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军事指挥的帮手

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复杂化,决定了高技术战争的复杂化。而高技术战争的复杂化,又要求战争谋略决策的科学化。从制定军事计划到实施军事指挥, 以至战场管理,都需要精确地计算,科学地运筹。要做到这些,没有电子计算机的参与是无法实现的。

帮助制定军事计划

海湾战争中,美及多国部队正是利用计算机化的作战计划系统,面对复杂的形势,迅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作战计划,大大提高了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8 月 2 日凌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国国防部和参联会于 8 月 2 日至 8

月 3 日凌晨就提出了军事行动的多种方案供选择。为何这样快速?实际上, 这些作战方案都是事前运用计算机设计好的,并储存在计算机里,遇到具体危机只需从计算中调出修改完善即可。据有关资料介绍,“沙漠盾牌”计划是以美国的《中央指挥作战计划 90—1002》应变预案为蓝本制定的,它拟制于 1986 年。美国国防部的主要计划系统有 3 个,即联合战略计划系统,联合作战计划系统,规划、计划和预算系统。三者组成一个完整的计划体系,每当发生全球性或战区级战争,这些计划系统就运用电子计算机及时地从总兵力作战能力、战略目标与态势、作战兵力计划、需求与武器装备采购等各个方面提供备选方案供国防部高级官员选择。参谋长联席会议在制定兵力计划与危机应急方案过程中,主要是采用计算机分析、计算机辅助对抗模拟、计算机作战对抗模拟等方法。

美国的中央总部制定作战计划也是依靠电子计算机进行的。参联会向中央总部下达任务后,中央总部作战计划用计算机的数据库准备工作立即开

始。数据库准备的第一步是确定司令部可运用的主要作战部队与战略运输部队。在制定作战方案的各步骤展开后,数据库进一步扩充有关敌方的作战规模,可达到的目标及武器装备等方面的信息。数据库的信息使计划人员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做什么,利用计算机拟制出作战计划。据美军透露,早在1990 年 6 月至 7 月,美国施瓦茨科夫将军在他的中央总部,已在电子计算机上针对海湾危机进行了“司令部演习”,以探索如伊拉克进攻其邻国时,把美国部队派往波斯湾会出现的作战和后勤问题。据说,在海湾战争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极少是中央总部事前没有模拟演习过的。为先谋而后战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海湾战争爆发后,在多国部队驻沙特的中央指挥部里,建立有多种多样的计算机模型,通过计算机进行战场实况模拟、战术数据的适时计算和处理、作战计划的拟制、决策的咨询和适时的自动指挥控制。

帮助进行军事指挥

1973 年 10 月中东战争期间,当美国了解到苏联单方面调动空军后,立即决定采取威慑制敌的谋略,利用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指挥控制系统,只用了 3 分钟时间,就通知到了世界各地的美国作战部队,因而镇住了苏联,使苏联没有再敢进一步采取行动。

将电子计算机安装在预警指挥机里,可大大提高指挥效率。1981 年 8 月19 日,美海军和利比亚空军在地中海空域空战,美作战飞机靠 CE—2C 预警机指挥,一分钟内即击落利机两架。1982 年 8 月,叙利亚的 3 架—25 侦察机飞临贝鲁特上空作照相侦察,以色列正在空中作顶警巡逻的预警机立即指挥己方防空截击机进行截击,将 3 架贝鲁特侦察机击落。在两伊战争中,伊朗

使用苏制预警机指挥地面部队作战,将伊拉克部队打退了 24 英里。海湾战争中,美国的一架顶警指挥机可以同时指挥几十架战斗机或轰炸机遂行战斗任务。国外的模拟演练表明,配备与不配备预警指挥机的两种防空系统比较, 前者比后者防空效率高 15—30 倍。这是单靠人员在地面指挥所无法比拟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从指挥员到士兵都有计算机,都是整个计算机网络的用户。指挥员的便携机,可以通过通信卫星随时接收上级发来的命令和下级报来的情况,并可随时访问美国本上巨大的数据库,侦察兵用的手持式计算机,大小相当于一本大学用词典,可以随时将侦察到的数据和情报信息发往指挥中心,它可以与海军陆战队员使用的任何一种手持式或背负式的数字无线电设备连接。另一种车辆和伞兵使用的“麦哲伦”式计算机更小,只比袖珍型的电子计算机略厚一点,它可以与三颗通信卫星相联系。电子计算机的普遍运用,使军事指挥的效率大大提高,它可以将指挥员关于下一步军事行动的计划及时的传给每一个士兵,使这些士兵都能及时领会指挥员的意图。它不啻是指挥手段的一次新的革命。

帮助搞好战场管理

海湾战争中,几十万部队、几子架飞机、几百艘战舰、几千辆坦克能在短时间内迅速部署到海湾地区,并形成作战能力,除了先进的运输工具外, 电子计算机进行自动化管理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凡是送到海湾的一兵一卒、一枪一弹,没有一件不经过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安排。

在 38 天的空袭中,多国部队共出动约 22 种、44 型、各种各样的飞机 3

千余架,平均日出动 2000 架次以上,高峰时最多一天出动 3000 多架次,而

且昼夜不停,出动强度超过越南战争最高出动强度的两倍,投弹强度也远远超过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在国家多、机种多,全天侯、多批次出动的情况下,始终没有发生碰撞、起飞和着陆事故,不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是难以做到的。在美军的中央司令部里,每天都有 70 多人使用着各种计算机为空袭准备方案。包括选定目标、计算摧毁目标所需的爆炸能力,所需要的炸弹类型、数量以及精确程度;还为每个飞行单位准备了详尽的作战资料,诸如轰炸目标、飞行区域、频率呼号、加油的地点及时间,它能确定 1 架 F—16 战斗机在战争头 30 天内有效持续作战时间,包括飞机的飞行时间和出动次数。空军指挥中心使用一种计算机辅助兵力管理系统,可与地面和空中的各级指挥中心的计算机相连,由它制定和分发详细的作战任务和命令,并且存有己方部队的状态信息与敌情可供查询。正如美国驻海湾战场的空军司令查尔斯·霍纳所说:“我们有许多电脑,能够把成千上万个微小细节⋯⋯按井同的空中任务排列起来,成为一个有效的整体,电脑为人们提供了一张大家唱同一首歌曲的乐谱。”

在海湾战争中的后勤保障管理方面,美军更依赖于电子计算机这一外脑。为增强后勤保障能力,美军特地在国防通讯系统的国防数据网中临时开设了一个“标准信息管理系统”,成功地建立了驻海湾地区美军的军需目录、人员和财务记录,使几十万人员的调动、数百亿美元的开支、数以十万计的各种规格型号的武器装备、弹药、零件以及各样军需品的供应有条不紊,顺利通畅。美军的联合部署系统,利用计算机帮助运输指挥部将战场上所需要的东西装入正确的飞机中,在正确的时间运到正确的地点。该系统加强了处理发货的速度,它使补给飞机在高峰时间每 10 分钟就能起飞。美国空军后勤系统也应用了大量的计算机系统和软件。如美空军后勤管理司令部的库存管理辅助系统,它能帮助全体管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400 多亿美元的库存零备件,通过计算机可随时查出每一种的数量、价格、购进日期、进货备运时间、仓库准备周期、库存处理时间、运输准备时间、维护周期、工厂存放时间、服务等待时间等等。美国的陆军从军到师,从团到连都装备有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后勤业务自动化管理系统,师以上配备大中型计算机,营以下配备有微型计算机,为作战部队提供全面的后勤自动化管理。

另外,美军的电子计算机系统还能自动更新存在美国总部的档案记录、处理战场有功人员的晋升和部队日记系统;保持人员与医疗供应最新记录的陆军战术作战勤务支持计算机系统;支持前线急救任务的自动救护质量评价支持系统;以及新闻编辑系统、合成医疗系统、红十字会救护系统等。这些以计算机为主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战场各种勤务的管理效率。

帮助进行谋略训练

1969 年,越南战场上美军的一些旅长向其母校本宁堡陆军学校反映,该校输送来的新营长在校时虽学到不少战术理论和战术想定,但由于实兵指挥训练碰到的时间长、费用高、不能反复演练的困难,因而训练机会不多,结果这些新营长上战场后不得不付出高昂代价之后才能胜任指挥工作。针对此种情况,本宁堡军校经过研究,利用电子计算机建成了“合成军战术训练模拟中心”。模拟装置设在两个大房间里,每一个房间包括两个营指挥所、一个计算机辅助模拟器材,另有计算机终端、电视摄象机、监视器、录音设备

及其它通信设备。

每部分还有一个房间,供扮演上级机关的教员使用。每个营指挥所由用胶合板制成的 M577 型营指挥车及其下属 M113 型连指挥车构成。指挥员只能按现行编制装备使用无线和有线电话实施通信。为了增强战场的真实感,不断播放枪、炮、车辆的模拟音响,位于沙盘旁的摄像机对准连长在 M113 型指挥车内应能观察到的部分地形,并显示在该车窗口上的电视荧光屏上。

全套设备可以同时容纳 100 名学员进行训练。他们根据不同的训练课题分成四个组,每组由一名教员导演,学员分别担任各级指挥人员,从旅长、营长、连长直到坦克车长及前方观察员。另外还有一些人担任各级作战、情报和火力协调参谋。边样,每个演习组构成一个完整的旅司令部和两个营级特遣队的作战指挥体系,因而它可对各级指挥人员同时实施训练。战斗进程时间按分钟计算,对抗行动的时间要求与实际对抗时间一致(1:1)。指挥员在实施兵力兵器和人力机动时要严格按时间、距离和地形等约束条件进行。导演人员及时把各级指挥员的决策及其行动信息送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输出结果,更新战场态势,并向指挥员提供其应得的情报,以便继续推演下去。计算机不仅能最后判定结局的胜负,而且能详细记录演习过程,供教员最后讲评和学员总结经验教训。这种合成军战术训练模拟中心投入使用后, 收到了良好的成效。美军通过教学实践认为,这种模拟训练装置不仅能填补训练环节中的空白,而且能启发学员钻研学术,提高指挥艺术。

实兵演习一般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耗资巨大,而在计算机上模拟一次对抗演习只需几分钟,除占用几分钟中的机时外,无任何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