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术

隋唐时期,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纸抄本书籍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再加上佛教的兴盛,需要大量的佛经、佛画;同时科举制度的推行,也刺激更多的人读书。这就导致了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明代学者胡应麟曾经说:

雕本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

这是对印刷术发明、发展的精确概括。

雕版印刷的发明时间大致在隋代末期至唐代初期这段时间。雕版印刷的印品,刚开始时只在民间流行,并有一个与写本书并存的时期。

唐穆宗时,诗人元稹为白居易的《长庆集》作序中说:“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烨卖于市井。”“模勒”就是模刻,“烨卖”就是叫卖。这说明当时的上层知识分子白居易的诗的传播,除了手抄本之外,已有印本。

由于唐代科技文化繁荣,印刷术在唐代取得了长足进步,印刷业已经形成规模。当时剑南、两川和淮南道的人民。都用雕版印刷历书在街上出卖。每年,管历法的司天台还没有奏请颁发新历,老百姓印的新历却已到处都是了。

不仅当时印历书,还在印其他书籍了。历史学家向达在《唐代刊书考》中说:“我国印刷术之起源与佛教有密切之关系。”这个历史记载,证明佛教僧侣对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是有贡献的。

唐代的佛教十分发达,曾派高僧玄奘西游印度17年,取回25匹马驮的大小乘经律论252夹,657部。当时,各地寺院林立,僧侣人数很多,对佛教宣传品需求量也很大,因此,他们是印刷术的积极使用者。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佛教印刷物,这些即是早期的印刷物。

早期的佛教印刷品,只是将佛像雕在木版上,进行大批量印刷。唐代末期冯贽在《云仙散录》中,记载了645年之后,“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这是最早关于佛教印刷的记载,印刷品只是一张佛像,而且每年印量都很大,但遗憾的是未流传下来。

现存最早有明确日期记载和精美扉画的唐代佛教印刷品,是考古工作者在1900年于敦煌千佛洞里发现一本印刷精美的《金刚经》,卷末刻印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为二亲敬造普施”题字,证明它是868年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是由雕版印刷、卷轴装订的,其全称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经》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插图书籍。在6块木版上雕刻经文,印在6张纸上,卷首加印一幅画,共7个印张,粘成一卷。

这件印刷品是由6个印张粘接起来的16米长的经卷,前边有一幅题为《祗树给孤独园》图画,内容是释迦牟尼佛在竹林精舍向长老须菩提说法的故事,弟子须菩提正在跪拜听讲。佛像的左右前后,立有护法神及僧众施主18人,上部有幡幢及飞天,还有伏地的狮子等,神态肃穆而生动,构图饱满而疏密有致。

经卷首尾完整,图文浑朴凝重,刻画精美;雕刻精美,刀法极为纯熟峻健,线条亦遒劲有力;而释迦及众弟子和天神等的形象,更具有中原画风的特色。

这是雕版佛画中,一幅非常珍贵的艺术遗产,它形象地说明我国在唐代晚期雕版艺术已达到了纯熟和精妙的程度。

雕版印刷需要先雕刻板材,这一时期已经具备了成熟的雕刻板材的技术。雕刻以杜梨木、枣木、红桦木等做版材。

一般工艺是:将木板锯成一页书面大小,水浸月余,刨光阴干,搽上豆油备用。刮平木板并用木贼草磨光,反贴写样等木板干透之后,用木贼草磨去写纸,使反写黑字紧贴在板面上,就可以开始刻字了。

第一步叫“发刀”,先用平口刀刻直栏线,随即刻字,次序是先将每字的横笔都刻一刀,再按撇、捺、点、竖,自左而右各刻一刀,横笔宜平宜细,竖宜直,粗于横笔。

接着就是“挑刀”,据发刀所刻刀痕,逐字细刻,字面各笔略有坡度,呈梯形状。挑刀结束后,用铲凿逐字剔净字内余木,名字叫“剔脏”。再用月牙形弯口凿,以木槌仔细敲凿,除净没有字处的多余木头。

最后,锯去版框栏线外多余的木板,刨修整齐,叫“锯边”。至此雕版完工,可以开始印刷了。

印书的时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用白纸覆盖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把纸拿下来,一页书就印好了。一页一页印好以后,装订成册,一本书也就成功了。

这种印刷方法,是在木板上雕好字再印的,所以大家称它为“雕版印刷”。雕版印刷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将书稿的清样写好后,使有字的一面贴在板上,即可刻字,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将木版上的反体字墨迹刻成凸起的阳文。

同时将木版上其余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板面所刻出的字凸出版面一两毫米。用热水冲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等,刻板过程就完成了。印刷时,用圆柱形平底刷蘸墨汁,均匀刷于板面上,再小心把纸覆盖在板面上,用刷子轻轻刷纸,纸上便印出文字或图画的正像。将纸从印版上揭起,阴干,印制过程就完成了。

一个印工一天可印1500张至2000张,一块印版可连印万次。

刻板的过程有点像刻印章的过程,只不过刻的字多了。印章是印在上,纸在下,而印书的过程与印章相反。

雕版印刷的印刷过程,有点像拓印,但是雕版上的字是阳文反字,而一般碑石的字是阴文正字。此外,拓印的墨施在纸上,雕版印刷的墨施在版上。由此可见,雕版印刷既继承了印章、拓印、印染等的技术,又有创新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雕版印刷的出现,还产生了册叶制度,其特点是从一长卷到一单叶。后来的活字印本书与也大多与此相同。

刻书用的木板,一般宽一尺半,高七八寸,上边的空白叫“天头”,下边的空白叫“地脚”。一块版所占的面积叫“版面”或“匡郭”,版面四周的黑线叫“版框”,也叫“边栏”或“栏线”,简称“线”,四周单线印的叫“四周双边”,或叫“双边栏”,双线一般是外粗内细,故又称“文武边栏”。

还有一种仅左右印双线的叫“左右边线”或“左右双夹线”。版框上下距离称为“高”,左右距离称为“宽”或“广”,用以表示版框尺寸大小。

一块木版刻一页书,一页书又分两面,中间部分叫“版心”,以版心为中进行折叠,版心上一般刻有书名、卷数,有时也把刻工姓名刻在上面。为了折叠方便,还用了图案,叫“象鼻”和“鱼尾”。

象鼻处空白或只有一条细线的叫“白口”,线粗或全黑的叫“黑口”。鱼尾有的只在上面有,有的上下都有,这种版式在我国流行了上千年。

在版框两边边栏外的上角,有时有一小方格,称为“书耳”或“耳子”,或称“耳格”,简称为“耳”。书耳上多记书的篇名,即小题,相当于现代铅印书直排本的“中缝”,横排本的“书眉”。其在左的称为“左耳题”,在右的称为“右耳题”。这是为方便阅读翻检而设的。

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的发展,是对人类文明作出的最大贡献,也是促进书籍发展的重要条件。它为后来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印刷技术的进步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

[旁注]

胡应麟 (1551年~1602年),明代著名学者、诗人和文艺批评家,他在文献学、史学、诗学、小说及戏剧学方面都有突出成就。他布衣一生,却广交天下,无论贵贱,是一代学术巨匠。

玄奘 (602年~664年),唐代僧人。汉传佛教史上伟大的译经师之一,我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曾游学于天竺各地。所撰《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印度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玄奘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例如《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即是以玄奘为原型。

敦煌千佛洞 敦煌千佛洞含西千佛洞和东千佛洞。西千佛洞位于今敦煌市西35千米南湖店附近党河北岸断崖上。东千佛洞位于今安西县城东南约70千米桥子乡的山谷中,约始建于西夏之前。现存有壁画和泥塑的窟洞476个,足以说明唐代是敦煌艺术的极盛时期。

竹林精舍 古印度佛教著名寺院,是佛教史上第一座供佛教徒专用的建筑物,它也是后来佛教寺院的前身,计分16大院,每院61房,更有500楼阁,72讲堂,是佛祖宣扬佛法的重要场所之一。

清样 是用于在出版发行、印刷行业的名词,指为确保印刷出版质量,印刷品在付印前所经过的包括排版、校对的几个逐步上升直至确定稿样的过程。清样是从最后校改的印刷版上打下来的校样,有时也指最后一次校定、准备付印的校样。

阳文 采用模印、刀刻、笔堆等方法,出现高出器物平面文字图案等。具有表面凸起效果的文字或者图案,在篆刻印章、文字处理等多方面得到应用。文字凸起为阳文,凹陷为阴文。

[阅读链接]

唐太宗执政时,皇后长孙氏收集封建社会中妇女典型人物的故事,编写《女则》。长孙氏写《女则》时非常用心,而且她不想沽名钓誉,只是对自己留下些许交代。长孙皇后去世后,宫中有人把这本书送到唐太宗那里。

唐太宗看到之后,热泪夺眶而下,感到“失一良佐”,从此不再立后,并下令用雕版印刷把它印出来。

当时民间已开始用雕版印刷来印行书籍了,所以唐太宗才想到把《女则》印出来。《女则》由此成为我国最早雕版印刷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