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 OK 及其起源

卡拉 OK 是 kara—oke 的译音,它原是日文“空”(kara)和外来语 okesutora(乐队)两个词合成的,意思是“无人乐队”。这一文化商品出口到台湾后,被台湾人译为“卡拉 OK”,又加以改装再出口,从此便定型了。无人乐队,即伴唱音乐的起源,最初是从为歌唱艺人练歌而灌制的乐队

伴奏音乐而来的。据说,1974 年前后,日本神户有家酒吧,为了节省开支, 减少麻烦,灵机一动,以这种预先录制的伴奏音乐取代正式的乐队来为歌星伴奏。自此以后,其他商人竞相仿效,这又刺激了日本竞争激烈的电器工业界。许多洒吧和咖啡厅的老板又拿出新招儿:顾客只要肯花钱,还可以上台在这种卡拉 OK 带的伴奏下演唱。这种做法吸引了不少业余音乐爱好者。他们既可以在这里展现自己的才华,又可以舒服愉快地在这里消遣。同时,音乐部门也在这里发现了一批人才。真是一举数得。

当时,一些职业乐队对此提出过抗议,认为卡拉 OK 带的出现影响了他们的生计,打破了他们的饭碗。不料,这种抗议引起了一般市民的更大兴趣, 反到起了广告的作用,使卡拉 OK 至今盛而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