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开端——版印纸书

秦汉和隋唐时期是封建社会发展的两个高峰,也都是统一的大时代。由于其间造纸技术的改进,使得这段历史异常活跃的思想文化有了理想载体,因而造就了我国古籍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汉代造纸技术的不断改进,尤其是“蔡侯纸”的发明,对我国书籍发展的影响是划时代的。而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不仅加速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书籍的装帧形式,促使书籍不断地变换着自身的模样,或卷、或折,就这样一路发展而来。

西汉时期造纸术与纸质书

汉字的物质载体经历了先秦时期的甲骨、青铜、石刻、简牍、缣帛后,至汉代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于汉代发明了纸,使古籍开始朝着适应纸质的技术方面发展。

纸的发明,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西汉时期的纸,有来源于动物的丝绵纸和来源于植物的纤维纸两种。西汉丝绵纸有一个有力的例证:在西汉成帝刘骜执政时,赵飞燕姐妹两人都被召入了后宫,得到了汉成帝的宠幸,一个当了皇后,一个当了昭仪。

当时宫中有个女官叫曹伟能,生了一个孩子。赵昭仪知道了,就派人把曹伟能的孩子扔掉了,并把她监禁了起来,还给她一个绿色的小匣子,里面是用“赫蹄”包着的两粒毒药。“赫蹄”上还写着:“告伟能:努力饮此药……女自知之!”

意思是说,伟能,你努力吃下这药丸……你自己心里明白。就这样,伟能被逼服毒而死。

这张包着药还写上字的“赫蹄”,东汉时期学者应邵解释说,它是一种用丝绵做成的薄纸。丝绵源于蚕茧。我国养蚕历史悠久,至西汉时期,已经能用蚕茧做原料制作丝绵了。

制作丝绵的方法是把蚕茧煮过以后,放在竹席子上,再把竹席子浸在河水里,将丝绵冲洗打烂。丝绵做成以后,从席子上拿下来,席子上常常还残留着一层丝绵。

等席子晒干了,这层丝绵就变成了一张张薄薄的丝绵片,剥下来就可以在上面写字了。这种薄片就是“赫蹄”,也就是丝绵纸。

植物纤维纸在西汉时期居多,当时的纸已经为考古工作者陆续发现。出土地点有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陕西西安灞桥汉墓、扶风中颜村汉代窖藏等,先后10批,均为麻纸。其中7处为西汉时期纸,3处为东汉时期纸。

天水放马滩汉墓是1986年发现的,当时出土的纸质地图,年代约属西汉文景时期。因墓内积水,纸已残破。纸呈黄色,质薄,表面光滑平整。纸上用墨线绘制山脉、河流和道路。此纸用于绘制地图,当然也可用于写字,说明早在西汉初年造纸技术已达到一定水平。

西安灞桥汉墓中的纸是比较典型的纤维纸。灞桥汉墓中发现了数张包裹着铜镜的暗黄色纤维状残片,考古工作者细心地把黏附在铜镜上的纸剔下来,大大小小共有80多片。后来经过化验分析,原料主要是大麻,掺有少量苎麻。在显微镜下观察,纸中纤维长度一毫米左右,绝大部分纤维做不规则的异向排列,有明显被切断、打溃的帚化纤维。这说明古人在制造过程中经历过被切断、蒸煮、舂捣及抄造等处理。

根据这一发现,考古学家认定,这就是西汉时期麻类纤维纸,并将其命名为“灞桥纸”。它虽然质地还比较粗糙,表面也不够平滑,但无疑是最早的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的纸。

陕西扶风中颜村汉代窖藏中发现的纸,其工艺水平和制作质量相对成熟。考古工作者在现场发现一个残破的陶罐,里面有一些铜器,后通过清理,发现陶罐里装的都是些西汉时期做装饰的铜饰件,还有一些西汉时期通用的铜钱。

在清理过程中发现,有三个与一个铜饰件锈在一起的东西。其中锈在一起的铜钱,没想到里面的东西是一团黄颜色的纸状物,展开后有3块。

这些纸状物是做什么用的呢?原来,铜饰件分底座和盖子两部分,而盖口并不平,将纸状物塞入其中便可使盖子平整地盖在上面。也正是由于铜饰件两部分的密封,才使得纸状物得到了很好密封,从而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后经鉴定,这几块纸状物完全符合纸的特征,是名副其实的纸。后经过断代研究,发现出土的铜饰件都是西汉时期以前非常流行的装饰物,而西汉时期以后却使用得很少,而这些铜钱也是在西汉时期流通的。

更为重要的是,装这些东西的陶罐也是西汉时期的,如果这些文物是后人装进去的,不可能找来一个西汉时期的陶罐来装。如果确定这些文物是从西汉时期保存下来的,那么被密封在铜盖里的纸肯定也是西汉时期的纸。

通过初步判定,这些纸是西汉早期的纸。虽然这些纸与现代纸相比显得比较粗糙,但是它比灞桥纸无论从工艺水平和制作质量来看,要成熟得多,已经非常接近现代生产的纸了。后来将从扶风出土的古纸依据出土的地名,定名为“中颜纸”。

后经鉴定,这几张纸是西汉时期汉玄帝和汉平帝之间的物品。由于纸是作为衬垫物在锈死的铜饰件里面发现的,隔绝了外部环境的破坏,具备了长期保存下来的条件。

对于西汉时期的麻类植物纤维纸,后来北宋时期的官员苏易简在所著的《纸谱》中说道:

蜀人以麻,闽人以嫩竹,北人以桑皮,剡溪以藤,海人以苔,浙人以麦面稻秆,吴人以茧、楚人以楮为纸。

当时人工造纸,先取质量柔韧的植物类纤维,煮沸捣烂,和成黏液做成薄膜,稍干后用重物压之即成。

此外,古代还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为丝麻脱胶,这种技术也给造纸中为植物纤维脱胶以启示。纸张就是借助这些技术发展起来的。而造纸技术的不断完善,为古籍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旁注]

赵飞燕 原名冯宜主,是西汉汉成帝的皇后和汉哀帝时的皇太后。赵飞燕是一位在古代历史上传奇的人物和神话般的美女。在古代民间,她以美貌著称,所谓“环肥燕瘦”讲的便是她和杨玉环,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体态轻盈瘦弱的美女。

昭仪 皇帝妃嫔封号之一。汉元帝时始置,代替了汉初的夫人。原为妃嫔中的第一级,在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昭仪”的意思是昭显女仪,以示隆重。自魏晋至明均曾设置,但地位已经下降。

应邵 (约153年~196年),东汉时期法学家、学者,桓帝时名臣,官至司隶校尉。应劭少年时专心好学,博览多闻。平生著作11种、136卷,现存《汉官仪》、《风俗通义》等。

抄造 造纸方法,纸张加工工艺术语。纸张抄造的方法可以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类,其主要区别在于:干法造纸以空气为介质,主要用于合成纤维抄造不织布、尿片等;湿法造纸以水为介质,适用于植物纤维抄纸。目前绝大多数的纸张都是湿法抄造的。

苏易简 (958年~997年),北宋时期官员。状元。道元年,出知邓州,移陈州。以文章知名,有《文房四谱》、《续翰林志》及文集。

[阅读链接]

据说公元25年农历十月,东汉光武帝刘秀把首都从长安迁往洛阳时,搬运书籍的车有很多,据东汉学者应劭在《风俗通义》中的记载:“载素、简、纸经凡2000辆。”这里的素书,指的是帛书;简指竹木简书;纸即用纸写的书。

东汉初年从长安搬运的书籍中就有纸质书,那么用纸制作书籍至晚在西汉末已经出现,说明东汉初期已经有了纸制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