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伪装中的谋略

大家看关于革命战争的电影,常常会看到我军干部战士头上戴着一个用树枝编成的圆帽,葱绿的枝叶在头上来回摆动,迎风飘舞,煞是好看。它不是战士为解除战争疲劳施行的装饰物,而是伪装。它是为防止敌机发现而因陋就简采用的最原始的伪装措施。

然而,战争发展到高技术条件的今天,间谍卫星能分辨出地上的人形; 飞机上的各种侦察设备更是将人看得一清二楚;夜视器材增加了夜间的透明度,能像白昼一样观察物体。过去那样的伪装方法已不起任何作用。

随着侦察技术的发展,伪装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利用各种现代伪装手段, 施展奇谋妙计,对付高技术侦察设备仍然大有可为。

隐真示假,美空军潜入伊国

1980 年 4 月,美国为营救被伊朗扣留的 60 多名人质,准备执行代号为

“蓝光”的营救人质计划。4 月 12 日,美国总统卡特向欧洲电台记者表示: 美将采取某种军事行动。在采取军事行动的意图已经公开的情况下,美为保证营救行动的成功,充分利用各种高技术武器装备,采取了一系列隐真示假的措施。瞒过了苏联的间谍卫星和伊朗特工的眼睛,达成了行动的突然性。

美军的营救计划是:派 6 架 C—130 运输机从中东秘密起飞,穿过红海, 绕过阿拉伯半岛,把突击队员、武器装备从阿拉伯方向运往伊朗塔巴斯附近第一汇合地点。同时,从停泊在阿拉伯海上的“尼米兹”号航空母舰上起飞 8 架 RH—53 型直升飞机,飞往塔已斯汇合点由 C—130 运输机为其添加燃料, 然后载上 90 名突击队员飞往德黑兰郊外第二个汇合点,待营救人质得手后, 由等候在郊外的直升飞机飞到美驻伊大使馆的空地上降落,把救出的人质和突击队人员撤离到第三个秘密汇合点,再改乘 C—130 运输机离开伊郎。可以看出美军的这一营救计划具有很大的冒险性:深入伊朗腹地,且飞机在首都德黑兰降落,要不被对方发现,谈何容易。为此,在营救行动开始前,美军增加了 C—130 型运输机从埃及到波斯湾的次数。4 月 23 日,美军及其北约盟军在大西洋举行演习,使伊朗及其他国家认为 C—130 运输机的调动是正常的运输活动。24 日上午,在阿拉伯海上活动的“尼米兹”号航空母舰又以演习为名,摆脱了苏联的跟踪、监视,掩护了参加营救的直升飞机。美军这次准备参加营救的直升飞机,选用了 RH—53 扫雷飞机,其实,美对这种飞机进行了改装,拆卸了扫雷系统,增加了副油箱和夜航系统,专门用来参加这次营救活动。由于采取了一系列隐真示假的伪装活动,麻痹了伊朗,使美军由90 名队员组成的“蓝光突击队”,按照计划在 24 日晚 12 时安抵伊朗塔巴斯附近的第一汇合点,只是由于后来飞机出现故障,无法顺利执行任务,突击队始撤出营救行动,飞离伊朗。

隐真示假,是欺骗或战术伪装的一种。在战争中,作战双方无不力图隐蔽自己的作战企图,造成敌人的错觉,打敌于不意之中,隐真示假。便是隐蔽自己作战企图的一种常用的计谋。高技术战争中,由于侦察技术越来越先进,地面及空中各种武器装备的一举一动都会被人造卫星看得清清楚楚,更何况还有地上数不清的侦察设施和间谍。所以,隐真示假愈益困难,稍有破绽,便会露出马脚,被敌窥破,使隐真示假的计谋难以成功。美军工是针对这一特点,通过“演习”这一活动掩护了参加“蓝光”行动作战飞机的调动。同时,用通过改装的扫雷飞机参加行动,也造成了敌人的错觉。这样,做到了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即使苏联的侦察卫星和伊朗的空中侦察系统发现美机的频繁调动,也无从判明行动的真实企图。可见,现代侦察技术虽然十分先进,能将地上单独行人的活动都侦察得一清二楚,能将地面空中的各种活动都处于自己的监视之中,但这种侦察技术再高明也只是提供一种表面的情况,对于这些情况的本质还要靠人去发掘,去分析判断,这种分析判断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这就为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中实施隐真示假谋略留下了余地。

树上开花,伊设施少遭轰炸

海湾战争中,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共出动飞机 10 万余架次,对伊拉克

实施了连续 38 天的狂轰烂炸。多国部队的轰炸机根据侦察卫星和地面间谍提供的一个个轰炸目标,呼啸而来,当他们看到那一架架昂首挺立,跃跃欲飞

的飞机时,看到那已经启动马达,准备开动的坦克及装甲战车时,心目中暗暗称赞盟军情报的准确,随即按动电钮发射出一枚枚精确制导炸弹,那飞机、那坦克顷刻间在一阵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粉身碎骨,化为了灰烬。多国部队的飞行员带着胜利的微笑打道回府,邀功请赏去了。经过这样多日的轰炸, 伊拉克的飞机、大炮、坦克早该彻底守蛋了吧!然而,据苏联侦察卫星侦察的情报,情况却大相径庭,在多国部队高强度空袭 15 天以后,伊军仍保存了

90%的飞机,99%的坦克,装甲车和大炮几乎没有损失:空袭 25 天以后,伊军仍保持有 80%的坦克,80%的装甲车,80%的大炮;空袭 33 天以后,伊军仍保持有 70%的坦克,65%的装甲车,65%的大炮。

面对高强度的长时间轰炸,伊拉克何以较好地保存了武器装备?主要得力于其采取树上开花的计谋,运用一定的高技术手段,对武器装备进行了相当严密的伪装。在战前伊拉克就花数千万美元从西方国家购买了一批卫星照片,针对卫星照片反映的本国军事部署情况,进行巧妙伪装。他们从国外进口了几十万平方米性能先进的反雷达、反红外侦察伪装网,对重要目标进行遮盖,并在目标上方或附近修建其它掩护性建筑物,挡住真目标。从意大利和法国进口了许多制式假目标,这些假目标包括假飞机、假坦克、假导弹及其发射装置。既有充气式的又有装配式的。这些假目标的外形、尺寸和真的一样大小,颜色也和真的一样。其内部装育能模拟真目标热辐射特征的小型无线电发射器,发射出与真目标相同的电子信号。同时,伊拉克还用塑料板、硬纸板、胶台板和铝板等就便器材,制做了许多假目标,其内部也装有模拟真目标热辐射特征的小型无线电发射器。

伊拉克还在空间层次采取一些伪装措施。如利用法国提供的技术,对其所有的苏制“米格”飞机和法国“幻影”战斗机安装了热干扰物照明弹。热干扰物照明弹放在飞机机翼下面的发射架上,当美国的“响尾蛇”式空对空导弹等热寻的导弹跟踪飞机发动机时,就会自动发射,从而把导弹引开。

树上开花,为三十六计并战计之一计。其解语为:“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意思是说,借其他局面布成有利的阵势, 虽然兵力弱小,但阵容显得强大,鸿雁高飞,横空列阵,凭着羽毛丰满的双翼助长气势。此计为战役战斗伪装之什,是说树上本无花,但是将色彩鲜艳的绢花粘在树上,就好象玉树琼花一样逼真,常使对方难辩真伪,从而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伊拉克制造各种假飞机,假大炮、假坦克及战车,以迷惑对方的方法,就是这种树上开化的计谋在高技术战争中的妙用。

树上开花式的军事伪装方法,古已运用。发展到今天,呈现出新的特色, 与整个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相适应,这种军事伪装方法也日趋高技术化, 形成以高技术伪装对高技术武器的局面。这种伪装以假充真,使敌人真假难辩,花钱少,办大事,是各国重要军事设备防护敌方攻击的一个重要手段。伊拉克的树上开花伪装之法,细分析起来,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有的放矢, 利用高技术装备提供的情报进行伪装。伊在战前就不惜重金买得西方卫星侦察照片,根据西方国家已侦察到的本国军事部署地域,施放伪装,使战争中当而方国家根据卫星侦察提供的情报进行轰炸时,轰炸到的往往是假目标。二是针锋相对,以高技术对高技术。针对西方国家的高技术武器具有热寻的性能,能根据电磁信号在远距离上判断目标等特点,故意使伪装体发出热源, 发射与真目标相同的电磁信号,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的伪装实践告诉我们,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即使

是伪装,也要充分利用高技术。同时也说明,高技术武器也不是万能的,它具有人工智能,但不具有人的思维。当人工智能导弹进攻目标时,它是按照人们事先编制好的程度行事的,只要具有程度中所规定的条件,它就进攻, 但却不能辨别真伪,这就为高技术战争条件下人们实施树上开花式的伪装之计留下了可乘之机。

金蝉脱壳,英军舰多次脱险

1982 年英阿马岛之战,阿根廷出动 200 余架作战飞机,主要用于攻击英军舰只。英军在作战飞机数量只相当于阿军 1/6,无法彻底拦截阿军飞机的情况下,各种军舰采取多种伪装措施,以假乱真、金蝉脱壳,使阿军飞机发射的导弹及投掷的炸弹多次落空,有效地保护了舰只免遭袭击。

  1. 月 25 日,英“竞技神”号反潜航母正在大西洋上游戈。阿军两架“超级军旗”式战斗机利用海岸雷达目标指示的数据,经空中加油后,关闭机载雷达,以 30 米低空隐蔽飞抵航空母舰配置海域。阿军飞行员在距航母所在位

置 80 公里处打仟机载雷达,发现“危技神”航母,其周围还有一些不大的舰

艇。两架性能十分先进的飞机立即向航母冲去,在距航母 40 公里处,阿机飞行员电钮一按,说时迟,那时快,两枚“飞鱼”导弹,向着航母呼啸而去, 只要一枚命中要害,“竞技神”将葬身海底。英航母接受 5 月 4 日“谢菲尔德”号被“飞鱼”击毁的沉痛教训,与升空的“大山猫”式直升机一起迅速投放了干扰箔条,“大山猫”直升机还施放了积极干扰,“竞技神”同时作了规避机动。这些干扰物使具有人工智能的“飞鱼”导弹分不清真假目标, 陷入困境,结果两枚都偏离目标,从航母的右侧掠了过去。在距航母 5—6 公里处的“大西洋运送者”号集装箱船,正位于偏航导弹的航向上,由于该船没有装备干扰器材,结果被一枚冲出干扰云的“飞鱼”导弹所截获而沉入海中。

  1. 月 12 日,阿军使用地面发射架发射了 4 枚“飞鱼”式导弹,对在斯坦利港正向阿军阵地炮击的英军“格拉摩根”号导弹驱逐舰实施突击。该舰立即施放出大量的干扰箔条,同时进行防导弹机动,也来了一个金蝉脱壳。结果 4 枚导弹被干扰箔条迷惑得晕头转向,其中 3 枚胡冲乱撞偏离军舰而去, 仅有一枚击中舰尾,除直升机平台和机库遭到破坏外,舰艇主体一无损伤, 舰艇仍能继续航行,遂行战斗任务。

金蝉脱壳,为三十六计混战计之一计。其解语为:“存其形,完其势; 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意思是说,保存阵地的原形,造成还在原地防守的气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在敌人迷惑不解时,隐蔽地转移主力。后人在使用金蝉脱壳之计时,常常将此计作为以伪装摆脱敌人,转移或撤退的分身之法。所谓的“脱”,就是在遭敌进攻时,脱下空壳, 示“壳”于敌,迷惑敌人,使敌误以为真蝉,而向“壳”发起攻击,从而掩护真蝉远去高飞。

金蝉脱壳作为伪装之计,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与过去相比已有天壤之别。过去的金蝉脱壳,壳虽属伪装者,但也常要真兵扮演,常常是通过壳的牺牲来达到掩护蝉逃脱的目标。杨家将故事中的七郎八虎闯幽州,杨大郎假扮天子与辽国议和,以杨家将的惨重伤亡掩护宋天子逃出敌人重围的事迹便是金蝉脱壳之计。高技术战争条件下的金蝉脱壳,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已达

到完全不用真人真武器的程度。马岛之战中,阿方拥有的。“飞鱼”导弹是具有人工智能的相当先进的高技术兵器,能够自动寻的,在其有效的射程中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对真蝉即英军的舰艇具有很大的威胁。英舰若只作规避行动,就难以逃脱它的攻击,可一旦抛撒下大量的箔条,加之以消极与积极电子干扰的配合,“飞鱼”便会迷失方向,辩不清真假,一阵胡冲乱撞之后, 气衰力竭,掉入海中。这说明,高技术兵器并非完全不可防,面对敌人高技术兵器的进攻,只要研究透敌人兵器的特点,施以有效的伪装,并以真兵真武器的机动规避相配合,就完全可以达到保存自己、消耗 敌人的目的。

虚虚实实,侦察卫星亦受骗

众所周知,第四次中东伊始,埃及打以色列于不意之中,赢得了先机之利。而在美国的侦察卫星以及以色列的现代侦察手段的严密监视之下,埃及是如何集结兵力而又不被对方发现的呢?这主要是埃方实施了虚虚实实之计所致,创造了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一方,对付具有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一方而取得成功的战例,说明了只要精心运筹,正确策划,谋略得法,高技术武器装备也是能够对付的,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1973 年,中东的上空,战争空气一天无紧张起来。9 月中旬的一天,以色列新任军事情报局长泽拉应邀来到美国大使馆。宾主坐定之后,美国驻以色列武官首先说:“局长阁下,我奉命通报您一个情况。我们的‘大鸟’侦察到埃及在运河西岸,叙利亚在戈兰高地东侧,都有新的兵力增加。”武官清了清嗓子,又说:“防空导弹阵地,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大鸟’,将军!这是我们第四代侦察卫星的名称,也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侦察卫星。”武官盾飞色舞地悦,“不瞒您说,将军阁下,我们这种卫星是去年才正式使用,效果很好,在 160 公里的高空,它的光学照像机,

可以拍摄识别地面 1.5 米见方的物体。所以,拍下埃及和叙利亚军队的坦克、车辆,是不在话下的!”

“噢!噢!真了不起!”泽拉嘴里恭维,心里并不认为这是什么了不起的新情况。“不过,据我们各电子侦察站截获的埃及电讯。破译出他们正在搞什么大规模的‘解放—23 号’秋季演习,您的情报大概与这个演习有关。” 泽拉哼了一声,继续说:“纳赛尔还活着的时候,就每年搞什么‘解放—I 号’、‘解放—2 号’演习,妄想‘收复夫地’。萨达特又接着搞。运河和戈兰是我们的安全边界,阿拉伯人想越过这条线,那是梦想!凭他们那几百架米格 21、米格—19 和苏—7,还敢碰我们的鬼怪式和幻影?!”武官听着泽拉这一大段唠叨,觉得虽有些道理,但还是提醒说:“这次叙利亚可也在行动啊!”

正当泽拉与美国人谈得起劲的时候,在埃及首都开罗的街道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亚洲某国家驻开罗大使馆的小汽车,与一辆埃及小汽车相撞。双方碰得并不严重,人也没受什么伤,但车子都停了下来。使馆车里下来的是位武官,埃及车里出来了两个彪形大汉。双方互相责备,吵闹起来。只见两个埃及人不由分说,上去就给了那位亚洲某国家的武官一顿毒打,虽然没有性命危险,但实在是受了重伤,看来没有几个月是出不了医院的。

这起交通事故,并非双方疏忽造成的车辆相撞,而是埃及情报局为了保证袭击以色列的“白德尔”计划不被美国和以色列发觉精心安排的。前不久,

埃及发现美国利用这位武官正在搜集埃军情报,倘若继续让他活动下去就可能坏事,但这是亚洲某国家的外交官,不便采取直接措施,才给他安排了这么个“节目”。

埃、叙为了保持“白德尔”计划的秘密进行,争取发起攻击的突然性, 针对美、以各种现代侦察手段,制订了一系列保密计划。他们采取的二百来条伪装措施,绝大部分都得到实施,取得了完全的成功。

前面讲到以色列情报局长泽拉的判断,正是中了埃、叙的伪装计。实际上,整个“白德尔”计划就是在“解放—23 号”演习的掩护下进行的。以色列人破译的“解放—23 号”密码;“米特卡尔”谍报小组搞到的埃及半动员令;以色列侦察飞机发现的埃及部队向运河来回调动;以色列人从《金字塔报》看到的埃及总司令同意让希望去朝圣的军官进行登记的消息,以及该报以军事记者名义发表的关于10 月8 日埃及和罗马尼亚两国国防部长将举行会谈的消息,等等,都是埃及精心制订的二百来条军事、政治伪装措施的一部分。

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埃、叙知道,美、以有着非常现代化的侦察手段,要采取这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集结这样多的兵力兵器,完全下让敌人发现是不可能的,有效的办法是要善于隐真示假,造成敌人的错觉。譬如,埃及在运河西岸集结的两个军,就是采取前调一个旅,后撤一个营的办法,逐渐集结;没有撤回的部队,藏在河岸沙堤下的工事里隐蔽起来;有时是夜间前调,白天撤回,夜间再返回前沿。这样来来回回竟然进行了 22 次,真是用心良苦。与此同时,埃、叙还通过在联合国和其他场合强调要和平解决中东问题,以及对巴勒斯但游击队的军事行动公开表示异议等政治伪装手段,来掩护他们的军事行动,终于瞒过了美、以的各种高技术侦察手段, 适时隐蔽地集中了兵力,达成了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组织进攻的突然性。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是甲兵的基本法则,兵者,诡道也,水天常形, 兵无定规。要用各种手段迷惑、欺骗敌人。或以虚为实,或以实为虚;或实而实之,或虚而虚之。总之通过一系列的示形用佯,欺骗伪装,使敌人无法弄清我之真实意图。

高技术条件下,战场透明度增大,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一方,要隐蔽着自己的作战企图,就要因情绪法,善于伪装。埃及正是针对兵力部署和调动无法瞒过美国的侦察卫星和以色列先进的侦察手段的情况,22 次调动兵力, 来来往往,走马灯一般,令人眼花缭乱,使以方见多不疑,而正是在这种频繁的调动中,去 3 个营,回 2 个营,既使 1 个营留在了预设阵地上,又瞒过了美、以先进侦察手段的眼睛。可以说在对付高技术武器装备方面创造了以谋取胜的成功范例,使古老的谋略方法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放射出了新的异彩。

以假伪真,以突击队蒙混过关

1973 年 10 月 15 日上午,以色列西奈前线司令官戈南将军,向在中路指挥作战的沙龙将军转达了国防部长达扬和总参谋长埃拉扎尔的命令,要他率中路大军的几个旅,从埃及第 2 军和第 3 军接合部的空隙地段突破苏伊士运河,打到西岸去。沙龙闻听此言,顿时眉飞色舞,大声嚷嚷道:“我沙龙的宿愿这下子可算实现啦!依着我,早他妈的过了运河,进入非洲了。”

原来,沙龙这匹重新征回部队的“老马”,扩张野心甚大,他早就有打到运河西岸去的想法。这次回到西奈前线后,看到埃军在运河东岸的桥头堡阵地并未连成一片,当中存有空隙可供利用。于是,他就先后向戈南、达扬和埃拉扎尔报告,要求打过运河,到埃军后方去。达扬等入觉得沙龙是个鲁莽之辈,考虑问题不大稳妥,对他的报告不是直言否定,就是置之不理。为此,沙龙十分恼火。

过了几天,美国人接连送来通过“大鸟”卫星和高空侦察飞机拍摄的运河两岸埃军态势的照片,使以军头目清楚地看到,在提姆萨湖和大苦湖之间, 从运河的北端算起大约 90 公里处,有一个宽达 10 公里的空隙。很明显,这

是埃及第 2 军和第 3 军的接合部,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这时,达扬,埃拉扎尔和巴列夫消除了对埃军布防上的狐疑,不约而同地想到沙龙的建议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他们分析了过河的利弊条件,认为经过山口附近的一场会战, 埃军受到重创,只有招架之功,没有大规模进攻之力。目前它已经没有什么战略和战役预备队可以前调,在运河西岸可说是兵力空虚,而以军主力却都集中在西奈前线。于是,他们合计了一番,得出一致的结论:要打败埃及, 必须插到运河西岸去,而且目前己具备了这个条件。当然,这是要冒点风险的。3 个人定下决心,就急忙要戈南命令沙龙率中路主力,从大苦湖北面的空隙渡过运河,向西岸发动进攻。沙龙接到这个命令,正合心意,自然高兴得手舞足蹈。

却说沙龙接到命令后,立即找来几个旅长、有关参谋和工程兵的负责人, 进行紧张的计划和准备。他们如此这般地策划了一阵子,想出一个妙计。

10 月 16 日,太阳偏西时分。在大苦湖以北,靠近伊索姆附近的一个埃军把守的浮桥两端,有几名卫兵荷枪实弹,在桥头机械地踱着步子。远处, 一支由 13 辆“T—54”、“T—55”型坦克和数百名身着埃军制服、乘坐苏制装甲车的士兵组成的队伍,朝着浮桥飞驰而来。埃军卫兵开始有点紧张,直到看出是自己的部队,也就不甚在意了。不过,这些守卫浮桥的埃及士兵多少有些纳闷:为啥别的部队都是朝前面开,他们却往回开?正在狐疑,车队开到桥头,吱吱嘎嘎地停了下来。

一位军官跳下车,朝桥头警卫走来,“辛苦了,兄弟!”军官“向警卫致意,讲着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

“您在前面打以色列才辛苦哩,少校阁下!”警卫一个立正,恭敬的回答。“您是那个部队的,要过河吗?”

“我们是 21 装甲师的,要回西岸执行任务,后天就回前线。”军官回答说。

“现在前线情况怎么样?”警卫问。 “真主保佑,好极了!”我们这次可狠狠地揍了以色列人,把他们打得

狼狈不堪。我们完成任务后,还要回西奈去揍他们哩!” “太好啦。那你们就请吧,少校!”警卫又敬个礼。军官向车一挥手:“按次序过桥,保持距离!”

不一会儿工夫,车队过了浮桥,到了西岸。

原来这是沙龙派出的一支先遣队。他们把上次中东战争中缴获埃及的苏制坦克和装甲输送车集中了一些,又挑选了几百名会讲阿拉伯语的军官和士兵,穿上埃军制服,拿着苏式武器,车上涂着埃及标志,就这样顺利地混过了埃及的浮桥,到了运河西岸。

以军先遣队乔装成埃及军队混人运河西岸以后,发现埃及的后方确实空虚。他们就放心大胆地按照原定计划,把坦克和步兵编成 3 个组,第 1 组向

北,第 2 组向西北,第 3 组向西,分别去突袭埃及的导弹和高炮阵地。先遣队指挥官命令部队分头行动,天黑以前到南面的德维斯瓦村附近集中,占领德维斯瓦,掩护后面部队渡河。然后,他率第 1 组沿运河向北,直奔陶索姆方向而去。

陶索姆附近有一个“萨姆一 2”型导弹阵地。阵地上,6 个导弹发射架成圆形排列,细长的导弹装在架上成待发状态。搜索雷达的天线不停地转动着, 雷达兵目不转睛地盯着荧光屏上的扫描线。此时此刻,在附近公路上,5 辆苏制“T—55”型坦克和几辆装甲输送车由远而近。正在导弹阵地上忙碌着的埃军官兵见来的是自己的坦克车辆,也就没拿它当回事。突然,阵地上响起“轰!轰!轰!”的爆炸声,雷达车、电源车还有导弹发射架等等,一个个被这突如其来的炮火所击毁。埃及人只顾注视着天空,哪里会想到地面的袭击?一个好端端的导弹阵地,就这样一阵风似的给“报销”了。与此同时, 以军其它两个小组也如此这般行动,很少遇到什么抵抗。

以色列军队正是运用以假伪真之计,巧用伪装,骗过了埃军,深入埃军内部,东打西炸,闹得埃军鸡犬不宁,取得了不少的战果。

以假伪真,就是用假的伪装成真的,欺骗敌人,蒙混过关。以假伪真之计,无论是战略上,还是战术上,都可以运用。

以色列突击队欺骗埃及守桥兵的故事,给我们以十分有益的启示: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尽管各种高技术侦察手段十分先进,但它们对事物的反映只能是直观的、表面的,事物的本质却往往难以揭示出来。当和埃及士兵差不多模样的以色列士兵穿上埃及军服,并说阿拉伯语时,任何高技术侦察手段也难以辨别出他们是以色列军人;当这些伪装的以色列士兵驾驶苏制“T

—55”坦克隆隆驶来时,任何高技术手段也只能直观地反映出这些坦克的外貌,而无法辨别出它们是以色列突击队使用的武器。所以,高技术武器装备并不是万能的,在许多场合,高技术武器装备并派不上用场,这就为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设谋用计,留下了广阔的回旋余地。

虚张声势,以军安全转移

第四次中东战争打到 1973 年 10 月 13 日,以色列军队正在全力向叙利亚进攻,由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反复催促埃及停止战斗间歇,继续发起进攻。于是埃及又在西奈半岛增兵,大批坦克分别向 3 个山口进攻。

此时,以色列正在由国防部长达扬主持召开军事会议,听到这个消息无异于在油锅里撒了一把盐,室内的空气骤然紧张起来,人们七嘴八舌,吵吵嚷嚷。经过一番争论,总算由达扬柏板定案:“停止北线进攻,立即调转主力与埃军决战!”他先是命令西奈前线部队死守山口,并以攻势行动迟滞埃军前进:又命令北线反攻部队转攻为守,调 13 个旅火速开往西奈半岛,支援西线作战。

却说以军北线司令官霍菲将军接到命令,已经是日暮时分。霍菲不敢贻误军机,一面紧忙组织主力准备星夜转移,一面重新调整部署,命令守备部队立即占领有利地形,控制要点,构筑工事,准备与叙军长期对峙。为了隐蔽主力转移的行动企图、防止叙军乘虚而入,他决定发动一次虚张声势的全

线进攻。掩护主力利用夜暗撤出阵地。

鸟无声兮山寂寂,夜正长兮风渐渐。夜幕里,经过两天激战的荒野,阴森森,黑沉沉,显得格外凄凉。在以军阵地上,那些奉命转移的部队,正在紧张地进行各项准备,他们有的在装弹加油,有的在检查维修武器装备。

突然间,前沿阵地炮声隆隆,火光闪闪,以色列军队一发发炮弹向叙利亚军队的阵地射去。叙利亚军队不知虚实,以为是以军发起的进攻,连忙钻入坦克,跑进掩体,准备坚守阵地,阻止以军。只见以色列的坦克、车辆在火炮发射声和爆炸声的掩护下,一齐发动起来。然而,这些坦克、车辆和其它重型装备向叙军阵地冲击的并不多;大批的是乘机撤出阵地,成群结队地向西南方向驶去。原来,这是霍非施展的虚张声势之计。他在炮击吸引叙军的注意力,掩护部队安全转移,免遭叙军截击。这一招果然凑效,叙军真的以为以色列军队又准备进攻,根本没有料到会转移。更不要说派出兵力截击了。

那以军主力 13 个旅撤出阵地之后,即分成数路,以旅为单位,按规定的行军路线和序列,浩浩荡荡,直向西奈半岛疾驰而去。以军横越戈兰高地, 纵穿以色列国境,全程约 6 百多公里,途中有连绵起伏的山岭,地势低洼的河谷,茫茫浩瀚的荒漠。然而,他们竟在一天之内赶到西奈前线,及时地投入了战斗,也确实不简单呵!

以军得以从与叙利亚对阵中解脱出来,安全转移,开向西奈半岛,是与其采取虚张声势的谋略分不开的。

虚张声势,是一种示形用佯进行战略或战术伪装的谋略方法,属于诡道之一。《百战奇法·虚战》中说:“凡与敌战,若我势虚,为伪示以实形, 使敌莫能测其虚实所在,必不敢轻与我战,则我可以全师保军。”虚张声势, 方法多种多样,用途也不一。关键地是要因时因地因故我之势而变。本来势虚而伪示以实形,使敌人以为我力量雄厚,不知我真实情况,不敢轻易与我交战。本来要移师别处,但在移帅之前却偏偏要猛烈地打上一阵,使敌不知我意欲如何。

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各种高技术兵器的广泛运用使虚张声势之计更有了用武之地,而大放异彩。各种远射程、大威力兵器的轰击,使敌人判明对方虚实的难度加大,而不敢贸然决策。高度的机动能力可以在虚张声势之下把部队迅速调往别方,或遂行新的战斗任务,或隐蔽起来。君不见,以色列的13 个旅不正是在虚张声势的掩护下,仅用一天时间就行程 600 多公里,横穿国境,到达了西奈半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