竟大于有的字的两三倍。以每行中线而论,有的字正,有的字斜,稳定和不稳定的因素在每行中同时存在。

但是,正是这种不顾字体大小,不管行间斜正的任意为之,却创造了一种特殊的大小交错、正斜互补的正章书法,表现出爨宝子碑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艺术价值。

总的来看,结合笔画、结体、章法各点,爨宝子碑正是通过局部的夸张、强调、变形,推向极端,构成各种矛盾和冲突,然后在矛盾和冲突中求得一种交错、互补、动态的平衡,造成了它稚拙质朴、俊逸奇险的审美特点。

一方面,它不事雕琢,不守法度,意到笔随,自然天成,使整篇作品天真稚拙、粗粝质朴;另一方面,却又因无羁无绊,胸间意趣,飘然而出,奇姿怪态,出乎所料,造成一种沉雄坚挺、跳跃灵动的气氛,从而显示出自己的特点和魅力。

“二爨”不仅代表着魏晋南北朝时期云南书法的最高水平,也是我国书法艺术中的精品。

南诏德化碑矗立在大理太和村西面的南诏太和城遗址内。碑高3.02米,宽2.27米,厚0.58米,正面的正文41行,约3800字;背面的职衔和姓名11行,约1000余字,全碑总计5000余字。

碑中记述了南诏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和天宝战争的起因和经过,表明了阁逻凤对唐朝的友好愿望。

碑文结构严密,辞藻富丽,叙事委婉曲折。句式骈散交替,灵活自如,警句时现,为唐代滇文的杰作。

[旁注]

汉武帝(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西汉第七位皇帝,於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於16岁登基,在位达54年。他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功积显赫,和秦始皇被后世并称为“秦皇汉武”,被评价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韩诗》是古代对《诗经》注释的一部重要经典。相传由汉初燕人韩婴所撰。于汉文帝时立为博士,成为官学,西汉时与鲁诗、齐诗并称三家诗。当时传“韩诗”的有淮南贲生、蔡义等。

《孝经》我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我国自汉代至清代的漫长社会历史进程中,它被看做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社会纲常、社会太平起了很大作用。

李京 1301年,由枢密宣慰乌蛮等地,寻升乌撒乌蒙道宣慰副使,佩虎符,兼管军万户府。以疾归,集其见闻撰《云南志略》四卷。李京《云南志略》为元明以来云南志书之最早,为后世记述云南事略所本。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广东省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代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著《春秋董氏学》、《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等。

隶书 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楷书 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画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因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

阁逻凤(712年~779年),南诏第五代王。其父皮逻阁在唐王朝扶持下统一六诏,受唐朝封为云南王。748年皮逻阁死,阁逻凤继位,袭封。在其父去世前,他已参与削平六诏的活动,即位后,继续发展势力,控制滇东地区。

[阅读链接]

元世祖平云南碑位于大理苍山龙泉峰麓的三月街旷坝上,是元大德年间,为纪念元世祖平云南的业绩,主管云南的官员奏请刻石记功,钦命翰林学士程文海撰文,立于苍山脚下忽必烈曾驻跸过的地方。

该碑通高4.44米,宽1.65米,立于巨龟背上,青石,分上下两节,中有石条挡护,边有石框镶砌。碑额为大理石,雕二龙戏珠,背刻三坐佛,额为篆书“世祖皇帝平云南碑”。

上石背刻“大理路军民总管府立”等字及立碑执事题名。碑文1300余字,上半截字迹基本完好,下半截字迹已损过半,以右为甚。

碑文叙述了元世祖平云南的经过及建立云南行省的情况,对研究元初云南的政治、军事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