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书籍装帧与插图

清代最通用的书籍装帧形式是线装,卷轴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和线装等,都有使用。

卷轴装在清代多用于字画的装裱,其装裱工艺十分精致考究。底面多用上等宣纸,画芯四边裱以素色彩绫,轴外裱以锦缎,轴头用料则分为不同的档次。

经折装除用于佛经及字帖外,也用于一般书籍,宫廷印刷的《耕织图》、《南巡图》等,刻印十分精良,其装帧采用经折装,所不同的是开本约一尺见方,封皮用厚纸板裱以黄绫。康熙、雍正年间刻印的《龙藏》,共720册,全为经折装,书皮裱以黄绫,10册一函,规模巨大。

蝴蝶装在宫廷印刷的书籍中也有使用,有的用上等宣纸印刷,版边留有较大空白,封皮用硬纸板裱以黄绫,并有前后环衬页,一边裱于封皮内侧,装帧平整,裁切跟齐,属于宫廷书籍装帧之上品。

包背装在清代也有较多的使用,乾隆时期编纂的《四库全书》一套共36304册,为著名的写本,共抄写7部,共计25.4万册,全为包背装。全书封皮用厚纸外裱绫衣,四库分别用不同颜色,经库用绿绫,史库用红绫,子库用蓝绫,集库用灰绫,最后分别用木函装书。

线装为清代书籍装帧的主要形式,除皇家用书的封使用料有特殊要求外,一般的线装书则力求“护帙有道,款式古雅,厚薄得宜,精致端正”四大要素。其封皮有纸面和市面两种,封面多贴书签,书本部较薄,一部书装于函套。

清代线装书的前面多留有一两张白页,其后才是扉页,内容有书名、刻印者名及年代、地点等。函套多用半包式,底口多有书根字,写有书名、卷次等。

从开本大小来看,清代则是多种多样,朝廷出版物的开本都较大,民间出版物多为中小开本,有一种称为夹带本的,是历代最小的开本,字很小,但印刷装订都很精致。

除了上述几种装帧形式外,在清代古籍中,还有一种“毛装”的装帧形式。在流通的古籍中,毛装不能算是一种独立的装帧形式。既考不清其出现的具体时代,也说不清其慢慢消失的时间。但在实际中又确实存在着毛装这种形式。

毛装形式的特点,在折叶方法上与包背装、线装没有任何区别。即仍然是以版心为轴线,合叶折叠。集数叶为一叠,戳齐书口,然后在书脊内侧打两眼或打4眼,用纸捻穿订,砸平。天头地脚及书脊毛茬自任,不用裁齐。也不用装封皮。这种毛茬参差而又纸捻粗装不要封皮的装帧形式,就叫做“毛装”。

现知毛装书通常在两种情况下出现:一种是官刻书,特别是清代内府武英殿刻的书,通常都要送给满族人的发祥地沈阳故宫、各王府、有功之臣或封疆大吏。这种书送去之后,不知得主珍重程度,更不知人家打算装配什么质地的封皮,所以就毛装发送。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手稿,特别是草稿,作者写到一章一节,为不使其页码章节错乱,也常常自己把它装订起来。有用线订的,也有用纸捻订的。毛毛草草,边缘参差,所以也称为“毛装”。这种情况,在清代乃至民国初年,在文人学士中还常常出现。

在清代朝廷组织刻印的图书中,多附有精美插图。清代初期,承明余绪,仍有一些精美的版刻插图艺术作品出现,如旌德鲍承勋所刻《扬州梦》、《秦楼月》等戏曲剧本插图,精丽典雅,被认为是徽版的殿军;四雪堂刊《隋唐演义》、《封神演义》,古吴三多斋刊《古今列女传演义》,以及《笠翁十种曲》等,均不逊兴盛时期的徽版名作。

一些著名的刻工,如黄顺吉、刘荣、汤尚、汤义、蔡思璜、谭一葵等,也不负名工之誉,使版刻插图出现了短暂的繁荣。

清代朝廷刻书,多由武英殿提调,这类图书的插图就被称为“殿版画”。其中如《御制耕织图诗》、《圆明园诗图》、《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墨法集要》等,都是殿版画的代表作品。

殿版画多细笔皴擦,工致娟丽,章法多变,印刷质量均为上乘。朝廷刻书如此重视插图,为前朝所无。但同样因为供奉内廷,片面追求谨严工稳,这些作品又不如民间作品灵动飘逸,意趣天成。

清代民间版刻插图中的人物画和山水画有了长足的进步。人物插图中的《凌烟阁功臣图》、《无双谱》、《晚笑堂画传》,以及《水浒全图》、《三国画像》等,都是这方面的佳构。

清代的山水插图,主要是方志图书中的插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大画家萧云从绘《太平山水图画》,笔力凝重,气氛沉郁,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气息,在古代山水插图中,可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清代诸帝喜游幸,绘有《南巡盛典》、《西巡盛典》等多种插图,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故清山水记游之类的图书插图极富,成就斐然。方志中的插图,多少也与此有关。但这些插图,多受殿版影响,《太平山水图画》中的磅礴之气,无从见到了。

清代继承了明代发展起来的套版彩印插图。清康熙年间沈因伯刊行的《芥子园画传》,“一幅之色,分别先后,凡数十版,有积至逾尺者”,至今仍被奉为画学的圭臬。此外,《西湖佳话》卷首冠佳景十图,为金陵王衙彩色套印本,图画富丽精工,亦为套印书中的大观。

光绪年间,西方石印术传入我国。石版印刷对印制图画便捷省力,成本低廉,很快取代了版刻形式,成为印制图书插图的主要方法。

晚清石印图书极多,图也精丽,虽然这已不是木刻画,但在技法和构图上,仍在一定程度上因袭版刻插图的传统,依然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总之,清代书籍中这些带有精致插图的古书,显得更加绚丽多姿,在我国古籍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旁注]

四库 又称“四部”,古代图书分类名称。清代乾隆年间修编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综合丛书,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成《四库全书》。收入图书为著名的写本79337卷,36304册。分藏经库、史库、子库、集库这四库,并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绫衣装裱。

皴擦 源自我国山水画法,是笔法丰富的演化形式。常用皴擦法包括:斧劈皴,人物画写生中常表现皮类衣服质感;米点皴,写生中一般画出棉料质感类衣服;圆笔皴,人物休闲服常用此法;牛毛皴,表现人物头发、皮毛特有质感;虱,就是扩大了的点;擦,用此笔法的地方很普遍,脸、手、衣服等均可采用。

石印 是平版印刷的一种方法。是根据石材吸墨及油水不相容的原理创制的。石印版也适合在宣纸上印刷,而且版面能够根据需要随意缩放,大部头的丛书、类书体积因而大为缩小,一些稀见的字画碑帖、名人手迹通过石版影印,也得以化身千万,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阅读链接]

古代没有纸时,把字写在竹简上,用皮绳把竹简编缀起来,故称书籍为“青简”“韦编”。“韦”就是用来编扎竹简的皮绳。“青编”即“青丝编”,以青丝编结,用来记事,因而古代记事书籍常以“青编”代称。

有了纸以后,人们为了防止虫噬,常在书里放“芸香”,后人便用“芸帙”“芸签”等代称书籍。此外,“缥缃”也是古代书籍的代称。“缥”是青白色丝织物,“缃”是浅黄色的丝织物,古人常用这两种丝织物作书籍的封皮、封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