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海洋渔业
英国渔业以海洋渔业为主,内陆渔业比重很低,只占渔业总产值的 5% 弱。海洋渔业又以捕捞为主,海水养殖业不发达。故本节内容集中分析海洋捕捞。
- 海洋渔业发展概述
英国是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有漫长的海岸线,其总长度为 11450 公里,
平均约 21 平方公里国土就有海岸线一公里。周围水深不足 200 米的大陆架面
积宽广,达 48.6 万平方公里,为其国土面积的两倍,多为适宜鱼类繁衍生
长和便于捕捞的渔场。尤其是东面濒临的北海,平均水深 96 米,最浅处的多
格浅滩仅 13 米,是世界著名渔场之一。英国海岸线曲折,有许多优良天然港湾,可以作为渔港。
自古以来,英国海洋事业就比较发达,第一次产业革命后,又率先制造和应用机动船舶,一度曾成为世界的海洋霸主。它的渔船不仅活动于本国周围,而且把捕鱼范围扩大到北大西洋的广大水域,成为世界主要渔业国之一。
1938 年英国海洋渔获量为 110 万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渔业恢复亦快,
1948 年达到战前水平。此后,英国的渔获量逐渐减少。与此同时世界海洋渔
获量增长却极快,从 1948 年的 1960 万吨,增长至 1967 年的 6070 万吨,
1980 年增至 6520 万吨。日本、苏联、挪威迅速使其渔船队现代化,开展了大规模的远洋捕捞;秘鲁、智利等拉美国家也上升为新兴的渔业国。英国的渔业却由于渔船较陈旧,远洋捕捞能力差,近海水域渔业资源因过度捕捞而减少等原因渐趋衰落。1960 年海洋渔获量仅 84.3 万吨,比二次大战前反而减少了 26 万吨。
60 年代以后,英国采取措施,逐步使其渔业现代化,建造并应用一些大型渔船,改善捕捞、保鲜技术,加大作业半径,增加续航能力,使其海洋捕捞量上升到 60 年代后期至 70 年代中期的大致 95~100 万吨的水平。但是, 整个来说,英国渔业的发展,还跟不上其他先进渔业国的步伐,特别是在远洋捕捞方面,远不能同日本、苏联等国竞争。
70 年代中期,加拿大、冰岛、挪威等国,先后宣布 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或专属渔区,使英国远洋渔船队失去在这些国家近岸水域活动的权利。英国本身虽也于 1977 年 1 月 1 日宣布了 200 海里专属渔区,但因此时它已是欧洲共同体成员国,要实行共同体的共同渔业政策,所以并不能完全用近海水域的专有权来弥补远洋水域捕鱼权的损失,致使全国海洋渔获量又趋下降, 1980~1984 年间仅为 75 万吨上下。
为了解决共同体内部的矛盾,英国同其他成员国展开了长达 6 年的争
论,终于在 1983 年达成了相互妥协的安排。英国取得了在共同体水域内可以分得渔获量 36%的配额安排(远远多于其他任何成员国),即大致每年可以在共同体水域捕捞 95~100 万吨。作为交换条件,英国必须将其专属渔区内12 海里以外的水域向共同体其他成员国的渔船开放。
1982 年英国实际渔获量为 77.5 万吨(1984 年约为 74 万吨),可满足国
内需要量的 88.8%。同年进口鱼类和鱼制品 36.1 万吨,出口 26.9 万吨,净
进口 9.8 万吨;进口值 2.3 亿英镑,出口值 1.6 亿英镑,净进口值 7000 万英镑。随着渔获量减少和人口增加,平均每人每年鱼(包括贝类)的消费量, 从 1948 年的 14.1 公斤,减少为 1982 年的 6.9 公斤。
- 渔获量组成及其变化
英国捕捞的鱼,分底栖鱼、上层鱼和贝类,其中底栖鱼和上层鱼又合称湿鱼。其组成和变化如表 69 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几点。
表 69 英国渔获量组成
底栖鱼 |
上层鱼 |
贝类 |
合计(万 |
||||
---|---|---|---|---|---|---|---|
年份 |
万吨 |
占% |
万吨 |
占% |
万吨 |
占% |
吨) |
1948 |
78.3 |
71.3 |
28.6 |
26.1 |
2.9 |
2.6 |
109.8 |
1960 |
69.3 |
82.1 |
12.3 |
14.6 |
2.8 |
3.3 |
84.4 |
1970 |
73.1 |
75.0 |
18.8 |
19.3 |
5.6 |
5.7 |
97.5 |
1978 |
43.4 |
45.4 |
45.3 |
47.4 |
6.9 |
7.2 |
95.6 |
1982 |
44.8 |
57.8 |
26.2 |
33.8 |
6.5 |
8.4 |
77.5 |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 61,第 2~3 页
-
底栖鱼为主英国渔获量中,一向以底栖鱼类为主,70 年代以前, 占渔获总量的 70%以上。70 年代后,随着加拿大、冰岛、挪威等国宣布 200 海里海洋权,以及英国捕鱼范围的缩小,底栖鱼的捕捞量及其在渔获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均在下降。
-
上层鱼渔获量变化曲折 30 多年来,上层鱼的渔获量经历了减少— 增加—减少的曲折变化。50 年代前,主要捕捞的上层鱼种是鲱鱼,50 年代后, 鲱鱼资源因长期过度捕捞渐趋减少,致使上层鱼的渔获量急剧下降。70 年代起,英国积极开发和捕捞周围海域的鲐鱼资源,使之成为主要捕捞对象后, 上层鱼的渔获量急剧上升,并曾一度略微超过底栖鱼的渔获量。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后,在鲐鱼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上,一直同其他成员国存在矛盾, 至今未彻底解决,如丹麦仍在要求更大的鲐鱼捕捞配额。加上多年的过度捕捞,鲐鱼资源亦已呈减少趋势。由于这些原因,1978 年后,英国上层鱼渔获量迅速下降。
-
贝类有限贝类包括甲壳纲和软体动物产量比较有限。50 年代后,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变化,原先很少开发的挪威螯虾等资源渐次加强捕捞利用,使贝类产量不断增长。唯至今贝类产量还不足消费需要。1982 年贝类及其制品进口 3.5 万吨,出口近 1 万吨,净进口 2.5 万吨, 自给率只有 72.2%。
-
鱼种多,经济价值高英国捕捞的鱼种很多,仅渔获量在 100 吨以上的鱼种就有 50 多种,但是主要鱼种比较有限。1982 年仅黑线鳕、鳕鱼渔获量即达 24.3 万吨,占底栖鱼渔获量的 54.2%,如加上鳗鱼、鲽鱼和牙鳕, 则占 85%;在上层鱼中,鲐鱼占 71%、鲱鱼占 18.3%;贝类中挪威螯虾、海蟹、扇贝、乌蛤合占 70.4%,其中挪威螯虾独占 30.7%。因英国主要捕捞经济价值较高的上述食用品种,故其渔业产值相对比较高。它的渔获量在世界上仅居 13 位,但渔业产值(1982 年为 2.6 亿英镑)却居世界第 6 位。
- 渔船队规模与类型
1982 年英国计有渔船 6797 艘,较之 1978 年的 7067 艘减少近 300 艘, 显然这与渔业的下降有密切的关系。英国渔船的大小差异很大。一般把船长
不足 12.2 米者称为小型渔船,船长大于 42.7 米者称为大型渔船或远洋渔船,
其他为中型渔船。从表 70 可见,英国绝大多数渔船为船长不足 24.4 米的小型或中型偏小的渔船,占渔船总数的 96.5%。这反映了英国渔业以近海捕捞为主的特点。
从渔船类型看,拖网渔船最为重要。英国渔获底栖鱼类中的 80%,用拖网渔船捕捞;50%的上层鱼类,亦由拖网渔船用对拖方式捕捞。英国远洋渔船队主要由大型拖网渔船组成,它们活动于北纬 62°以北的北大西洋水域。1967 年时,这种大型拖网渔船共有 161 艘,由其捕捞的底栖鱼类,曾占全国底栖鱼渔获量的 40%以上。70 年代中期后,英国远洋捕捞大大衰退,大型拖网渔船急剧减少,1978 年时为 77 艘,1982 年仅余 29 艘。1977 年时,远洋拖网渔船的底栖鱼渔获量还有 11 万吨,而到 1982 年,仅为 10188 吨。
英国拉网渔船数量亦多,它们于 1921 年自丹麦引进,故称丹麦拉网船。这类渔船皆为中小型,用于捕捞底栖鱼。大多数拉网渔船集中在苏格兰诸渔港,占苏格兰底栖鱼捕捞量的 50%左右。
表 70 英国渔船队的规模与类型(1982 年)
渔船类型 | 船身长(米) | 合计 | ||||
---|---|---|---|---|---|---|
< 12.2 | 12.2 ~ 24.4 |
24.4 ~ 33.5 |
33.5 ~ 42.7 |
> 42.7 | ||
拖网 | 1126 | 1356 | 91 | 67 | 29 | 2669 |
流网 | 145 | 2 | — | — | — | 147 |
围网 | — | 7 | 23 | 19 | 4 | 53 |
拉网 | 19 | 490 | 3 | — | — | 512 |
延绳钓 | 544 | 69 | 3 | — | — | 616 |
其他 | 2651 | 149 | — | — | — | 2800 |
合计 | 4485 | 2073 | 120 | 86 | 33 | 6797 |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 61,第 30—31 页。
流网船、围网船和延绳钓船皆用于捕捞上层鱼。它们数量的相互消长与捕捞鱼种变化有密切关系。60 年代前,主要捕捞的上层鱼是鲱鱼,多用拖网渔船对拖(占渔获量 40%)、围网船(占渔获量 40%)和流网船(占渔获量20%)。70 年代后,改为主要捕捞鲐鱼,延绳钓船增加很快,其数量已远远超过流网和围网渔船。
英国主要在近海水域捕捞上层鱼,所用船只皆为中小型。现仅有为数很少的大型围网船,在远洋水域捕捞鲱鱼。
渔船小、设备不足是英国进一步发展渔业的限制性因素。上面已经述及, 英国要在近海水域扩大捕捞,会受到欧洲共同体捕鱼配额的约束,要在北大西洋水域扩大远洋捕捞,则又会受其他沿岸国专属经济区和渔区的限制。唯一的途径是向更远的公海水域发展。这就需要增强渔船队的续航能力和海上作业能力,要发展大中型渔船,包括拥有冷冻和加工设备的大中型渔船、专门从事海上鱼类加工的渔业基地船(工厂母船)和冷藏运输船等。可是迄至1982 年,英国只有 19 艘拥有冷冻能力的大型拖网渔船,合计吨位仅 24388
吨。如果公海捕捞能力不加强,英国的渔获量近年内不大可能有大规模的增长。
图 40 英国捕鱼区域4.渔区分布
目前英国捕鱼范围扩及本国和欧洲共同体其他成员国所属海域(除领海外),以及北大西洋中的公海,即未被其他国家宣布为领海或专属经济区和渔区的海域。按照国际海洋开发委员会(I.C.E.S)的统一划分,英国的捕鱼区域可分为 15 处,其分布和各区域 1982 年的实际渔获量见图 40 和表 71。
表 71 英国捕鱼区域(1982 年)
捕鱼区域 |
渔获量(吨) |
||
---|---|---|---|
底栖鱼 |
上层鱼 |
合计 |
|
苏格兰西部 | 58652 | 176072 | 234724 |
爱尔兰海 | 26788 | 2498 | 29286 |
挪威海岸 | 4195 | — | 4195 |
熊岛和斯匹次卑尔根群岛 | 34 | — | 34 |
法罗群岛 | 444 | — | 444 |
北海 | 333811 | 18176 | 351987 |
洛卡尔 | 769 | — | 769 |
巴伦支海 | 3110 | — | 3110 |
爱尔兰西南部 | 4683 | 4808 | 9523 |
卡特加特—斯卡格拉克海峡 | 12 | — | 12 |
英吉利海峡 | 10388 | 43821 | 54209 |
布里斯托尔湾 | 3726 | 16254 | 19980 |
比斯开湾 | 106 | 1 | 107 |
拉布拉多 | 93 | — | 93 |
格兰德班克和纽芬兰 | 699 | — | 699 |
合计 | 448025 | 261663 | 709688 |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 61,第 15—17 页
英国渔船活动和捕鱼范围虽然广泛,但主要捕鱼区域,限于不列颠群岛周围的苏格兰西部、爱尔兰海、北海、爱尔兰西南部、英吉利海峡和布里斯托尔湾六个海域。它们合占全国渔获量的 98.6%,特别是上层鱼几乎全部在这些海域捕捞。英国渔船在远离本土的海域皆从事底栖鱼捕捞,目前其渔获量仅占全国底栖鱼渔获量的 2.8%。这突出说明,在加拿大、冰岛、挪威等国宣布 200 海里海洋权后,英国远洋底栖鱼捕捞受到严重约束。
北海和苏格兰西部海域是英国两处最大的捕鱼区域,合占全国渔获量的82.7%。但两者的渔获量组成恰恰相反。北海主要产底栖鱼,占全国底栖鱼产量的 74.5%;苏格兰西部海域主要产上层鱼,占全国上层鱼产量的 67.3
%。不列颠群岛周围其他四处海域中除爱尔兰海外,均以捕捞上层鱼为主。
从上层鱼的鱼种分析,北海与其他海域也显著不同。1982 年在北海捕捞的鲱鱼数量是鲐鱼的 58 倍;而在苏格兰西部、英吉利海峡和布里斯托尔湾均以捕捞鲐鱼为主,鲱鱼产量有限。这说明英国上层鱼捕捞重点区域的转移, 即原先重点在北海捕捞鲱鱼,以后随着鲱鱼资源因过度捕捞而减少,逐步转向其他海域,尤其是苏格兰西部海域,以开发鲐鱼资源。
5.主要渔港
英国渔港众多,仅在大不列颠(北爱尔兰渔业不发达,在其港口上岸的鱼类,仅占全国上岸鱼类总量的 3%左右)就有比较重要的渔港 30 多处,其中 17 处 1982 年的鱼类上岸量在 5000 吨以上。这些主要渔港一般都有良好的码头、储运和鱼类加工设施。
近 20 年来,各渔港的相对重要性发生了显著的起伏变化。迄至 1967 年, 赫尔、格里姆斯比、阿伯丁和弗利伍德是四大渔港,合占全国鱼类上岸总量的 62%,其次是洛斯托夫特、乌拉普尔、佛莱塞市、北设尔兹、利思五港, 合占全国鱼类上岸总量的 15%。到 1982 年,赫尔和弗利伍德已大大衰落。格里姆斯比、阿伯丁虽仍占第三、四位,但其鱼类上岸量,较之居首位的乌拉普尔和占第二位的彼得赫德已相差甚远。1982 年在英国渔港上岸的鱼类总量,包括本国渔船队和外国渔船队的上岸量,为 83.9 万吨,其中在乌拉普尔和彼得赫德的上岸量合计为 25.1 万吨,占 30%左右。
渔港的兴衰有多种原因,最重要的是英国捕鱼范围和捕捞鱼种的变化。
图 41 大不列颠主要渔港
随着英国远洋捕捞业的衰退,那些作为远洋渔船队基地的渔港已江河日下,今非昔比。最突出的例子是赫尔,它一向是英国远洋渔船队的主要基地, 至今全国 29 艘远洋拖网渔船和 4 艘远洋围网渔船中,以赫尔为基地的仍分别
有 21 艘和 3 艘。70 年代前,赫尔港是鱼类上岸量最大的港口,占全国总量
的 1/4。到 1982 年,在该港上岸的鱼类只有 2.7 万吨(其中 1.6 万是外国渔船队的上岸量),只占全国的 3.2%,该港在全国各渔港中的地位也从第一位猛跌为第七位。在赫尔港,许多闲置不用的拖网渔船已转作别用,包括改装成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格里姆斯比也是衰落中的渔港,在远洋捕捞业中的地位它曾仅次于赫尔,1982 年已降至第三位。但由于它拥有为数不少从事近海捕捞的中小型渔船,加上外国渔船在此上岸的鱼类多(1982 年达 3.5 万吨),故其境况较赫尔为好。
捕捞鱼种变化对渔港发展的影响也非常显著。乌拉普尔成为全国最大渔港就与 70 年代起加紧开发苏格兰西部海域的鲐鱼资源直接有关。1982 年在该港上岸的 16 万吨鱼中,鲐鱼就占 11.3 万吨,这相当于同年全国鲐鱼上岸量的 58.2%。同样,法耳默思、普利茅斯的发展,也是开发利用英吉利海峡鲐鱼资源的成果。与上述情况恰成对照的是,鲱鱼捕捞量减少,导致北海南部沿岸大雅茅斯、洛斯托夫特等渔港的衰落,其中大雅茅斯曾为知名渔港, 但今日在英国渔业中则处于默默无闻的地位。弗利伍德港湾优良,又临近默西赛德和兰开夏(包括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大城市)巨大市场,具备发展渔业的有利条件,过去也曾因大量捕捞爱尔兰海的无须鳕成为英国四大渔港之一。但随着无须鳕因过度捕捞而减少,弗利伍德港一落千丈,1982 年上岸的鱼类仅 1.1 万吨,居全国渔港的第 12 位。遭致鱼类储运、加工设备停置不用, 大批工人失业。为扭转这一趋势,正在积极争取外国渔船队的鱼产在此上岸。
1983 年该港同冰岛签署了处理至少 43 艘冰岛拖网渔船渔获量的协议,以此
可保留 2000 人就业。威尔士的米耳福德也是一个衰落中的渔港,原因同弗利伍德。
分析 20 年来的变化,可以看出苏格兰的渔港发展远较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为快。原因除主要是开发其西部海域的鲐鱼资源外,还跟其渔船队的特点有密切关系。苏格兰的渔船几乎全是小型和中型偏小的,1982 年计有各种渔船 2233 艘,其中无一艘船长超过 42.7 米的大型渔船,却有 2173 艘是
船长在 24.4 米以下的小渔船。绝大多数渔船属渔民家庭所有(即不属渔业公司所有)。这样的渔船比较机动灵活,使用率高。还可以捕捞利用大船不太经济的较小鱼群,而随着英国周围相当多数海域,尤其是北海海域长期过度捕捞,不少鱼种的鱼群逐渐变小。彼得赫德上升为第二大渔港,1982 年上岸量达 9.1 万吨,即与此有一定关系。在该港拥有的 150 艘渔船中,有 137 艘
船长在 24.4 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