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赛曲》

1792 年 4 月 26 日傍晚,法国斯特拉斯堡市市长德迪里特希家中灯火通明,歌声激荡,《莱茵军战歌》的激昂旋律在客厅里回响:

前进!前进! 祖国的孩子们, 那光荣的时刻 已经来临。

专制的暴君 压迫着我们。

这首充满着爱国激情,抒发了法国人民争取民主,反对暴政英勇气概的革命歌曲,就是举世闻名的《马赛曲》,原名《莱茵军战歌》,它诞生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那急风暴雨的年代。

1789 年 7 月 14 日,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后,由于执掌政权的斐扬派

实行妥协政策,助长了王党分子的气焰。国王路易十六则在巴黎表面顺从革命,暗地里却在准备出逃。

1791 年 6 月 20 日深夜,路易十六和王后都已各自上床就寝,负责监视的将军见一切如常,便退出内宫。半夜,国王一身奴仆打扮,悄悄来到王后的卧室,此刻王后已化装成一个家庭女教师模样,他们溜出宫门,登上了一辆外观并不豪华的马车,向法国东部边境飞奔而去。

经过一整天的策马急驰,下午 7 时,他们来到边境小城发棱,这里已是东部军团司令的辖区。正当他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庆幸一路平安时,忽然, 围观的人群中有一个人大叫起来:“那个戴眼镜的胖子就是国王。”人群顿时骚动起来。路易十六一听有人认出自己,马上叫车夫扬鞭驱车,向瓦伦方向窜逃。

认出国王的人是发棱镇驿站长德鲁埃,他是革命阵营里的人。当他看到国王再次逃跑,就骑马抄近路,抢在国王的前头赶到瓦伦,发动群众拦截。等到国王马车一到,人群立刻把他们团团围住。国王仍想蒙混,德鲁埃拔出手枪喝道:“再走一步,我就开枪!”国王只好乖乖就范,被押回巴黎。

路易十六回到巴黎后,并未死心。他暗中写信给普鲁士、奥地利、俄国和西班牙的封建君主,要求他们伸出友谊之手,帮助法国宫廷镇压革命运动。同年 8 月,奥地利皇帝和普鲁士国王发表联合声明,号召欧洲各国君主联合起来,用武力制止法国革命。普奥联军陈兵普法边境,气势汹汹,大有踏平法国之势。

此时,路易十六和王后上演了一场蹩脚的双簧戏。路易十六在公开场合宣称:“一定要保卫法国革命,我发布命令同奥、普两国宣战。”王后安东妮特则在暗地写信给她的哥哥,向这位奥地利皇帝密报法军的作战计划。1792 年 4 月战争爆发后,对法军部署了若指掌的奥普联军乘虚而入,很快就打到了巴黎附近。

法国革命处于危急关头。立法议会通过了“祖国在危急中”的决议。全国各地纷纷组织义勇军,奔赴巴黎前线抗战。

斯特拉斯堡市的义勇军组成了。市长决定召开一次誓师大会。为了准备一支激励士气的战歌,他找来了驻防此地的工兵上尉卢热·德·利勒,请他在最短的时间内,创作一首表现爱国精神的战歌。

利勒接受任务后,心情十分激动,保卫祖国的信念,像烈火般在心中燃烧。法国各阶层人民勇敢的献身精神感染着他。当晚,他一面弹琴,一面编写歌词,干了一个通宵。第二天清晨,他在誓师大会上试唱了这首战歌,受到义勇军战士的一致好评,每个人都感到深受鼓舞,最后决定取名为《莱茵军战歌》,并很快在各路义勇军中传唱开来。

不久,在来自法国各地的义勇军中,有一支来自南部城市马赛的队伍, 尤为引人注目。这个 516 人的马赛营,迈着整齐的步伐,引吭高唱《莱茵军军战歌》,在“前进,公民们⋯⋯”的歌声中,雄赳赳、气昂昂地向巴黎挺进。经过 27 天的徒步行军,马赛义勇军于 7 月 30 日到达巴黎。《莱茵军战歌》也随着马赛营传入巴黎。几个月后,它便以《马赛曲》为名,成了法国全体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革命战歌。

1892 年 9 月 20 日,法国义勇军与普鲁士军在瓦尔密决战,法军大获全胜。法国得救了,革命得救了。这是法军转守为攻的转折点。21 日,国民会议在巴黎开幕,宣布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22 日,法兰西第一共和

国正式宣告成立。

拿破仑在谈到《马赛曲》对法国革命战争所起的作用时说:“《马赛曲》是共和国最伟大的统帅,它所实现的奇迹是不可思议的。”

1795 年 7 月,为了纪念义勇军在保卫祖国中所作的杰出贡献,为了使法国人民永远记住共和国建立的艰苦历程,法国国民公会通过决议,把《马赛曲》定为法兰西共和国的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