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斗牛

我国云贵地区的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斗牛活动,早在公元前 206 年的西汉时期就已经开展。其传说不一,一种说法是:苗族部落为了反对外族的侵略,通过每年农闲季节举行的斗牛活动,培养人们勇猛顽强、不畏强敌的战斗作风。于是,斗牛活动便代代相传。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尊重民族习惯,1963 年就曾给花溪区黔陶公社干坝斗牛场拨款 1300 元,拨粮 500 斤,有关部门还捐赠了布匹、白酒等。那一年,斗牛活动达到高潮,到场的斗牛就有 193 头。目前,贵州省共有斗牛场 72 个,贵阳市郊就有 10 个。每年到了农历 6、7 月间的农闲季节,这时就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斗牛活动。

广西侗族“斗牛”俗称“牛打架”,至少在三国时期就时兴了。据民间传说,古时候的侗乡,几乎都是一个村寨一个姓氏或相连几个村寨同一个姓氏。古乡规很严男婚女嫁只能靠“提亲”,青年男女没有自由接触的机会。后来兴起了“斗牛”,姓氏不同的远近各寨男女老幼聚集在一起看“斗牛”, 青年男女交往择偶的机会便多了起来。

侗族斗牛用的牯牛,可分为“专业”和“业余”两种:“专业斗牛”的牯牛叫“打牛”。“打牛”不耕田,还要请专人喂养,大家轮流送草。“打牛”的犄角上包有一层厚厚的金属片,战斗力极强。“业余斗牛”的牯牛, 就是各家各户喂养的普通耕牛。农闲时节,将耕牛牵到“斗牛塘”斗一斗, 以娱乐为目的的比赛就拉开了。当然也分胜负,评论输赢。得胜一方(平局为双方)的牛主人往往毫不吝惜地将米酒一碗一碗往牛嘴里灌,往牛身上浇。说也有趣,这时,得胜的“牛王”竟将头扬得高高的,接受主人灌米酒。而胜牛一方的村民们则吹起芦笙、敲响锣鼓、放着鞭炮为之庆贺。

浙江金华的斗牛活动也有悠久的历史,相传始于三国时期。鲁迅先生在1933 年曾说:“看今年的《示方杂志》,才知道又有斗牛,不过和西班牙却

两样的,西班牙是人和牛斗,我们是使牛和牛斗⋯⋯”。金华斗牛已停止 40 年之久,1986 年又恢复,每逢星期日或节假日开放,斗牛场面壮观。参赛的角斗之牛是未经阉割过的公牛。

农村斗牛场地大都选择开阔农田,约四五亩,放浅水,四周打起木桩, 拦以绳索。场的两边,用竹或木竖起两门,上挂红布,名叫场门。

斗牛活动总称叫“案”;正式开始角斗,叫“开案”;角斗结束叫“盖案”;因农忙或寒暑而停止角斗,叫“封斗角”;重新开斗叫“开角”;到村外去角斗叫“放角”;邀请各村斗牛来角逐叫“接角”。

比赛时有裁判,俗名“拆牛人”。

1986 年在金华市郊城南乡附近,建起了占地十多亩、圆形深 2 米的石池、

达 1300 平方米的斗牛场。

在浙江,除金华外,浦江、义乌、永康、武义等地也盛行斗牛活动,其斗法也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