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事业多么艰难 仅有真诚是不够的

高技术产业,需要高投入。作为一个以生产淀粉为主的县级企业,转产高技术产业不啻为鸡窝里硬要飞出金凤凰,难度是相当大的:设备需要更换, 技术工艺水平需要更新,干部和职工需要培训⋯⋯张景荣粗略地计算了一下,这个企业在现有基础上转产,至少需要投资 475 万元。这个数目对当时的淀粉糖果厂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张景荣这位经历了无数次坎坷的企业家,又一次陷入了困境。然而,追求的苦涩,挫折的磨练,铸就了他身临险境不惊的坚韧不拔性格。他下决心筹集资金,保证企业转产的成功。

张景荣到了银行。不论你怎样诉说,因为企业过去长期亏损,信誉欠佳, 银行就是拒贷。

张景荣到了县府,可县里的财政亦很紧张。几百万元对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财政来说,无论如何是承受不了的。

张景荣没有泄气。他又风尘仆仆地来到当时的地区所在地白城。无奈地区不是一级财政,虽然领导同情他,支持他,却爱莫能助。

张景荣没有退却。这个钢铸铁打的硬汉又来到省城。他不信偌大个吉林省就筹集不来几百万元人民币。他不信自己千辛万苦争来的项目会因资金扼喉而夭折。他找系统的主管部门,找行业的领导,找省计划单位,找省财政⋯⋯ 有时,这个从不落泪的东北大汉,慷慨陈词说到动情处,竟止不住热泪盈眶。到处磕头作揖,伸手化缘,那滋味可想而知。

为了跑这些资金,8 个月里,张景荣行程数万里。有一次,正值盛夏酷暑,他由于连日奔波操劳,竟昏倒在街头。直到有人买来冰棍为他敷在额上, 才使他苏醒。可他一醒过来就又踏上了求助资金的征程。

也许是他的精神可佳,也许是他的项目诱人,也许是他的真诚令人感动, 经过了无数次奔波,终于从省、地、县三级 18 个单位筹集到了大部分资金, 加上职工集资,总算能够基本满足需要了。可他的心脏病却不知发作了几次。

张景荣深深体会到了干事业是多么艰难。他在全厂转产大会上响亮地提出了这样的口号: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全面上质量、上水平,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争创一流企业。

土建工程开始了!

配套设备亦选型了!

当时生产“851”只能用药用发酵罐,一般厂家都用 0.5 至 2.5 吨的。张景荣不然,他觉得太小太慢。他说,如果我们按常规走路,日产量不过 1~ 2 吨,这怎么能够适应发展的需要呢?况且,市场瞬息万变,我们不能因为暂时有了生产权就意味着永远拥有,我们应该尽力地往前抢,包括抢时间、抢速度、抢规模。如果每天产 10 吨,那将是多么大的效益啊!他的话赢得

了伙伴们的赞同,上就上个大的,结果安装了四个 10 吨的大罐,即便是企业发展到今天的规模,这四个罐的生产能力仍不落后。事实证明,他的这一思想、这一决策是正确的。后来,当杨振华把“851 口服液”生产权又转让给其他十几家企业时,无论是规模、速度都已不能和华罕抗争。当然,这是后活。

从 1987 年秋开始到 1988 年 8 月 8 日,以生产“851 口服液”为主导产品的扶余市振扶生物化学制品厂,在锣鼓声、鞭炮声中诞生了。这是扶余市有史以来第一个以高科技产品为主的生产厂家。她为这个千年以前的渤海古国增添了新的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