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多样的民居建筑

云南各少数民族历史悠久,其民居文化源远流长。各族民居最初的形式分为穴居和巢居两类,居住在北部地区的民族,是由早期人工洞穴发展到晚期的土掌房,如彝族、哈尼族等;居住在南部热带雨林的民族民居则是由早期的人工巢发展成晚期的井干茅屋,如傣族、布朗族、德昂族等。

滇云地区汉族的建筑技术是从唐代传入云南的,在滇池、洱海地区,汉族的木构架、土坯墙、瓦顶建筑逐步发展起来,取代了这一地区早期的干阑、井干式建筑。

到了明代,大批汉族移民进入云南,汉族民居逐渐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以滇池地区为例,形成了汉族的“一颗印”民居。

“一颗印”民居的特点主要是四合院,两层,平面近方形,面东南或西南以利日照,毛石脚,土坯或夯土墙,木构架,瓦顶,有利于防盗、避风、抗震,适合汉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房屋由正房和厢房组成,平面和外观方方如印,所以叫“一颗印”。

正房有三间,前面有单层廊,称为抱厦,构成重檐屋顶。两边的厢房也叫耳房,为吊厦式,称为“三间两耳”。主房屋顶稍高,为双坡硬山式。厢房屋顶为不对称的硬山式,分长短坡,长坡坡向内院,在外墙处作一小转折成短坡,坡向墙外。

在正房两次间廊子各设单跑梯一座,上八九步到达厢房,上十几步进入正房。楼上无平台,各门口有步板伸出门外。这是占地最经济的楼梯处理方法,成为一颗印民居楼梯安置的独特方式。

正房底层明间为待客吃饭处,次间饲养家畜,堆放柴草。楼上明间堆放粮食,次间为卧室。厢房底层为厨房,楼上为卧室。

因规模不同,有的厢房两边各为两间的称“三间四耳”,有的正房面宽为五开间,称“明三暗五”,有的正房有五间,两边厢房各为两间的称“五间四耳”等。

房屋外墙封闭,仅二楼有个别小窗,前面的围墙较高,一般高达厢房上层檐口。围墙的正中央开一樘大门,门内设倒座或门廊,内侧建走廊,与主房、厢房的廊沿相接,便于雨天通行,称为“廊沿”,除此外无侧门和后门,构成一颗印独特的外观。

另外,各层屋面均不互相交接,正房屋面高,厢房上层面正好插入正房的上下两层屋面间隙中,下层屋面在正房下层屋面之下,无斜沟,防止漏雨。

云南南部和西南部的傣族传统民居是由巢居发展而来的木竹结构的“干栏”式。傣族村寨多在平原中近水之处、小溪之畔、大河两岸、湖沼四周。

凡翠竹围绕、绿树林荫的地方必定矗立着一座座的傣家竹楼。楼分两层,屋顶多为“人”字形,以树皮、茅草或陶瓦等覆盖。上层住人,下层多无遮拦,用做圈养家畜或置放家具。

后来,德宏地区的芒市、梁河则受到汉族的影响,改为土墙茅草或覆瓦的平房。西双版纳傣族长期处于封建领主制经济之下,其干栏建筑受汉族影响较小,平面布局不像汉式建筑以间为单位,对称严谨,房间几无大小之分,而是根据生活要求进行安排,依房间使用性质有大小之别,布局自由活泼,富于变化。

傣家竹楼一般由上层的堂屋、卧室、前廊、晒台、楼梯及下面的架空层组成,其规模常以若干根本柱来表示。一般为五六排,四五十根,多的有七八十根。

房屋中以堂房为一大开间,屋顶不高,两边倾斜,屋檐将及于楼板,不开窗。如果屋檐高的,就在两侧开有小窗,后面开一个门。楼的中央是一个火塘,煮饭煮茶,主客聚谈都在火塘边进行。卧室与堂屋并排,傣族的习俗是卧室不欢迎外人进入,客人一般留宿堂屋。

由于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过去傣族竹楼的梁柱、门窗、楼板全用竹制成,只有土司头人家用木建造,屋顶盖瓦。

傣族自己烧的瓦3寸见方,如鱼鳞状,薄仅二三分,瓦的一方有勾,盖房时先于屋顶椽子上横钉竹条,每条间隔2寸许,将瓦挂在竹条上,不再加灰固定,所以傣族屋顶是不能攀爬的,如果有瓦块破烂,只需在椽子下更换就行。

由于与内地经济密切交往,白族民居的建筑受到汉族的较大影响,形成所谓“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传统布局形式。

白族民居以坊为单位,一栋三开间二层的房屋,是白族民居建造的基本单位,称为一坊。一般楼下三间中明间为堂屋,是待客处,另外两间是卧室,前面有廊。楼上三间通常敞通不分隔,明间为供神处,其余的堆放粮草。有的又隔出一间为卧室,前无廊。

白族民居的平面组合较为规整,只有一坊的呈一字形叫独坊屋,两坊的呈曲尺型叫两向两房,三坊组成的就是所谓的“三坊一照壁”。这是白族民居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四坊组成的就是“四合五天井”,是富裕人家民居的布局形式。

“三坊一照壁”,即由三“坊”三开间二层的房屋组成,一为正房,另外两坊为厢房。在坊的交接处,各有一个漏角天井,内有厨房和水井。一般城市民居的漏角天井中开有后门,农村民居则很少。

三坊房屋的院落一般为三开间见方,在正房的对面,建有一座长三开间的照壁,将房屋围成院落。这种照壁是白族民居的特点之一,其形式分独脚照壁及三叠水照壁两种。

独脚照壁又称一字平照壁,壁面等高,不分段,屋顶为庑殿式。三叠水照壁的壁面直分为三段,中段较为高宽,两端较为矮窄,形似牌坊。

在院子的东北角开有大门,其形式根据户主的经济能力分为有厦门楼和无厦大门两类。有厦门楼一般是三间牌楼形制,富裕人家门上有尖长的翼角翘起,檐下有斗拱装饰。

“三坊一照壁”适应了白族地区的地形及风大、多地震等自然条件,其建筑绚丽精致、绰约多姿。房屋多靠山面东,屋顶曲线柔和优美,屋脊有升起,两端鼻子缓缓翘起,屋面呈凹曲状,外墙很少开窗。

由于白族人文化较高,反映在民居建造上则为喜爱装饰。在房屋的外墙山尖檐下有黑白彩绘,其照壁用白灰粉刷,上写“万紫千红”、“旭日东升”或“福”、“寿”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大字。四周的山墙上彩绘着各种山水、花鸟、虫鱼图案,给人以生动活泼、均匀对称、和谐优美的感觉。

门楼的建筑装潢更倾注了白族人的艺术智慧,斗拱重叠,飞檐串角,附以泥塑、木雕、石刻、凸花青砖、大理石等组合的立体图案,其造型之优美,结构之严谨,可与内地殿阁媲美。

白族民居多为土木结构的瓦房,凡木建的多做雕刻,许多门扇由镂空的花、鸟、虫、鱼、人物等及浮雕图案组成,精巧优美,玲珑剔透。有的门楼、隔扇不用一颗铁钉,仅以凿榫卯眼相接,却十分坚固牢实,表现了白族人民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

在滇南哀牢山、无量山山区或半山区,彝族民居多为土掌房形式。

土掌房一般由楼房及平房两部分组成,楼房即正房,为三开间两层;平房即厢房,为一至二间,外墙无窗或仅开小窗,土墙土顶,一片黄色,高低错落,敦厚朴实。平房屋顶、正房楼层甚至正房屋顶都是晒场,由于晒场高爽,所晒农作物可免遭鸡啄虫吃。

土掌房的平面形式分为无内院与有内院两种。元江、峨山、新平、江川一带的彝族民居为无内院形式,各家无露天的内院,也没有外部院落,其院子全部加盖了屋顶,以避免阳光直射或盗贼侵入。

这类土掌房一般由正房、厢房、晒台组成。正房为三开间两层,前带廊或无廊,屋顶为平顶。楼下明间是堂屋,次间为卧室和厨房,内设楼梯,楼层楼面均用泥土夯实,或填土坯抹泥。

厢房为单层一至二间,根据家庭人口多少,可分别用作卧室、厨房或堆放杂物。晒台即土掌房顶,大门一般直接开向街道。

红河县一带的彝族民居则为有内院形式,其正房和厢房围成较大的院子,不加盖屋顶,平面形式多呈曲尺形。

滇西北小凉山的宁蒗、永宁一带,森林密布,交通不便,建筑技术不发达。当地的彝族民居即为基本满足人们生活生产要求的木结构木楞房,即井干式民居。

木楞房又叫垛木房,其外墙和内墙均为去皮圆木或砍成的方木叠成,墙角交叉相接,叠木有逢处抹泥以防风寒。屋顶为悬山式,坡度平缓,柃上无缘,直接铺上薄木片充瓦。这种薄木片称为闪片,铺时互相叠盖并有重盖两层的,盖时不用顶,仅以石块相压,因此木楞房又称为闪片房。

木楞房的组成形式有一字形、曲尺形、三合院、四合院等。一般正房是三开间平房,明间是堂屋,作厨房和待客用。右次间为主人卧室,一般不容外人进入;左次间是杂用或畜厩。人口多而劳动力强的人家则组成三合院或四合院。

[旁注]

哈尼族 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滇南地区。使用哈尼语。民间口头文学丰富,其中的代表作有《创世纪》、《奥色密色》、《古老时候的人》、《在察腊垭口上》等。有十月年、六月年等节日。

四合院 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得名。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各地有多种类型,其中以北京四合院为典型。

硬山式 常见古建筑屋顶的构造方式之一。屋面仅有前后两坡,左右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将檩木梁全部封砌在山墙内,左右两端不挑出山墙之外的建筑叫硬山建筑。硬山建筑是古建筑中最普通的形式,无论住宅、园林、寺庙中都有大量的这类建筑。

厢房 是指正房两旁的房屋,在三合院、四合院中,由于正房通常坐北朝南,因此厢房通常为在东西两旁相对而立,其中东厢房位于东侧,坐东朝西,西厢房位于西侧,坐西朝东。厢房在等级上低于正房。一般长辈住正房,晚辈住厢房。

堂屋 是旧式民居的起居活动空间,一般设计在房屋中间,又称“客堂”。因为平时敞开,有的地区又称“明间”。过去,堂屋正中最里常设神龛和祖先神位。墙壁上常挂中堂画,中堂两侧有对联。所以堂屋也是举行家庭祭祀和重大礼仪的场所。

火塘 是在房内用土铺成的一米见方的土地。以前,火塘裏立有三块石头,以备烧火煮饭之用。后来,都改用铁三脚架。在许多少数民族中,火塘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年都要进行火塘祭祀,祈求家人安泰。

天井 四面有房屋、三面有房屋另一面有围墙或两面有房屋另两面有围墙时中间的空地。一般为单进或多进房屋中前后正间中,两边为厢房包围,宽与正间同,进深与厢房等长,地面用青砖嵌铺的空地,因面积较小,光线为高屋围堵显得较暗,状如深井,故名。不同于院子。

照壁 是我国传统建筑特有的部分。明代时特别流行。古人称之为“萧墙”。照壁可位于大门内,也可位于大门外,前者称为内照壁,后者称为外照壁。形状有一字形、八字形等,通常是由砖砌成,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座有须弥座,也有简单的没有座。

榫卯 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这是我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他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悬山式 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在古代,悬山顶等级上低于庑殿顶和歇山顶,仅高于硬山顶,只用于民间建筑。悬山建筑可分为大屋脊悬山和卷棚悬山两种。

三合院 为古厝传统的基本形式,我国传统民居。一般由北面正房和东西厢房组成。由于房屋坐落于三个方向,故得名。三合院是四合院的简化形式,通常是将四合院南房直接用院墙代替,大门也采用门楼样式。

[阅读链接]

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在大理洱海地区和金沙江中游地区,先民们为了生存的需要而建造了半地穴式房屋和平地木构建筑村落。

在大理洱海地区发现的半穴式房屋平面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半穴式房屋一般长6米,宽四五米,穴深一米左右,屋内有炉灶和窟穴,这是一种可以躲避风雨冬暖夏凉的建筑。这可能是一种由北方迁来的氐羌民族的居住习性的承袭现象。

平地木构架建筑,平面为长方形,面积一般为11平方米左右,墙基平整后先挖洞立柱,柱间编缀荆条,两面涂草拌泥抹成木胎泥墙。有的房屋并不挖柱洞,而是用偏圆形的石头为柱础。屋顶估计是用杂草、树叶一类的植物来遮盖的。

与半穴居式建筑相比,这可以说是一种先进的建筑了。在漾濞县赤水箐岩画上,可以看到这种房屋的较大的屋顶和较矮的柱子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