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特色——文化奇葩

云南历史悠久,是人类重要的起源地,拥有滇、南诏、大理等古国文明,又是大乘、小乘和藏传佛教的交汇之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舞蹈、音乐等非物质文化。

此外,云南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拥有自己灿烂的文化,独特的民间传说、奇异的民族风情,更为这些艺术形式增添了异彩,滇云文化为之生色。

原始质朴的东巴舞蹈

在氏族社会时期,祭祀是氏族共同生活中最隆重、最盛大的活动。祭祀时,所有成员在氏族首领的带领下,按传统的仪式边歌边舞。

以后这种舞蹈发展成了迎神、驱鬼、祝祷丰收、祀求人畜平安的祭祀舞蹈。流行于纳西族中的东巴舞就是一种典型的祭祀舞蹈。

在由纳西族传统象形文字东巴文记录的经籍中,有一些经典如《蹉姆》和《舞蹈来源》就忠实记录了东巴巫师举行仪式时的许多种纳西族古代舞蹈。

东巴舞谱详细记录了纳西族古代乐舞的类别和跳法,把纳西族古代舞蹈综合为古典舞蹈艺术体系,并以图画似的象形文字与符号标记,对舞的姿态、动律、场位、路线、特殊造型、技巧及乐舞器用法等作了规律化的比较科学的描述,成为专门记述舞蹈的经书,也是初学东巴舞蹈者的舞蹈教程。

东巴舞谱同晚唐五代的《敦煌舞谱》残卷、宋代《德寿宫舞谱》及蒙古族跳神的《查玛》舞谱一样,具有很高价值,是中华民族舞蹈文化的骄傲。

东巴舞谱所记载的纳西古典舞蹈从其内容来看,渊源甚远,源于原始巫舞,舞蹈名目繁多,有动物舞、神舞、战争舞、器物舞等。

动物舞中有金色大蛙舞、花斑白鹿舞、赤虎舞、长角牦牛舞、骏马舞、白羊舞、白额犏牛舞、大鹏鸟舞、白鹰舞等,反映了纳西先民远古的动物崇拜、神灵崇拜等观念。舞蹈中的舞谱语汇多取自狩猎游牧生活,有浓郁的古代生活气息,但又有艺术上的提炼、升华。

神舞种类也很多,根据东巴仪式内容跳相应的舞。如在祭大自然主宰“署”的仪式上跳“署”舞;为死去的东巴举行的“祭世罗祖师”仪式上跳丁巴什罗舞;为情死或非正常死亡者举行的祭风仪式上跳四头十二眼的“卡日”神舞等。

神舞中最重要的是萨利瓦德、英古阿格、恒丁窝盘三尊大神舞,其次有东巴教祖师丁巴什罗舞,刚健而节奏分明,动作多变而气氛热烈的舞蹈,表现出神的超凡法力。

战争舞在纳西语中称“高磋”,意为“胜利舞”,有刀舞、利剑舞、弓弩舞等形式,源于古代战士出征和祝捷的乐舞,再现出古代战争激烈的种种场面。

器物舞分乐器舞和法器舞,内容包括板铃舞、板鼓舞、碰铃舞、灯花舞等形式,反映出纳西人不同的生活侧面,风格也各异。

东巴乐舞动作原始质朴,是东巴祭司在东巴舞谱限定下的自由舞蹈。例如其中的“郎久战神舞”,舞谱将其记作:“向前进三步,原地转三圈,向后退三步,原地转三圈,向左跨三步,原地转三圈,向右跨三步,原地转三圈”。

但在实际法事仪式中,东巴祭司却将上述限定表现得舒展大方、柔韧有余,其中的过渡动作均是弱拍踮起脚尖,强拍落下足跟,有时还以双膝有节奏地上下颤动等作为舞蹈的韵律特征。可以说,东巴乐舞多以东巴祭司的不同而风格各异、独具个性。

除东巴乐舞以外,纳西族的舞蹈形式最具代表性的有丧葬歌舞“窝热热”,民间娱乐性歌舞“窝玛达”、“阿丽丽”、“呀哈哩”,以及民间乐舞“筚篥蹉”、“芦笙蹉”等。

“筚篥蹉”即笛子舞,此种舞蹈广泛流行于纳西族地区,是专门由笛子作为伴奏乐器的一种民间乐舞。笛子舞通常无性别和年龄的限制,舞蹈姿势也甚为简单。

笛子舞类似于纳西族的另一种民间舞蹈“打跳”,因而此种舞蹈无场地的限制,可在婚嫁、丧事,以及起房盖屋或者欢庆丰收的民俗活动中奏跳。

笛子舞手部的动作极为简单,但其脚部的动作却十分复杂,具有较原始的生活气息。舞蹈一般以顺时针方向行进,舞者围着火堆,随着吹笛者的导引不厌其烦地、甚至是通宵达旦地狂舞。

“芦笙蹉”即芦笙舞,此种舞蹈遍及纳西族的聚居地,是纳西族民间的另一种自娱性乐舞。芦笙舞通常在芦笙吹奏者的领舞下进行舞蹈,并且舞蹈通常与舞者的脚步为主,通俗的舞步有上步、双脚跺地、脚对脚、背靠背等。

芦笙舞的过程中男女相互牵手,左侧身向圈里,根据不同的舞曲组成各种不同的舞蹈组合。依据脚步的不同,芦笙舞可分为“扭美”、“三打脚”、“挨美好寺”、“挨口次次”等。

依据纳西人的民俗传统,跳芦笙舞时首先需要跳扭美舞,因为它被传说是其他一切乐舞之母,而其他的芦笙舞均是在扭美的基础上形成的变种。因而,各地的扭美舞动作也大同小异。

[旁注]

祭祀 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教礼仪中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己祖先和灶神。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是祭祖日。

东巴文 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其文字形态十分原始,甚至比甲骨文的形态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但亦能完整记录典藏。东巴文源于纳西族的宗教典籍兼百科全书的《东巴经》。由于这种文字由东巴所掌握,故称东巴文。

德寿宫舞谱 南宋高宗赵构退位后居于德寿宫时由嫔妃进献的舞谱。这个舞谱采用当时歌舞伎人中所流行的一些舞蹈术语,如“双拂”、“盘转”、“分颈”等,来记录舞蹈动作姿态与队形,以供宫廷歌舞伎人进行舞蹈的基本技巧训练。具体记录了63种姿态和队形,为研究宋代舞蹈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纳西语 纳西族的语言,其语系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中一种独立的分支语言,同彝语、哈尼语以及拉祜语等有着非常密切的亲缘关系。有纳西语口语和纳西语书面语之分。口语较为简便,书面语即东巴文,又称纳西象形文字。

祭司 或司祭,祭师,是指在宗教活动或祭祀活动中,为了祭拜或崇敬所信仰的神,主持祭典,在祭台上为辅祭或主祭的人员。根据不同的信仰,祭司被认为具有程度不同的神圣性。无论是在实用的社会职能还是神秘的宗教层次,祭司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笛子 一种吹管乐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汉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

[阅读链接]

纳西人每逢节日集会或婚丧喜庆活动,常举行通宵达旦的集体歌舞活动。民间较流行的“窝热热”也叫“热美蹉”,是广泛流行于纳西族民间的丧葬歌舞,无乐器伴奏,无音阶、无音列法则,是模仿兽步的舞蹈。

关于热美蹉的起源有一个传说:相传由飞魔变成的恶鬼“热”专吃死人流出的眼泪和尸体,凡是被“热”吃过的死人,其灵魂永远回不到祖先居住的地方,因此,人死后,人们就跳“热美蹉”驱赶“热”鬼。

这种古老的歌舞反映了纳西先民的游牧狩猎生活,男女两个声部组成合唱,男声像追逐野兽时发出的惊叹式的呼号,女声则是用喉颤音发出类似野兽哀鸣的“咳咳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