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1996 年人民日报“国庆献辞”中指出:“有了爱国主义,就会自立自强; 有了爱国主义,就会坚韧不拔;有了爱国主义,就会舍身忘我;有了爱国主义,就会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爱国主义是具体的。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爱国就要热爱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所选择的制度和道路,把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紧紧连在一起,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写下更精彩、更壮丽的新篇章。”
这段论述不仅高度概括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并且揭示了它在公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阐明了与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密切联系。
说到爱国主义,使人情不自禁地回忆起祖国的过去。伟大的中华民族, 具有几千年的辉煌历史,只是近百多年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灾难深重的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中国人民的反抗欺凌和压迫的斗争几乎没有间断过,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建立了新中国。接着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也出现过困难和曲折,但总体来说还是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特别是近 20 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举国上下正轰轰烈烈地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当前正处于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实现 2010 年远景目标的重要时期,为了实现祖国跨世纪宏伟蓝图和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卓有成效地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关系事业成败的长期任务。其中为培养不同行业的各种较高层次人才打好基础的普通高中教育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让我们再用一些事例简述一下新中国建立以来有关化学方面的建设成就。以本世纪 90 年代初与 1949 年建国初相比,钢产量从世界第 26 位上升到
第 4 位(近年又有所上升),原煤从第 9 位上升到第 1 位,原油从第 27 位上
升到第 6 位,水泥上升到第 1 位,硫酸、化肥上升到第 3 位,化学纤维上升
到第 4 位。从以上几项数字的简单对比中,已明显地可以看出,四十余年来的成就是何等巨大!与此同时化学的科学研究进展与旧中国相比较,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许多新中国自己培养的化学家,以及在国外学有成就积极投身祖国建设的老前辈和中青年专家都在化学科研的各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下面仅举数例借以说明其状况。如他们当中有:为原子簇化合物结构化学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卢嘉锡;最早进行配位化学研究的我国学者之一,提出硅酸
聚合作用理论并成为在该领域第一个定量理论的戴安邦;组织领导完成了具有生物活力的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两项重大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使我国人工合成生物大分子的水平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的王应睐;参加核工业部锂、硼同位素研制开发工作,为国防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晚年从事质谱法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研究工作,所领导的小组测定的铟、锑、铱等的相对原子质量已被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确定为新国际标准的张青莲;被誉为我国现代理论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配位化学、化学键理论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唐敖庆;还有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赵玉芬教授关于磷酰化氨基酸是生命起源的种子的研究在世界生命科学界引起强烈反响,等等。
应特别指出的是许多在国外学有成就的学者,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爱国心,毅然回国,如唐敖庆院士在建国初期返国前在美国导师的饯行会上曾激情地说:我的祖国现在正百废待兴。儿子不会嫌弃贫穷多病的母亲,一个爱国者不会嫌弃自己祖国的贫困。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正是我们年轻一代的神圣使命。我不能逃避这个历史责任。何等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感人肺腑、令人景仰的誓言!回国后他不仅在科研上作出了出色的成就,在培育人才上也是硕果累累,例如 1991 年、1993 年新增选的院士中就有 4 人是他的学生。
综上所述,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应该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主题。
那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怎样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是否可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
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介绍我国历史上有关的发明和创造,使学生深刻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例如结合火药、造纸、陶瓷、玻璃、铜、铁、锡、铅等的冶炼以及石油、天然气等的开发和使用等内容,都可以说明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是居于世界前列的。说明我国是个有光辉科学传统的国家,我们中华民族是有创造能力的。
-
介绍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发挥聪明才智,在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以提高他们的使命感和自觉性。前面我们已经简要地介绍了这方面的内容,随着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包括科学技术成就的持续发展,新的内容肯定地会不断地引进教学内容。所有这些必将大大促进学生树立当前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学习,今后为社会主义建设而献身的信念。这里还应提及的是和世界各国相比,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成就,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我国和一些发达国家之间,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经济文化发展程度上形成的差距还很大,如果我们不急起直追,正在缩小的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危险。通过教育,使学生更加认清今后责任的艰巨性和紧迫性,只有学好本领才能奋发图强为祖国腾飞效力。
-
着眼于国情教育,介绍我国幅员辽阔,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和其他资源, 极需合理开发,提高使用效率,节约、爱护祖国的财富。与此同时为把我国建设成高度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国家,应特别加强环境保护等意识,力求把当前的学习和祖国美好的未来紧密地联系起来。
提到能源、资源,不论陆地、海洋还是山区、平原、江、河、湖泊都正按照规划有计划地探测、开发,日益为人民造福,如海水资源、煤、石油、
天然气以及各种矿藏等。以稀土元素资源为例,已探明的储量占世界第一位。现已建立了我国独特的稀土工业生产体系,已能应用于冶金、机械、石油、轻工、医药、农业、化工、电子、玻璃、陶瓷以及军工等十几个领域。在 14 种主要有色金属中,钨、锡、锑、钛、锌、钽、铝、镍、汞、钼、铌等已探明储量均居世界前列。我们要在将来能更有效地开发、利用好这些资源,就必须在中学阶段打好化学等学科有关的基础。
环境保护的内容在教学大纲中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大纲中涉及环境问题的条目即有: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选学内容还有居室环境的污染和防止污染,生活中常见的污染物和防止污染等。通过学习,要求正确认识环境问题,增强环境意识,了解基本的环境知识,懂得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提高保护环境的自觉性。由于结合污染物的性质、变化及防止污染的措施,因此可以学得较为深入, 效果也较好。
应该着重指出的是这次新制订的大纲中,对化学Ⅱ增加了有关综合资源、环境的内容。如在化学反应和能量中即有“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从资源蕴藏、开采和运输的成本、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研讨)”;又如在硫酸工业的生产工艺中即有“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综合经济效益的讨论(如原料、水源是否易得,运输是否便利,产品的需求及发展前景,生产对环境的影响等)”,显然这些内容对教学中资源观、环境观的要求是大大提高了。尽管只是典型示例,但对于使学生的学习和国家的建设,联系得更密切了,从而可以大大激发学生未来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感和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