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材的宏观分析
地理教材的宏观分析,是从整体教材出发、分析教材产生的时代背景、教材的整体结构、教材的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以便使教师了解整体教材的目的、特点及功能,从而掌握使用教材的一般方法,达到宏观控制的目的。由于是对整体教材的分析,所以又称为整体教材分析。
一、时代背景的分析
任何一部教材的产生,都有其一定的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发展背景, 正是在当时特定的社会、经济的需求中,在当时的科学技术基础上,才产生了相适应的教材。因此,研究并了解教材产生的时代背景,有助于教师明确教材的目的,掌握教材的特点。
例如,高中地理是在世界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中产生的,由于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断发展,促使人类与环境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同时一个个环境问题也接踵而来。(参看本书第一章)人类被迫要重新研究环境—环境科学应孕而生;社会需要教育自己的成员,尤其是教育青年一代要了解、热爱环境—环境教育在各国出现了。我国因当时的特殊情况,环境教育起步迟了一段时间,但也在七十年代末开设了高中地理。因此,高中地理的开设,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当教师了解了这一背景后,对于自己的工作将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因为他们的教学工作,关系着祖国,关系着全人类今天与明天的命运。同时,这一背景也反映出高中地理教材应具备的目的与特点: 1.高中地理应是向学生进行认识环境、热爱环境及合理利用环境的教育,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2.它是以人地关系为线索组成的地理教材;3.教材为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故而应有极强的实践性。这些认识对于教师评价与运用现行《高中地理》教材,有重要指导意义。
由于现代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变化,往往一部教材在使用几年后,时代特点会发生重大变化。因此,研究现代的时代特点,也是分析教材的重要任务,而且是更重要的任务。因为,教育要适应社会、经济的需要。教师既要了解教材产生的背景;更要了解现代的时代特点,才能正确评价与运用地理教材。例如,现行《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是在“文革”刚刚
结束时编写的,当时地理教育这块“重灾区”的状况是众人皆知的。一方面要满足恢复教育的急切需要,短时间内编出书来;另一方面,多年的“荒芜” 与闭关,对国际地理教育及地理学的发展状况基本处于不了解的状态。因而教材是以传授“双基”为目的,以“自然地理为主的区域地理”为主要内容, 以“整体—部分—整体”的结构为编排知识的主要方法。其后虽几经修改, 尚未做出重大突破。但这一教材在当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地理教育的恢复作出了贡献,这是不应忘记的。时代在变化,尤其在我国正处在进行巨大变革时代中,根据社会、经济对地理教育的要求,地理教育必须要现代化。如果我们用第三章中有关地理现代化的标准及指导思想来衡量这两部教材, 显然存在很大差距:1.不能满足实现三项职能的需要。《教材》(指《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下同)十分明显地忽视发展学生智力,对思想教育缺乏整体安排,缺乏时代特点。2.《教材》对人地关系的现代观点及地理学的统一性与综合性特点反映不够。3.《教材》结构单一化,形式比较呆板, 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有了上述的基本认识后,教师就可以准确地、自觉地处理《教材》,弥补《教材》的不足,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二、对教材内部结构与内部联系的分析
教材的内部结构是指教材组成部分的排列顺序与组织形式。也就是第三章讨论的地理教学知识体系中的教材知识结构。地理教材的内部结构各不相同,它适应教材一定功能的需要。因此,分析教材的结构,不仅有助于了解教材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即内部联系,而且有助于认清各组成部分的性能及整体教材的功能。
在确定教材内部结构时,首先应划分教材的组成部分,之后再分析它们排列顺序,并分析它们组织形式的特点及逻辑联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清教材各部分在教材中的地位及整体教材的功能。
就以《高中地理》为例。《高中地理》是由天文知识(第一章第 1,2, 3 节)、地球知识(第一章第 4 节)、地理环境知识(第二章至第九章及第十章第 3,4 节)、人口知识(第十章第 1,2 节)及人地关系论(第十一章) 等五部分组成。它们是以人地关系为线索,组合而成的一部教材,其功能是向学生进行正确认识、处理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教育。适应这一功能,教材采用了由远及近,步步深入的结构形式,我们把
这种结构模型化,即形成如图 4—1 的同心圆结构。同心圆的核心是人类,教材各组成部分是同心圆的不同层次。这一结构模型,不仅反映了《高中地理》的整体结构,而且把教材内部的联系,各部分在整体教材中的地位以及教材编排的特点,都一一表述出来:
-
同心圆以人类为核心,表明教材是以人类的利益与发展为出发点, 研究人地关系的。这是全部教材的基本观点,是认识环境、评价环境优劣的出发点;
-
结构模型中内外层次的顺序,反映出教材各组成部分的先后顺序, 即由外向内为天文知识→地球知识→自然环境知识→⋯⋯;
-
结构模型内外层次的顺序,反映出人类与自然界客观发展的进程: 在一定的宇宙环境中出现了地球,在地球这一特殊的行星上,形成了有生命物质及无机物质组成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长期的发展出现了人类⋯⋯
-
结构模型各层距人类核心的远近,反映出教材各组成部分在整体教材中的地位,距核越近地位越重要,为教材的重点;
-
结构模型中相邻层次之间关系十分密切,外层教材是内层教材的基础知识,例如,教材中的天文知识,是研究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等方面地球知识的基础,而地球知识又是研究地理环境的基础⋯⋯
掌握地理教材的内部结构与内部联系,有利于教师从整体出发,了解各组成部分的特点与作用,进而正确处理教材,保证教材整体功能的实现。例如,《高中地理》结构模型中反映出:资源、生产、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知识,距离人类核心近,应是高中地理的重点,教师根据这一结论,就可以自觉地克服目前在教学中常出现的“重上(册)轻下(册)”的倾向。
三、对教材外部联系的分析
由于科学技术向综合方向的发展,由于学校教育在今天已成为或逐渐成为开放系统,因此,要重视研究教材的外部联系。地理教材的外部联系非常广泛,在分析中要首先确定主要联系的对象,例如,《高中地理》的主要外部联系:一是与实际的联系,包括与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联系,与自然界的联系;另一个是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包括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人口教育等学科的联系,这种联系又称为科际联系。此外还应与初中地理教材进行联系。
当确定地理教材的主要外部联系之后,就要进一步分析教材与各外联对象之间的关系。仍以《高中地理》为例,它与外联对象的联系,可以用图 4
—2 表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种联系是相互的,例如,《高中地理》教材可以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知识,丰富与完善自己的内容;同时,在实际生活中,又可利用《高中地理》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在这种有目的的联系中,形成了“高中地理教学知识系统”显著地扩大了高中地理教材的功能,使教材中的知识有可能加深,有可能应用。尤其可贵的,是形成了一个易于知识迁移的知识
网络。例如,在学习中午太阳高度地区变化与周年变化时,让学生运用几何计算方法,就可以轻松而又深刻地认识这一变化规律;学习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时,只要引出高中物理的质能方程 E=mc2,再比较 4 个 H 与 1 个 He 的原子量,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在学习工业、城市发展时,联系世界与中国历史, 有关不同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就加深了对工业、城市发展原因的认识; 在学习城市环境问题时,联系当地的环境状况,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会使学生真正理解环境问题的实质;学习生态平衡的理论知识,可研究探讨当地农业生态经营的可能与途径,就会使理论知识“活”了起来,更富有生命力⋯⋯ 如果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适当地进行这种有成效的联系,促进地理知识与实际、相关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就可以形成以地理教材为基础的,具有多方面联系的教学知识体系。这种多方联系,正是知识迁移的有利条件。
宏观分析中的外部联系,主要任务不是研究具体的地理知识与联系对象的关系,而是从整体教材出发,确定主要联系对象,并根据教材的需要与可能,安排外部联系的计划,从而在教学中,使外部联系的知识内容与教材内容整体化、系统化。因此,不仅要求对地理教材的内容十分精通,而且还要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内容,要经常注意实际生活资料的搜集与积累。
综上所述,地理教材的宏观分析,为教师从宏观控制地理教材,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使教师能在较高的认识水平上掌握、使用教材,使教师在教学中能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