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高中化学大纲明确指出,“实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获得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训练科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 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实际情况是,一些学校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会考和高考只考实验知识,不考实验操作,因此,就可以用“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讲实验”、“课下背实验”,或用放实验录像来代替学生亲自做实验。一些教师觉得这样做很“实惠”,因为一不费钱,二不费事,而且在考试时还可能得高分。显然,学生不亲自动手做实验,上述实验教学的许多功能就得不到发挥。即便学生在会考、高考中得到了高分,但他们的实验能力却是很低的。据一些高校反映,学生入学后分化得很厉害。一些高分录取的学生在实验上达不到教学要求,表现为笨手笨脚,容易损坏仪器、浪费药品,测不准数据,

瞎编实验报告。这些都是未经受实验操作、科学方法、科学态度训练的表现。具有一定的规范的操作技能、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是新一代公民应有

的素质。不具备这种素质,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会显得有缺陷。因此,不重视实验操作训练,是违背素质教育精神的。

中学化学实验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大类。

演示实验主要用于为化学理论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的教学提供感性认识材料,也为学生展示规范的实验操作,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实验习惯、科学态度的熏陶。

为了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功能,演示实验的效果要鲜明,实验仪器的大小、用药量的多少必须以保证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为依据。有的实验还可以借助投影仪在屏幕上把现象放大,以增加可视度。如有条件,也可以利用录像、多媒体等来演示一些难做的实验,或难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教师做演示实验要反对只顾自己做实验而不照顾学生的形式主义做法。演示中应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让他们看清实验现象,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 然后还要提出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思维加工,以形成化学概念,把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演示实验的认知功能。

演示实验要充分发挥它的教学功能,还必须做到快捷(一般 3~5 分钟做完),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要保证安全,不得出现任何伤害事故,不得让学生产生化学实验可怕的观念,因为那样会挫伤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学生实验是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养成严肃认真的科学态

度和训练科学方法的重要教学形式。它分为边讲边实验(随堂实验)和学生实验课两类。

边讲边实验一般是在实验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将教师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课的某些内容改为学生随堂做的实验。这样的实验必须是一些与讲授新知识紧密配合、能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感性认识材料、使用仪器比较简单、药品用量比较少、需用时间也比较短的小实验。这样的实验能使学生处于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的主动学习情境中。对于这类实验,教师要加强组织和指导,以确保课堂秩序和教学进度。

学生实验的内容包括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两类。根据大纲的规定, 前者占比较大的比率,后者也较过去有了增加。

验证性实验对于学生运用、验证和巩固已学的化学知识有重要的作用。做好这类实验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做好预习,让他们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了解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提高实验的自觉性,避免“照方抓药”式的机械操作。

探索性实验是让学生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自己概括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形式。它主要表现为实验习题。学生在做这类实验之前,要运用已学得的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知识(如对仪器、药品性能、仪器的装配和实验操作方法的认识)进行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方案要经过教师批改后才能付诸实施。

探索性实验难度较大,但对于培养学生能力所起的作用也比较大。如果学校实验条件允许,学生基础又比较好,可以适当增加这类实验的数量。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做好家庭小实验,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态度以及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