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中的联想

诗人白居易于浔阳江畔送别自己遭贬时交往的好友,下马登舟,借酒消愁,无限惆怅。此时,忽听远处传来了琵琶声,白居易不禁欣喜万分,于是立刻“移船相近邀相见”,请她来演奏助兴。这位身世悲凉的琵琶女技术极为高超,弹奏时“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这样来形容它。由此感情激荡,神驰遐想。白居易听到是琵琶的声音和旋律,可为什么却想到了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鸟声、水声呢?这就是在美感中产生的联想。

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即由当前所感知的事物引发,而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起来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根据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联想是大脑皮质上已经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由于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着的,所以它们在人脑中的反映也就相互联系着,其中某些对象或现象的再现,可以引起另外一些对象或现象的再现。例如我们见到夜空闪闪发亮的星星,就会想到璀璨的宝石,甚至想到少女明亮的眼睛;看到春天即将来临,就会想到百花盛开,万物复苏,也会想到繁荣美好的生活⋯⋯联想到的情景,作为美的意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样是富有美感的,自然会引起美好的愉悦和感情的激动。

联想按照它所反映的事物间的关系不同,一般有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等几种形式:

第一,接近联想,即由某一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对与它在空间、时间上较为接近的其他事物的回忆。

第二,相似联想,即由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引起对它与性质上或形态上相类似的事物的回忆。

第三,对比联想,即由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引起对同这一事物具有相反特点的其他事物的回忆。

在美感中,联想对于形成美的认识,增进美感具有一定作用。借助联想, 不仅能使审美对象在感知中呈现得更鲜明,更生动,进而还能使感知的形象中的内容更丰富,更深刻。在对自然美的欣赏中,借助联想,可以使感知到的美的内容得到扩充,达到自然与人、客体与主体的完美统一,并由此扩展到有关的人的性格和社会现象。高尔基笔下的海燕,茅盾所赞美的白杨树, 陶铸所讴歌的松树等等,这些典型的美的形象,不都是美感中联想所产生的杰作吗?

在艺术美的欣赏中,联想活动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艺术形象所没有直接表现的、也不必直接表现的内容,从而更好地领悟其表达的丰富内涵,更准确地把握其审美的价值。艺术家们都善于独具匠心地创造虚实相生的美的境界,提供观赏者以联想、想象的广阔空间,笔未到而意已至,言虽尽而意无穷。我们在欣赏时,也必须展开联想、想象,才能由此及彼,探隐知显,领悟其丰富而深刻的意蕴。比如齐白石笔下欢快游动的鱼、虾,画面上并未表现出水的清澈,也不见波纹。如果你展开联想,必然会想到柳宗元散文《小石潭记》中对鱼儿的描绘“皆若空游无所依”,或“依然不动”,或“往来翕忽”。此时,你定会感到意味更加深远。又如,鲁迅小说《一件小事》的结尾:“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

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到此戛然而止,留下一片回味和思考的空间,你在这里一定会联想到许多有意义的事,从而加深对作品形象所表达的丰富内涵的理解。

丰富的联想活动可以增进我们的美感。因此,有意识地培养联想能力十分重要。丰富的联想来源于审美经验的丰富积累,我们只有努力提高文化修养,积极投入到多彩多姿的审美实践中去拓展精神世界,陶冶情操趣味,才能为联想积攒丰富的素材。进而还应当积极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采用类比性寻求、相关性寻求、对比性寻求等方式,在耳闻目睹的美的形象中,多方面、多角度、多途径地捕捉更多的东西,扩大思维的范围,那么你的联想能力才会更加活跃,精神世界会更加丰富,更加充实,美的感受能力便会得到极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