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动机的分析

对学生学习动机进行了解和分类,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心理学研究材料和调查材料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大致有如下的内容:实现家长的要求,为了报答父母,履行教师的要求,为了将来好好工作, 对学习活动或对某一学科发生兴趣,希望受到别人的鼓励或避免责备,对集体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对社会建设的向往,为了个人的前途、名誉、地位等等。由于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不同的生活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因而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动机。甚至同一个学生,支配其学习活动的动机也不止一个。

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项不很容易的工作,困难不仅在于学习动机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复杂多样,也在于学生自己意识到的学习动机和他所说出来的动机,跟实际上在起作用的动机有时是不一致的。这种不一致的原因也很复杂,它可能是由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不够,也可能是他们为了博得教师的好评等等。因此,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能只根据谈话或问卷所得的材料,而应当采用多种方法与途径,特别要根据学生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各种行为表现来做出判断。

如此复杂多样的学习动机如何分类?这是各国心理学家都在探讨的课题。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进行分类。

美国心理学家索里和推尔福特等认为,人类社会性动机中有交往性动机和威信性动机,学习动机则是在这两类动机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在学习活动

中的具体表现。他们认为,交往性动机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性动机。这种动机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有的儿童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而拒绝为他不喜欢的老师学习;因获得父母、教师、亲友的赞扬而认真学习,因师友的责备、奚落挫伤了自尊心和自信心而影响了学习;师生间的友好合作增进学习的责任感等等。威信性动机是一种更高级的社会性动机,它是人们要求在社会上取得一定地位、待遇的愿望的体现。如追求别人对自己的尊敬, 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扬,向往获得成就等等。这类动机是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心理基础。

前苏联心理学家 A·A·斯米尔诺夫和Л·И·包若维奇等则把学习动机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的或称局部的、狭义的学习动机,这类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容及完成的过程密切联系,如求知的需要,认识兴趣等等; 另一类为间接的、广泛的与社会要求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如准备自己从事未来的活动,把学习看作自己的社会职责等等。

从动机的内容的性质来看,学习动机可以有正确与错误、高与低之分。学习动机的正确与错误,决定于不同的社会标准。在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下, 一切符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利益的动机,如“为实现四化而努力掌握科学技术”,“为祖国、为集体荣誉而勤奋学习”等动机都是正确的、高尚的;而一切违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利益,或仅仅是为个人狭窄的利益而学习的动机则是错误的或不高尚的。

这种分类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常被采用,其长处是切合实际需要,便于教师针对上述类型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足之处是学习动机不能简单地划分为正确与错误或高级与低级两类,它的合理性也往往随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与特点和所从属的主导动机的性质为转移。如“想取得好分数”、“赢得成人的称赞”、“对学习感兴趣”等学习动机,对于小学生或少年儿童来说,都不能认为是坏的或低级的动机;就是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如果它们成了“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支配下的辅助性动机,也是无可非议的。

从动机来源的远近和起作用的长短来看,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一是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这类动机与社会意义相联系,是社会要求在学生学习上的反映。比如,在我国多数学生能把个人学习与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为在未来参加祖国建设、作出贡献而学习;少数学生则与此相反,以个人主义思想、追求个人名利为学习动机。这是与学生对学习意义的认识,与学生有无远大志向(如崇高的理想,或个人主义的目的),与他们的世界观有密切关系的动机。这类动机一旦形成,就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不易为情境中的偶然因素所改变,能在较长时间内起作用。

二是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这类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直接联系,是由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对学习活动的直接结果的追求所引起的。比如,有的学生认为“数学课能训练人多动脑筋”而爱学数学;有的学生感到“祖国的语言丰富多采”而愿学语文;有的学生为了应付教师的检查提问而努力学习; 有的想考大学而认真攻读等。这类动机比较具体,且有实际效能,但作用较为短暂而不稳定,容易随情境的变化而改变。

上述两类动机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两者有机的结合,才能成为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巨大动力。这种分类法,对于开展学习动机的研究、对于分析学生各种形式学习动机的作用,以及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是有帮

助的。但是切忌把这两类动机的划分绝对化,因为很难说直接的近景性动机一定与学生的社会意识或社会要求不发生联系;也不能说间接的远景性动机不需要直接动机的补充和支持。

在正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非是单一的,它经常是多种动机交织着起作用的。研究表明,有时一个学生可能有几种动机在推动其学习,但其中有一个起主导的、支配的作用。故从在每个学生身上起作用的大小和地位而论,又可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如果学生长期以直接动机作为主导的学习动机,从教育的角度看就应当培养他们具有高尚的间接动机,使其学习活动更有意义。相反,学生仅仅具有远景性动机,则应当帮助他们形成某些近景性动机来作辅助,使其学习活动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