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美
性格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形成,是人们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由于人的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意识倾向在性格中占据着中心地位,支配统制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向,表现在人的精神面貌、思想态度、语言行动等方面,是可见可感的,因而它必然具有审美意义。
热情、谦虚、与人为善的态度,会使人感到亲切,而冷漠,骄傲,损人利己,则会使人反感;果断、刚毅、顽强的意志,让人喜爱,而优柔、软弱、怯懦的品质,却令人感到厌恶;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作为,令人钦佩,而蝇营狗苟、奸巧邪恶的行为,则令人愤慨⋯⋯可见,那些真的、善的、正直的、道德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性格,必然是美的,纯朴的,高尚的,而那些假的、恶的、唯我的、不道德的、有损于社会进步的性格,必然是丑的, 低下的,肮脏的。
《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守财奴葛朗台要钱不要命,“看到金子,占有金子”是他的人生哲学。我们憎恨他自私冷酷、贪婪狡诈的性格,是因为他性格的核心体现了丑和恶;《变色龙》里的沙皇走狗警官奥楚涅洛夫,在审理猎狗咬人事件中反复无常的态度,令人作呕。我们厌恶、嘲笑他见风使舵, 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变色龙性格,是因为他性格的核心体现了假与丑。我们之所以喜爱《水浒》中李逵直憨豁达、坚毅刚强的性格,是由于他嫉恶如仇,对起义事业忠心耿耿,英勇善战,奋不顾身。对他性格中的某些缺陷, 却往往以善意的微笑,原谅其鲁莽,偏爱其耿介,因为他的性格体现了善与美。同样的道理,《西厢记》里红娘伶俐泼辣。开朗正直、洞明练达、快人快语的性格,之所以让人喜爱,是因为她敢于同封建礼教作斗争,性格体现了真与美。
青少年应当从小起就努力培养自己的完美的性格,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它关系到一个人的心灵塑造,健全人格的形成和一生的发展。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良好的性格呢?
首先,理想、信念、世界观对于性格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少年和青年初期,正是这些意识倾向逐步形成的时期,也是稳定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 性格趋于定型的阶段,因此,应当抓紧这黄金时代,加强学习,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自身的修养,培养顽强、坚韧、积极、自制、刻苦的意志品质,塑造纯洁、高尚、优美的道德情操。
其次,性格往往受到生活环境的制约。青少年应当投身到火热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去,在集体中,在交谊中,在社会活动中,逐步学会正确对待集体、对待他人、对待共同事业和有关事物的态度。
再次,在性格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个人对性格的自我培养,自我教育, 极为重要。经常分析自己的性格,克服缺点,巩固发扬优点,调节情绪,增进理智,改善气质,唯有如此,才能在成长过程中使性格逐渐成熟而日臻完美。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他告诉人们:自信、顽强和坚毅的性格,只有靠奋力搏击, 千锤百炼,才能形成。青少年应当树立雄心壮志,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从中汲取营养并陶冶情趣,应投身于四化建设的火热斗争中去磨练意志,在人
生道路上积极奋进,那么,才能培养起优美而高尚的性格,如松柏那样,不畏风吹雨打而挺然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