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距离法则

有个叫郭六芳的农家妇女,家住湖畔,终年辛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并未感到家乡怎么美。一日乘船外出多日,返回家乡时眺望家乡景物,落日余辉,竹篱茅舍,碧波帆影分外美丽,心有所感,随口吟出:“侬家住在西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这首诗中隐着一个审美的法则——审美距离法则。

我们都有过这种经历:由于某种原因离家多日,一日返回,家中的一切都有一种温暖亲切之感:桌上的台灯燃亮一个亲切的微笑;窗台上的那盆四季海棠绽开温暖的问候;你一会儿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翻上几页,一会儿又放一曲听惯了的磁带倾心收听⋯⋯你处于一种微微的激动之中,心头洋溢一种淡淡的美的感受。其实这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平常,也许有的东西曾招人烦恼。可是在你外出多日,忽然返家的那一时刻,这一切都罩上一层美的色彩。是什么使得它出现这种效果呢?即审美距离。

本世纪初,瑞士心理学家、美学家布洛在他的《心理距离》一书中,提出了美学中的著名的“审美距离”说。布洛提出,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是审美活动的一项基本原则。布洛说,这种距离不是简单地指时间或空间距离,而是审美活动的心理距离,这个法则在我们的审美活动中起着作用。布洛强调的是心理距离。其实审美距离中的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在审美活动中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

审美活动是要保持一定的时间距离。中国有句古谚“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一件艺术作品,或是一处自然风景,我们初次看到,会引起一种美感。如果我们进一步澄心静虑地揣摸观赏,我们的美感会加深,变得丰富,但是如果看得久了,会腻烦,美感会淡化,甚至消失。正像克雷洛夫寓言“杰米扬的鱼汤”一样,老是请人家喝一种汤,不管这种汤多么鲜美,也总有腻烦的时候。同样的,一件艺术品许久不看,有一天拿出来看看,美感又恢复了,甚至有了新意。普希金有一首题目叫《一朵小花》的小诗非常形象地令人信服地道出了审美时间距离的效果:“我看见一朵遗忘在书本里的小花/它早已枯萎,失掉了清香;/就在这时,我的心灵里/充满了一个奇异的幻想:/它开在哪儿,什么时候?哪个春季?/它开得很久吧?是谁摘下来的,/是陌生的或是知友的手?/为什么又会被放到这儿来?/是为了纪念温存的相会,/或者是为了命中注定的别离,/还是为了纪念孤独的漫步,/在耶静寂的田野,森林之荫?/他是不是还活着,她也还活着吗?我们现在栖身的一角又在哪儿?/或者他们都早已枯萎,/就正像这朵无人知的小花?”一朵小花,本来它的美就是有限的,而且又已经枯萎。但是由于时间距离,它一下子又获得了那么美的属性,引起诗人那么丰富的联想, 这首小诗道出了审美时间距离法则的奇效。

审美活动也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听音乐,看电影都要有一个适中的空间距离,太远了听不清,看不真,太近了震耳晃眼,压抑难受,都会影响审美效果。看油画太近了,只能看到一块块的色块,太远了也同样看不清细节,只有适中才能领略作品的美的魅力。审美,空间距离法则,如果再进一步探讨的话,审美活动不仅要保持适当的空间距离,还应包括适当的角度和适当的观赏点。比如说观赏天坛公园的祈年殿,如果正对着祈年殿,稍觉呆板,如果稍稍侧着一些,不仅看到了祈年殿的全貌,而且背衬着殿外的百年

青松,观赏效果会更好。当然审美的心理距离在审美活动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个偷盗者,他潜入故宫,他是无论如何也无心、也不可能领略故宫的建筑美的。同样的,我们为了某个实际的目的进入公园,我们也不会很好欣赏公园里的美景的。谁的功利越重,谁的审美感受就越少。这也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审美距离是审美活动中不可忽视的心理现象,掌握运用好审美距离法则,能提高我们的审美效果,提高审美能力,更好地享受美,陶冶性情,使自己成为一个纯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