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之王舒伯特

1808 年,维也纳宫廷歌手学校的公开招生开始了,在维也纳近郊一个小镇的考点上,报名者络绎不绝,十分踊跃。在一群穿着讲究的有钱人家的孩子旁边,有一个小男孩默默无言地站在角落里。只见他穿着一件肥大的旧毛衣,头戴一顶破旧的大檐帽,白净、稚气的脸蛋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这个穿着寒酸、性格安详沉静的男孩,与那些傲慢、轻浮的纨挎子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个男孩就是后来著名的歌曲之王舒伯特,这一年他才 11 岁。

弗兰茨·舒伯特,1797 年 1 月 31 日出生在维也纳近郊一个教师家庭。

兄弟姐妹多达 14 人。由于家中生活清寒,舒伯特是从父亲那里学会了弹钢琴和拉小提琴。11 岁时,舒伯特考入维也纳宫廷歌手学校。在这所提供食宿的学校里,他的音乐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第二年就担任了学校乐队的首席小提琴手。在“音乐之乡”的浓郁气氛中,舒伯特很早就显露出卓越的音乐才华, 13 岁时写出了四手联弹《钢琴幻想曲》。他常常叹息:“如果我有钱买五线谱,我每天都可以作一首曲。”

1813 年,16 岁的舒伯特由于变声,离开了宫廷歌手学校。迫于生计,他到父亲所在的学校担任助理教师,但他仍每天伏案作曲不止。当他读完歌德的著名长诗《浮士德》后,很受感动,开始为这部作品谱曲。第二年又创作了举世闻名的歌曲《魔王》和《野玫瑰 》。

1818 年, 21 岁的舒伯特为了全力以赴地从事音乐创作,辞去了教师的工作,只身前往维也纳,开始了前途渺茫的音乐生涯,为此,父亲愤怒地和他断绝了关系,他所爱的姑娘也弃他而去。但这一切都不能改变他的决定, 清贫也未能压抑他的乐思。

舒伯特在维也纳的生活异常贫穷。他靠当家庭音乐教师的微薄收入生活,连房租也付不起,只得和一个穷朋友伙住,两人轮流穿一件外衣外出。没有钢琴作曲,一个有钢琴的画家朋友和他约定,每当画家作画结束时,就在窗户上挂起一个白窗帘为标志,舒伯特就可以进去弹琴。

除了生活的贫困外,维也纳当时的政治环境更使舒伯特感到压抑。在这欧洲封建势力复辟的最黑暗年代,警察密布,特务横行,严厉禁止谈论政治。拒绝和达官贵族们来往的舒伯特一直生活在具有民主思想的青年朋友中。

一次,他来到一家小酒店,饥肠辘辘,身无分文。正当无可奈何之际, 他偶然看到旧报纸上登着一首诗,他当即为这首诗谱了曲,并用它换了一顿饭吃。这就是后来无人不晓的《摇篮曲》。谁能想到,这份手稿几十年后在巴黎拍卖时,售价竟达 4 万法郎之巨。

舒伯特有很强的鉴赏力,能发现优秀的诗作。席勒、海涅的诗常被地选作歌词。他还十分重视诗作的音乐性,他的歌几乎每一首都极为优美别致。他创作的两部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和《冬日旅程》,被公认为是艺术歌曲创作的最高峰。

人们说,在舒伯特手下,所有的诗都变成了音乐。他的作品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影响了整个 19 世纪艺术歌曲的创作。他是艺术歌曲新风格的开

拓者,因而被誉为“歌曲之王”。

舒伯特是一个多产的音乐家。他勤奋刻苦地作曲,忘我地献身于音乐事业,然而他的音乐才能却一直被埋没。他一生写了 10 部交响乐,他在世时却

一部也没有机会公演;他一生写了 18 部歌剧,他在世时连一部也没能够排练

演出;他写了 600 余首歌曲,虽然其中的不少歌曲已经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但是受到出版商的欺骗与盘剥,一首歌曲卖不了几个钱。他没有名望,没有地位,穷愁潦倒,饱尝了人间的辛酸困苦。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天鹅之歌》就是躺在病床上完成的。

舒伯特一生崇拜贝多芬。他和贝多芬同在维也纳 30 年,时常在大街上遇到这位音乐大师,但腼腆害羞的性格却使他一直没有勇气去拜访贝多芬。1822 年,舒伯特终于在友人的陪同下去拜见贝多芬,献上一首四手联弹《变奏曲》, 曲谱上写着“崇拜者和敬佩者献上”。贝多芬在病床上看了舒伯特的作品后十分激动,他对身旁的人赞美说:“这里闪烁着神圣的光辉!”

过了许多天,当舒伯特从朋友那里听到贝多芬对自己作品的赞扬时,喜出望外,直奔贝多芬的寓所。此时,贝多芬已病入膏肓。听说舒伯特来了, 他用力睁开眼睛,握着舒伯特的手说:“我的灵魂是属于你的。”贝多芬世后,泪流满面的舒伯特手执火炬,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面,一直目送着这位音乐大师入土。

贝多芬之死使舒伯特的精神受到很大打击。他贫病交加,心情阴郁,加上过度悲哀,本来已经虚弱的身体彻底垮了下来。1828 年,就在贝多芬去世的第二年,舒伯特也离开了人世,年仅 31 岁。

历史上出身贫寒,经历坎坷的音乐家是如此之多,以至一位俄国音乐家感慨地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音乐家,那么你就得生来是贫穷的。这正是对舒伯特英年早逝的无限同情和悠悠不尽的悲怆之感。

按照舒伯特生前的遗愿,朋友们把他安葬在贝多芬的墓旁。墓碑上刻着一位诗人的两句话:“死亡在这里埋葬了一份巨大的财产,还埋葬着更为巨大的希望。”

1838 年,德国作曲家舒曼在舒伯特的弟弟家里,发现了舒伯特的大量遗作手稿,如获至宝。他在给女友的信中写到:“我今天高兴极了,试奏了弗朗茨·舒伯特的一首交响曲。⋯⋯简直无法向你描绘这首乐曲,它表达的是人的声音,所有的乐器都如此,精神内容之丰富超乎一般。这首乐曲并不比贝多芬逊色⋯⋯”直至此时,舒伯特才被发现,他的名字才真正受到尊重, 他的歌曲才广为传唱开来。

1978 年,当这位伟大的“歌曲之王”逝世 150 周年时,全世界都在纪念他,到处都在演唱、演奏他的优美动听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