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各将纳尔逊

1805 年初春,英吉利海峡战云密布。

为了打破第三次反法联盟,同英国争夺海上霸权,拿破仑在法国西北部的布伦集结了 10 余万大军和上千艘供登陆使用的平底船,即将跨海对英国发动大规模进攻。

薄雾笼罩下的伦敦,气氛十分紧张。内阁连续开会,商讨对策。关心时局的伦敦市民,则在街头巷尾议论着英国面临的严重威胁。

“诸位,不必愁眉苦脸,我们有纳尔逊!”一个中年人宏亮的声音,使忧心忡忡的人们为之一振。“只要有纳尔逊的舰队在,拿破仑就休想跨过海峡!”

这位中年人说出了普通英国人的心里话。

1758 年 9 月,霍拉肖·纳尔逊出生在英国诺福克郡的一个牧师家中。12 岁时跟随担任战列舰长的舅父开始了海上生涯。此后他在商船上当过水手和引水员,到过北极探险。后又回到海军,足迹遍历从东印度到牙买加的辽阔水域。20 岁时就被任命为上校舰长。丰富的航海经验和非凡的指挥才能,使他成为英国海军中一员猛将。1797 年的圣义森特海战中,纳尔逊以 15 艘战舰击败西班牙的 27 艘战舰。1798 年,他又率领英国舰队,在埃及全歼了远征中东的法国舰队。他在海战中多次负伤,失去了一条胳膊和一只眼睛。为表彰他战功卓著,英王授予纳尔逊子爵封号。

此时,在英吉利海峡的另一侧,拿破仑也正在为跨海作战而绞尽脑汁。他十分清楚,掌握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是进攻英国的前提。为此,他制定了一个分三阶段实施的宏伟计划:分驻布雷斯和土伦的法国舰队将首先冲破英国舰队的封锁,驶往西班牙,在与西班牙舰队会合后,一起驶往西印度群岛, 与那里的法国舰队会合,杀回英吉利海峡。

但是,拿破仑的计划从一开始就遭到纳尔逊率领的英国舰队的沉重打击。从土伦冲出的 11 艘法国战舰,在周游西印度群岛后,与西班牙军舰一起, 被封锁于西班牙的加的斯港内。消息传到布伦,拿破仑气得破口大骂,当即决定撤销进攻英国的计划,率布伦大军挥戈东进,迎战俄、奥联军。

1805 年 10 月 19 日,纳尔逊长期等待的时机终于来了。隐伏在加的斯港内两个多月的法、西联合舰队,接到拿破仑的急令,前往地中海,进攻意大利南部,以配合拿破仑在意大利北部的行动。当天,纳尔逊接到报告:由 33 艘舰只组成的法、西舰队已驶出加的斯港,向南行进。纳尔逊决定远距离跟踪,不过早惊动它。

10 月 21 日凌晨,相隔不远的两支舰队驶进特拉法加海角附近海域,纳

尔逊决定在这里发起攻击。他命令打出“英国期待人人克尽职责”的著名信号,鼓舞全军斗志,然后进入舱内写好了遗书,身穿礼服,佩带四枚勋章, 来到舱面亲自指挥战斗。部下劝他回到舱内,被拒绝:“我光荣地得到勋章, 我也将光荣地与它一起战死!”

特拉法加海战是 19 世纪规模最大的一场海战。参加这次海战的英国战舰

27 艘,法、西舰队则有战舰 33 艘。

战斗开始,英舰按计划分成两列纵队向敌舰挺进。纳尔逊以自己的旗舰“胜利号”为左纵队前导,率领 11 艘战舰向敌旗舰“特立尼达号”为首的

21 艘战舰冲击,右纵队则在科林伍德的旗舰“皇家君主号”的指挥下攻击敌舰队后卫。

纳尔逊指挥几艘英舰,首先集中火力攻击“比桑托号”,很快将该舰打得浓烟滚滚。敌舰队被拦腰截成了两段,阵形大乱。法舰“可畏号”为救援“比桑托号”,混乱之中,从侧面向“胜利号”猛烈开炮,纳尔逊不幸中弹, 倒在了甲板上。英舰继续坚持猛攻法、西舰队的中部,直到下午 2 时,再也无法招架的联合舰队开始全线溃退,四散逃离。

在这场海上大决战中,英国舰队由于纳尔逊战术运用得当,作战目的明确,行动果敢坚决,从而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击毁和俘获敌舰 22 艘,法、西

官兵死伤 14000 余名。西班牙舰队的主将战死,法国舰队司令维尔诺夫被俘。

英国官兵仅死亡 1587 人。这是帆船海战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但是指挥这场海战的纳尔逊却在战斗中不幸殉职。

特拉法加海战的胜利巩固了英国海上强国的地位。拿破仑入侵英国本土的计划从此破灭。

为了纪念纳尔逊的功勋,他的遗体被安葬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的墓穴中,并在伦敦市内修建了特拉法加广场。在广场高大圆柱的顶端,矗立着这位英国海军最杰出战术家的铸像。纳尔逊的旗舰“胜利号”,则被陈列于朴次茅斯港,供后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