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涵义
- 广义的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这个术语一般是指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知识、技能等。而在心理学中,学习不但包括人在学校中的学习,而且也包括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习。不仅如此,在传统的心理学中,它也包含动物的学习在内。人的学习虽有其本质特点,但也与动物的学习有一定的共同性,因此,许多不能施之于人的学习研究往往在动物身上进行,并以其结果作为理论的一种根据。因此,学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说,学习是人及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的过程。它是动物和人类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凡是以个体经验的方式发生的个体的适应都是学习。从低等动物如变形虫到高等动物如灵长类的猿猴,从婴儿到成人,都经常以个体经验的变化去适应其周围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学习的这种广义的概念既可以包括动物的适应行为,也可以包括小孩学习走路或学习说话,同时又可以包括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知识、技能、习惯、道德品质等等。
不能把个体的一切变化都归之为学习。学习并不是导致个体变化的唯一因素,还有其他各种因素也可以促使个体发生变化,如由于疲劳、感觉适应、肌体损伤、生长以及其他生理变化所产生的个体的变化就不属于学习。因此, 必须把由学习而发生的变化,同其他原因所引起的变化区分开来。
学习是动物生活所必需的重要条件。动物和周围的环境处于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外界环境在不断变化着,动物要维持其生存,就要根据个体的经验
去适应不断变化的周围环境。动物有两种行为:先天遗传的、种的行为和后天获得的、个体的行为。先天的、种的行为只能符合外界环境的缓慢变化, 而个体的行为则能使动物适应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动。没有个体的适应行为, 动物就不能与其生活环境取得平衡,就难以继续生存。
学习对个体生活的重要性,在各种不同物种之间有巨大差异。低等动物的学习很少、很慢,而且对其生活也不甚重要。动物的等级愈高,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能力就随之增高,而本能行为的重要性则相应减少。在高级动物, 例如灵长类动物身上,这种个体适应行为变得十分复杂。近年的研究表明, 甚至可以训练黑猩猩学会相当数量的符号,让它们彼此“通讯”。应当指出的是,动物的学习行为不管多么高级、多么复杂,它们都是个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或平衡。这类学习只是一种生物现象,它们是受自然的、生物学的规律支配的。
- 人的学习的基本特点
许多西方心理学家用动物个体对环境的自然适应的观点,解释动物和人的学习。这是不正确的。
固然,人也是自然的生物,他不能脱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但是, 人与环境的关系具有一种新的内容、新的性质,这就是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作为社会的人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是两种本质不同的学习。
人的学习不同于动物的学习。人的学习不仅在量的方面复杂化了,而且在质的方面也产生了新的特点,不论学习的内容、形式或学习的功能,都跟动物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人的学习是一个十分特殊的过程,是个体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过程。
人除了同动物所共有的先天遗传的、种的经验和后天获得的、个体的经验以外,还有另一类的经验,即以个体经验的形式所掌握的种族的(社会历史的)经验。许多世纪以来,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知识经验。这些知识经验与生物的进化所提供的东西相比,大得不可估计。人类把这些知识经验一代一代地传递下来,但不是以遗传的形式,而是以个体掌握或学习的形式来传递。
由于人类专有的活动,首先是人的劳动,创造了人类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人的作为生产过程(物质和精神的)的劳动铭记在其产品上,它体现着人类的经验和能力,是它们的客体化。人在其个体发展过程中,是与人类所创造的周围物体和现象发生关系的。为了在个体的发展中实现这些成就,人应当掌握它们。正是由于这种积极的过程的结果,个体才能表现出真正人的本性——作为人的社会历史发展之产物的那些特性和能力。马克思说:“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属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官能⋯⋯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的关系,亦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①因此, 人和工具的正常关系首先表现为人掌握着工具的操作方法,发展自己的能力;同样,逻辑思维能力只能是掌握逻辑(人类社会实践的客观产物)的结果。
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的建立总是以他与人们、与社会的关系为中介的,
①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77 页。
它们包括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包括在人们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即使当一个人似乎是独处的时候,也是这样。
交际,是个体掌握人类历史的发展成就的必要条件。交际在人的发展和学习中的作用,在有关儿童早期的心理学研究中已有相当清楚的结果。早在婴儿期,儿童与其周围人造物体的实际联系就必然包括在与成年人的交往之中。在儿童发展的初期,他与周围物体的关系的建立都是通过成人实现的, 如,成人把儿童所需要的东西送到他跟前,成年人用匙子喂儿童,成年人使玩具发声等等。换句话说,儿童对物质世界的关系的建立最初总是以成年人的动作为中介的。这种关系的另一方面是,儿童自己做的动作不仅指向物体, 而且也指向人。例如,儿童往地上抛东西,以此影响在场的成人,这被描述为“招唤成人来交际”。儿童的这种交际动机的产生表现为儿童的某些动作开始不是由动作的具体效果来强化,而是由成年人对这个效果的反应来强化。可见,早在个体发展的早期阶段,儿童就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在成人的影响下,逐渐掌握周围事物的意义了。
在交际过程中,随着语言的掌握、言语的交际,逐渐扩大了个体掌握人类的知识经验的可能性。语言是概括和传递人类社会历史实践经验的手段, 是交际的工具。语言是一种新的刺激,是各种事物和关系的概括化和抽象化的信号,它组成了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观念的现实。语言开辟了个体掌握人类历史经验的广阔的可能性。
因此,人的学习总是在同其他人的交际中发生的,是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掌握人类历史经验的过程,它是一个人将这些经验传递到另一个人的特殊过程,它总是在其他人的参与下进行的,人的学习的这一特点不仅使人的行动、知识经验完善起来,而且还创造出人类所特有的行为方式和经验。例如: 使用工具的动作、言语活动、心智活动等就是人类所独有的行为方式。
动物的生活方式是以其对外界自然条件的适应为其特征的。动物的学习没有自觉的目的和计划。人的学习则是自觉的、有目的、有计划的。人类基于劳动和同劳动一道产生的语言,就产生了一种反映现实的新的形式即有意识的形式。不仅劳动,人的一切活动大都是在意识的引导下进行的。自觉的、有目的的学习是人的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的学习的最主要的形式。固然,人也有不自觉的、没有明确的目的的学习情况,但那不是人的学习的主要形式,不是人的学习的本质方面。总的来说,学习的自觉性才是人的学习的本质特点。
与此相联系的人的学习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的积极主动性。同动物学习的适应特点不同,人的学习是一种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人是在积极的活动中掌握知识经验的。人不是消极地适应周围环境,被动地承受人类的经验, 而是在积极的作用和改造周围世界,在同人们的积极交往中获得知识经验的。没有学习者的积极的、主动的活动,就不可能掌握人类所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虽然,有时人也有被动的学习情况,但它不仅和动物的消极学习不同,而且也不是人的学习的本质特征。
总之,人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它与动物的学习相比,不仅在内容上, 而且在其过程上和具体机制上都具有本质的不同。
- 学生的学习特点
学生的学习是学习的一种特殊的形式。
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学习不同,它是在教师的组织领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是以掌握一定的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品质为主要任务的。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其本身的特点。
人类的认识过程,是在实践过程中“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①的过程。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也是一种认识过程。但是,由于学生主要是学习和掌握前人所积累起来的各门科学知识,即间接的知识经验,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因此它和科学家主要是探索尚未发现的客观真理的认识活动是不同的。尽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可能有所发明创造,但主要的和大量的还是学习前人积累起来的间接经验。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都有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①学生的学习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人类的认识成果,为进一步认识和改造世界打好基础,所以学生的学习不需要、也不可能事事从头实践。掌握人类所积累的间接经验,虽然也需要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去获得一定的直接经验,以便更好地理解、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但学生的这种实践是服从于一定的学习目的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实践和工人的实践、科学家的实践是不完全相同的。
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他们的世界观、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学生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是在他们学习和掌握间接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实现的。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学习过程,它和成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受到的教育也有所不同。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是经过教育和训练的专职教育工作者,他们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和要求,根据一定的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进行教育工作, 这样就使学生的学习比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有效得多。教师的指导和传授, 可以使学生的学习避免反复探索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更有效的学习成果。
因此,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人类的历史经验为主要任务的一种学习活动,它不仅同人类历史经验的形成过程有很大的区别,而且也和在一般条件下人们所进行的学习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