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书籍装帧形式

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加速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并影响了书籍的形式。有了书籍的装帧,书籍才可以广泛地流传,而书籍装帧形式的变化,同样是我国古籍发展的标志之一。

隋唐时期,古籍经过逐渐改进、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的卷轴制度,因此在书史上又称其为“卷轴时代”。

隋唐时期最盛行的书籍装帧形式是卷轴装。据《续高僧传》卷38记载,隋代有一位沙门叫法泰,他自己精勤书写了一部《法华经》,多次显现灵瑞,所以要把它带到成都去进行装潢。法泰在去成都的中途,过河时书掉在了水里,以后又失而复得。他到了成都,“以檀香为轴”,对这本书做了精心地装潢。

这段记载,证明隋代的书籍不但已是卷轴装,而且所用轴材有的已是檀香木了。

《隋书·经籍志》说隋炀帝即位之后,秘阁所藏之书,上品的要用红琉璃轴,中品用绀琉璃轴,下品用漆轴。表明隋朝廷的藏书,其卷轴装潢已分出不同品级。

《唐六典》记载唐代朝廷的藏书,经库书用钿白牙轴,黄带红牙签;史库书用钿青牙轴,缥带绿牙签;子库书用彫紫檀轴,紫带碧牙签;集库书用绿牙轴,朱带白牙签。可见唐代的朝廷藏书不但裱轴十分讲究,而且已经懂得用颜色来分类图书了。

《续高僧传》卷5记载,唐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之后,又奉皇帝之命在大慈恩寺翻译佛经。当他翻译完毕,装成卷轴之后,曾经上书皇帝,请求皇上给写一道序文。他说:“所获经论,奉敕翻译,见成卷轴,未有铨序,伏唯陛下睿思。”

由此可见,唐玄奘翻译过来的佛经,其装帧形式也都是卷轴。史籍还有记载唐开元年间沙门玄览,他一个人就“写经三千余轴”。

所有上述这些,都是唐及唐以前关于纸书采用卷轴装的记载。而唐以后关于这方面的记载,那就更是史不绝书了。比如北宋时期欧阳修在他的《归田录》中写道:“唐人藏书,皆做卷轴”;元代吾衍在他的《闲居录》中写道:“古书皆卷轴”;明代都穆在其《听雨记闻》中写道:“古人藏书,皆作卷轴”;清代高士奇在其《天禄识余》中写道:“古人藏书,皆作卷轴……此制在唐犹然。”

这些说法,也证明自纸书出现后,直至唐、五代,大约八九百年的时间里,书籍盛行的装帧形式的确是卷轴装。

此外,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了大批遗书,其中主要是手写本佛经。这些遗书,有的就是简单的一卷儿,有的木轴犹存,进一步又以实物,证明隋唐乃至五代时期以前,纸书的装帧形式,的确普遍流行卷轴装。

卷轴装经过长期的使用,其舒卷不易的缺点渐渐让人感到不方便,尤其在查对某个文字、某个记载时,就需要把书卷全部或部分舒展开来,既费时又费力。再加上佛教盛行等原因,通行的装帧形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要,因此,人们就不断探索改良卷轴装的方法。于是在卷轴装的基础上有了很多突破,出现了梵夹装、经折装和旋风装等装帧形式。

梵夹装并不是古代书籍的装帧,而是古代我国人对古印度用梵文书写在贝多树叶上佛教经典装帧形式的一种称呼。隋唐时期,由印度大量传到我国的佛教经典,都是狭长的单页梵文贝叶经的形式。贝叶,是印度一种贝多树叶的简称,贝叶经的装法是将若干树叶,中间打孔穿绳,上下垫以板片,再以绳子捆扎而成。受这种装帧形式的影响,古人发展了“梵夹装”。

“梵夹”亦即佛经的意思,它是将一张张纸积叠起来,上下夹以木板或厚纸,再以绳子捆扎。不过,梵文是由左向右横着书写的,这种形式和我国自上而下书写的习惯很不相适,因此,就将书写格式改为垂直竖写。

经折装就是把本来卷轴形式的卷子不用卷的办法,而是改用左右反复折合的办法,把它折成长方形的折子形式。在折子的最前面和最后面,也就是书的封面和封底,再糊以尺寸相等的硬板纸或木板作为书皮,以防止损坏。

佛教经典多采用经折装的形式,所以古人称这种折子为“经折”。经折装比卷轴装翻检方便,要查哪一页,马上即可翻至,所以在唐代及其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这种折子形式的书应用得很普遍。

从外形上看,经折装已具备现代书册的形式了。又因其具有制作简便,可以免去加轴、接裱等复杂的操作,而且翻阅时省时省力,也便于保存等优点而被推广开来,并且在出现后不久,就取代了卷轴书的地位。直至今天,在字画装裱的形式中,许多碑帧、拓本仍沿用这种装帧形式。

旋风装是在经折装的基础上,又不断对它加以改进而成的。它是将一大张纸对折,一半粘在第一页,另一半从书的右侧包到背面,与最后一页相接连,使之成为前后相连的一个整体,如同套筒,阅读时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再到第一页,如此可以循环往复,连续不断地诵唱经文。遇风吹时,书页随风飞翻犹如旋风,因此被形象地称为“旋风装”。旋风装具备了翻阅方便,制作简单的优点,是世所罕见的风格。

另有一种卷轴装的变形,是把逐张写好的书页,按照内容的顺序,逐次相错,粘在事先备好的卷子上,错落粘连,犹如旋风,也被称为“旋风装”,又称“龙鳞装”。

阅读时从右向左逐页翻阅,收卷时从卷首卷向卷尾。从外表看,它与卷轴装没有什么区别,但展开后,页面的翻转阅读是它们的根本区别。龙鳞装这种装帧形式曾在唐代短暂流行。

隋唐时期的古籍装帧形式,不仅体现了其历史性的发展变化,更重要的是在这些书籍形式的变化过程中,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它给我们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

[旁注]

沙门 意为勤息、息心、净志。沙门思潮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的古代印度列国时代,是与婆罗门教相对立的思想流派,其哲学思想为印度哲学的重要内容。沙门中最有影响的派别是佛教、生活派、顺世派、不可知论派等。

《唐六典》 全称《大唐六典》,是唐代一部行政性质的法典。是我国现有的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为张说、张九龄等人编纂,成书于738年,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会典,所载官制源流自唐代初期至开元止。“六典”之名出自周礼,原指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后世设六部即本于此。

梵文 为印度雅利安语的早期名称,印度教经典《吠陀经》即用梵文写成,其语法和发音均被当做一种宗教礼仪而分毫不差地保存下来。最具代表性的梵文字母有三种,即悉昙体、兰札体和天城体。其中天城体字母被当代世界人民称为梵文字母。

[阅读链接]

一般认为,我国最早的书籍是商代刻有文字的龟甲或兽骨,距今已有3000余年。当时,为了便于保存,将内容相关的几片甲骨用绳串联起来,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早期书籍的装帧形式。

隋唐时期在雕版印刷术发明后,书籍的装帧形制,在使用材料,开本的大小,装潢工艺等方面,仍不断有新的发展。并且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新的书籍装帧形式也不断出现,先后有宋元时期的蝴蝶装和包背装,以及明清时期的线装等。体现了我国古籍发展的巨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