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之死

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博物馆里,珍藏着一幅法国著名画家大卫创作的世界名画——《马拉之死》。画面的上半部完全为黑色,给人以一个悲壮的背景。马拉裸出上身躺在浴缸里,他因患有严重的皮肤病,经常要浸在药水中办公。在他胸前有一处伤口,往下流淌的鲜血染红了汗巾。他左手拿着一封信,信上写着:“1793 年 7 月 13 日,安娜·玛丽·科尔黛致函公民马拉。我够不幸的了,完全有权得到您的同情。”凶手正是借助这封信,走进马拉住房的。

在浴缸边的一只小木桌上,放着一瓶墨水和一份文件,文件上是马拉写的字:“你把这一张五法郎的纸币转交给五个孩子的妈妈,她丈夫为保卫祖国牺牲了⋯⋯”马拉正是在写这份文件时被刺死的。他的右手垂在地上,手里还紧紧地握着一支羽毛笔。它与凶手抛在地上的匕首,形成强烈的对照,鲜明地表现出马拉之死的悲剧性以及他为人民操劳到最后一息的伟大内涵。这样一幅简洁而庄严的肖像画,栩栩如生,展示了革命家马拉伟大的一生。让·保尔·马拉,1743 年 5 月出生在瑞士布德利的一个教师家庭。15

岁时,马拉随父亲来到法国。为了谋生,在波尔多一个船主家当家庭教师。

两年后前往巴黎,学习医学和物理学,取得优异成绩。1765 年后,他先后去西班牙、普鲁士、荷兰、英国深造。除行医外,还开始研究政治。1774 年, 马拉在伦敦发表了《奴隶制的锁链》一书,猛烈抨击君主制度。1775 年爱丁堡大学授予他医学博士学位。

1777 年,马拉回到法国时,已是誉满欧洲的学者和著名的医生。回国后不久,他受聘到一个伯爵家做医生,目睹封建贵族的奢华与残暴,更增加了他对封建专制制度的痛恨。他开始研究法律,并写出了《新刑法草案》一书, 博得好评。但当 1786 年法庭请他担任官职时,被他断然拒绝。随后,马拉放弃医收,专心于政治。

马拉是卢梭的信徒。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卢梭的民主思想。马拉认为,人民的愚昧无知是专制制度存在的最主要条件,而法学家和宗教的欺骗和伪善,造成了人民的愚昧无知。马拉还从天赋人权出发,强调了人民武装反抗的权利,并特别指出:一旦推翻暴君,原来反对暴君的人们中,一些人想实行各等级的平等,另一些人则想保持自己的特权。

作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民主主义思想家,马拉在很多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他皱着眉头观察社会,却不失之悲观;燃着怒火抨击时弊,而不流于莽撞。他与那些玩弄权术的政客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是一位严肃的政治家。他说:“政治,这也是一门科学,如同其他科学一样,它也有确切的原则、法则、原理,乃至各种谐调的无限性,它要求持久的研究,深刻而长期的思索”

1789 年法国大革命爆发,马拉立即投身革命。但他与罗伯斯比尔不同, 他一直没有担任公职,而是埋头于基层,通过创办《人民之友》报,不妥协地向封建势力和革命的敌人发起进攻。由于他号召人民起来同革命后掌权的斐扬派作斗争,触怒了大资产阶级,他在革命后的 1789 年 10 月被投入监狱达一个月之久。

出狱后,马拉转入地下,继续同斐扬派作斗争。1790 年初再遭缉捕,被迫逃亡伦敦。五个月后秘密返回法国。为了及时出版《人民之友》报,他躲在地下室或下水道里,夜以继日地撰写和编辑稿件,常常是“通宵不寐,忍饥挨饿,不顾痛苦,甘冒危险”,“忍受地狱般地生活”。他在报纸上大声疾呼:穷人和富人同样是国民,有什么理由可以这样虐待我们?马拉喊出了广大中下层人民的声音,得到广大群众的信赖,称他为“人民之友”。

1790 年夏天,“人权之友社”成立,马拉成为主要负责人。他坚决主张维护人权,坚持一切法律须经人民批准,强调主权在民的原则,更加深受群众的拥戴。

1791 年 6 月,国王路易十六逃跑被押回,斐扬派仍为国王辩解。马拉和罗伯斯比尔坚决站在人民一边,抨击斐扬派的叛卖行为。他在《人民之友》报上写道:“同胞们,加强你们的力量,提高你们的警惕,当新的全国起义爆发时,把贵族和主教赶出国民议会,他们代表的不是人民,而是那些不再存在的等级。”马拉因此而遭到迫,被迫第二次逃往伦敦避难。

1792 年 4 月,马拉被人权之友社召回。同年 6 月,在普奥联军大兵压境的危急关头,马拉和罗伯斯比尔等人组成巴黎公社,领导巴黎人民再次武装起义,推翻了君主立宪的大资产阶级统治,废黜了国王。不久,在国民公会普选中,马拉当选为议员。

在国民公会内部就应否审判国王路易十六出现了激烈争论时,马拉挺身

而出,在国民公会内大声疾呼:“要挽救祖国,必须砍掉暴君的头。”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但马拉却被吉伦特派视为眼中钉。1793 年 4 月,他们捏造罪名,将马拉逮捕,交付法庭审判。法庭因找不到证据而被迫将马拉释放。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作为革命启蒙者和思想家的马拉,竟先后七次被王党、斐扬派、吉伦特派通缉或审讯,可见马拉在敌人眼里是多么危险的人物。

1793 年 5 月,在马拉等人的领导下,巴黎人民第三次举行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的统治,建立了雅各宾派的革命专政,马拉成了雅各宾派的著名领袖之一。正当革命的法国同国内外敌人残酷斗争的关键时刻。1793 年 7 月 13

日,一个 25 岁的女贵族夏绿蒂·科尔黛,冒充革命者潜入马拉住所,在浴池中将马拉刺死。

马拉的朋友大卫听到消息后,立即赶到现场,万分激动地用画笔进行了现场素描,并写上了“献给人民之友——马拉。”接着,大卫受国民公会的委托,用了三个月时间,创作了不朽的名画——《马拉之死》。大卫以他刚劲沉郁的笔触,满怀深情地描绘了法国大革命的英雄以身殉职的壮烈情景。当大卫把这幅画送到国民公会时,会场里响起了“为马拉复仇!”的声浪。法国国民公会为马拉举行了降重的葬礼。他的塑像安放在国民公会的会

场里。1794 年,国民公会通过法令,将马拉的遗体安葬在先贤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