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青铜文化

早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在云南高原内陆湖泊周围的河谷坝子,以滇池、洱海为中心,存在着一个具有鲜明地方特点的青铜文化。

当时的云南古先民们利用铜锡合金铸造了包括兵器、生活用具、生产工具、乐器及精细装饰品在内的丰富多彩的青铜器。

洱海区域出土青铜器的遗址主要有剑川海门口、祥云大波那、大理鹿鹅山、巍山营盘山、宾川夕照寺、姚安羊派水库、楚雄万家坝、大波那等处。其中铜石并用的剑川海门口遗址是青铜文化的最早代表,也是云南最早的青铜时代村落遗址。

剑川海门口遗址出土14件铜器,所出土铜器呈紫红色,含锡量较少;器形有斧、钺、刀、凿、鱼钩等,造型朴实粗糙,除少数器物上有简单的纹饰外,大都为素面。

可见,当时还处于青铜时代初期。此外,还发现了半块陶范,范上花纹与一把铜斧花纹相吻合,标志着当地冶金术的发展。

滇云青铜时代中期以楚雄万家坝和祥云大波那为代表。楚雄万家坝以其丰富的青铜随葬品而闻名。万家坝出土的青铜器中,最为珍贵的是5件铜鼓,显示了铜鼓产生的初期阶段所具有的原始性。

虽然制作还比较粗糙,但已形成了铜鼓的基本形态。鼓面较小,鼓身明显分做胸、腰、足三段。胸部突出,腰部收束,足较矮,内沿有折边,在胸腰交接处有4个小的鼓耳。

整个器形古朴厚重,花纹粗糙,鼓面有简单的太阳纹,有的太阳纹像一个圆饼,有的在圆饼形外加了几道光芒,没有晕圈。鼓腰有回字形的雷纹和竖直的线条,但鼓的内壁却装饰着简单的菱形网纹、羽纹,四足爬虫纹。

万家坝还出土了一套青铜编钟,共计6枚,外形如铃,断面呈核桃状,纽似双角向外侧翘出,与中原地区的编钟不同之处,在于中原地区的编钟每套均为奇数。

编钟本属中原奴隶主的庙堂乐器,用以明身份、标等级,万家坝编钟也具有同样性质,但造型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祥云大波那雕花铜棺以其精美的工艺享誉海内。铜棺重达2571千克,长2米,宽0.62米,高0.82米。外形仿一“人”字形两面坡顶的干栏式房屋建筑,由7块可拆卸的青铜板斗合而成,棺壁外表两侧铸满云雷蛇纹,即组成云雷纹之回纹中心均为一蛇头。

棺盖外表铸有鸟兽纹,主题为二虎噬一猪,周围有鹰、燕、豹、水鸟等向上做升腾状,具有明显的原始宗教意味。

铜棺铸造工艺高超,纹饰精美,为多注口同时浇铸,反映了战国早期洱海地区,青铜器铸造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铜棺内葬有一根象征墓主身份和权力的豹头铜杖,是云南最古老的一根古代权杖。

这两处遗址的青铜器已广泛使用在生产、生活、战争、娱乐、礼仪、丧葬等各方面,证明了洱海地区青铜文化在战国时已处于鼎盛时期。

而大型铜棺的出土,反映了战国初期洱海区域青铜铸造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并透露出当时冶铜手工业作坊已具有较大的规模,中期的青铜工艺比早期的青铜技艺已有了长足的发展。

滇池区域的青铜文化类型,主要分布在滇池和星云湖沿岸,发掘于晋宁石寨山和江川李家山的古墓葬便是其代表。两地发掘清理的墓葬有100余座,出土青铜器8000余件,在整个云南所发掘的青铜器中占较大的比重。

总的来看,滇池区域青铜器种类繁、数量多,制作工艺精湛,这都是洱海青铜文化所不及的。其代表性器物有:猪搏二豹镂花铜饰物、牛虎铜案、梯形铜斧、阔叶形铜锄、无格剑和一字格铜剑、柳叶形铜矛、宽边铜镯等,这些青铜器的器形、纹饰和洱海文化有较大的差别。

石寨山出土的“猪搏二豹镂花铜饰物”,以生动的造型表现了两只豹子和一头野猪搏斗瞬间的情景:两只凶猛的豹子从野猪的前后夹击,欲置野猪于死地。但野猪以其强健的身躯将一豹压倒,这时一只豹从右后侧猛扑野猪背,使野猪顾此失彼,发出怒吼。

古代匠师在表现这场惊心动魄的搏斗时,在构图上作了精心安排:野猪向前猛扑,被压倒的一只豹拼命挣扎,尽力扭转头部和从后面扑上野猪背的另一只豹子相呼应,把矛盾的焦点集中到三只动物的头部,收到对立统一的效果。

野猪、豹的脚下是一条代表土地的长蛇,将重叠着的三者从脚下联结起来,使整个构图具有一种向前翻滚的运动感。

在造型上,作者以夸张而又概括的手法,准确、生动地塑造了每个动物在搏斗时的神情和动态,把动物性格表现得十分充分。

那只扑到野猪背上的豹突出它粗壮的四肢而收细了躯干,一条极富弹性的尾巴向上卷曲着,沿脊梁延伸到头部,形成一条S形的曲线,产生出鲜明的节奏感,增强了作品形象的感染力。

作品在细部刻画上较生动,扑在野猪背上的豹在搏斗中占了上风,嘴巴张到最大限度,眼睛暴突于眼眶之外,豹爪有力地抓在野猪背上,刻画出豹子的凶残性格。

被野猪扑倒在地的豹从它那放松了的爪子和半张的嘴巴,可看出已失去了先前的威风,尽管处于劣势,觑于反扑的企图却从它的神态上活生生地传达出来。

至于野猪,由于腹背受敌而怒不可遏,它双目圆瞪,鬃毛倒竖。这些细部的刻画和整体特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形象更典型、更集中,从而达到精练而不单调、丰富而不繁琐的艺术效果。这件作品以其高超的雕塑技艺成为滇云青铜艺术中“兽斗”题材的代表作。

李家山出土的牛虎铜案是云南古代青铜文化的杰出代表。此铜案为古滇战国时期青铜材料铸成的案祭礼器。

其造型由二牛一虎巧妙组合而成。以一头体壮的大牛为主体,牛四脚为案足,呈反弓的牛背作椭圆形的案盘面,一只猛虎扑于牛尾,四爪紧蹬于牛身上咬住牛尾,虎视眈眈于案盘面。大牛腹下立一条悠然自得的小牛,首尾稍露出大牛腹外,寓意了大牛牺牲自己对小牛犊的保护。

牛虎铜案中的大牛颈肌丰硕,两巨角前伸,给人以重心前移和摇摇欲坠之感,但其尾端的老虎后仰,其后坠力使案身恢复了平衡。大牛腹下横置的小牛,增强了案身的稳定感。

此铜案是滇国青铜器中较大的一件,其特殊的组合造型使整个铜案重心平稳,大小和谐,动静均衡统一。也因其器奇特造型,新颖构思,既有中原地区四足案的特征,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和民族风格,此铜案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极具艺术观赏价值。

此外,石寨山出土了特殊器物“贮贝器”,上面铸有各种人物活动图,如祭祖、战争、纺织、农耕等场面。这些青铜器工艺精湛、造型优美、装饰华丽、雕铸生动、风格独具,是罕见的古代工艺品。

灿烂辉煌的云南青铜文化与雕塑艺术,是古代滇云先民们自己不断创造的结果,也是吸收先进中原文化的结果。

它对先民们经济生活、精神文化和生活习俗的生动展示,不仅显示了其高超的艺术水平,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宝库,而且是研究滇云历史的宝贵资料。

[旁注]

陶范 亦称“印模”,铸造青铜器的陶质模型。一般由外范、内范组成。外范按器物外形制造,常分割成几块,有的用“子母口”接合,因此称为合范。内范是比外范较小的范心。内外范之间容受铜液。范上雕镂纹饰,铭文。

编钟 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我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有次序地悬挂在木架上编成一组或几组,每个钟敲击的音高各不相同。由于年代不同,编钟的形状也不尽相同,但钟身都绘有精美的图案。

云雷纹 常作为青铜器上纹饰的地纹,用以烘托主题纹饰。也有单独出现在器物颈部或足部的。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仍见沿用。在粤系的铜鼓上,云雷纹是作为主导纹饰应用的,常见密布于鼓面中心太阳纹的周围,象征太阳与云雷共存于天际,这是南方民族对云雷崇拜的一种反映。

滇池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西南,古名滇南泽,又称昆明湖。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我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四周有许多名胜古迹,包括大观楼、盘龙寺、寨山滇王墓等,加上四周山清水秀,因此有“高原明珠”的称号。

滇国 是我国古代西南边疆建立的奴隶制帝国,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为中心的云南中部及东部地区,境内的主要民族是古代越民族的一支。滇国在云南历史上大约存在了500年,出现于战国初期而消失于东汉初年。

[阅读链接]

,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海门口遗址在甸南镇天马村东北方,距剑湖湖尾闾250米处,在长140米、宽20米范围内小面积清理。遗址中发现住房桩柱224根,均为松木,出土器物多在桩柱之间。桩柱排列不规则,每隔一段即成一排。

发现文物近千件,除了14件铜器,还有陶器475件,石器169件,骨器六七十件。陶器有夹沙和硬陶两种,前者皆手制,后者轮制,且有花纹。陶器很少完整,其中以网坠为最多。

石器有斧、锛、凿、刀、镞、锥、环、纺轮、磨石等。石刀全部穿孔,有单孔、双孔,也有磨槽后穿孔的。骨角器有针、锥、纺轮、磨石等。骨角器有针、锥、纺轮、穿孔兽牙、穿孔骨片等。此外,遗址中有4处发现谷物,出土时均成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