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应知识的重现
解决课题必须利用已经获得的有关知识。有关知识的重现是在感知课题的条件与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联想而实现的。事实上,学生在解决课题时所重现的知识往往并不都是必需的,有些甚至于是导致错误的。这种情况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没有认真地进行审题,另一方面也可能与下列原因有关:
第一,旧知识的干扰。例如,一些学生知道关于压力与压强的概念以及确定压强的公式。但在解答“60 千克的重量压在 15 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则此重量所产生的压强是多少”的课题时,大部分学生在答案中都写上“压强
=4 千克”。这是由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所重现出来的是比较牢固的旧知识(关于等分除法各数表示法的旧知识),它排挤了巩固程度较差的新知识(关于压强单位一克/厘米 2 的新知识)的结果(3·И·卡尔梅)。这种负迁移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是屡见不鲜的。为纠正这种错误,必须在知识应用过程中帮助学生分清相似的新旧知识的界限,加强练习,以提高新知识的巩固程度。
第二,大脑皮层的机能状态。在长时间从事紧张的脑力活动后,由于皮层能量消耗过多,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状态,这时新知识系统的恢复将发生困难,因而也会发生重现的障碍。
第三,学生当时的心理状态。如缺乏信心、过分紧张、恐惧或注意涣散等,都足以阻碍相应知识的重现。影响新知识重现的因素很多。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地再现必需的知识去解决课题,教师必须分析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