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会杨振华

转产的目标瞄向“851 口服液”。但要想获得生产专利权,首先必须找到杨振华。

张景荣和图强华立即动身,南下福建。经过几个昼夜的车旅颠簸,顾不得洗去一路风尘,便满怀希望地来到福建农学院。不料,却扑了个空。杨振华教授早已北上京都。无奈,他们又踏上回归之路。

在北京,国家科委的一位吉林籍官员乡情依旧,热情地指点他们,找杨振华的人特多,很不容易见到她。如果他们真想得到这个项目,马上得返回江南,她已去了上海。

张景荣嗟叹不已,人海苍茫,天地辽阔,哪里去寻找教授的踪迹?

转产势在必行。顾不得许多。张景荣和图强华又一次南下上海,然而, 依然没有见到杨振华。经过多方了解,才知她已到了无锡,张景荣和图强华马不停蹄,一路追踪而至。终于,在太湖之滨的一个宾馆里寻觅到了她。

无锡春色,名满天下。波光潋滟的太湖,千帆竞秀,百舸争流;峰峦叠翠的惠山,名泉流溢,杜鹃争芳;蠡园、鼋头渚、东林书院、二泉映月⋯⋯ 一处处名胜古迹,惹得游人如织,留连忘返。

然而,张景荣却无暇游春。来无锡四五天了,却一直住在杨振华的隔壁房间,足不出宾馆半步。他在仔细观察着杨振华的举动。

来宾馆同杨振华教授洽谈的人不少,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经理和厂长,也有私营企业家。几天过去了,却没有一家谈成。这道理很简单,因为双方的思想意境、发展目标、合作方式,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距,特别体现在成本和利润上分歧更大些。作为搞科研的学者,涉足商业谈判,显然非其所长。屡谈不成,不仅使教授茫然困惑,而且有些心绪不佳。

这一切,被精明的张景荣看得清清楚楚。他觉得,时机已经成熟。

在餐桌上,似乎一种巧遇,有心计的张景荣礼貌地认识了杨振华。教授因为连日来的紧张谈判,并没有怎么注意这位住在隔壁的东北大汉。当他们聊了一会儿后,教授觉得谈得很投机。张景荣便把握机会,不失主动地在餐桌上帮助教授算起了“851 口服液”的生产成本来。经过有条有理的分析, 科学缜密的计算,对市场前景的客观评估,生产成本只是其他谈判者的 1/3。

教授高兴极了,惊讶之余,她才仔细地打量起眼前这位身材修长,温文尔雅,颇有学者风度的东北人。杨振华不愧是科技界的精英,她头脑极快地反应出,眼前这位绝非常人。便谨慎地问道:“您是做什么工作的?”

张景荣不动声色地说:“猜猜看。” “厂长?”

“对,我就是您在电话中回绝合作的东北那家小厂的厂长。”张景荣爽快地回答。

原来,在这之前,扶余市曾以科委的名义给杨振华教授打电话协商合作生产“851 口服液”事宜,但杨教授根本没有想把自己发明的专利产品拿到气候寒冷的东北去生产,更何况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办企业呢!

教授惊讶地望着他。

张景荣却紧紧抓住这一机会,开门见山地向杨振华全盘托出了自己的计划和让“851”在市场上一展雄风的壮志。

杨振华被这东北汉子的纯朴、实在、坦诚和精明打动了,也被他征服市

场的胆量和气魄所折服。她相信,张景荣的分析和计算是可靠的,更相信张景荣是一个能够创造出奇迹的企业家。同他合作,尽管是一个县办小厂,但绝对可以放心。

于是,双方拍板,于 1987 年 4 月 7 日在无锡正式签订了合作生产“851 口服液”的合同。张景荣以其坚韧不拔的毅力,精明深邃的思考,娴熟的商谈技巧,终于使自己的工厂成为国内首家与杨振华教授合作的伙伴。

直到此时,张景荣才感到无锡是那样的美,美得令人陶醉。在这里,他抓住机遇,使企业转产有了高科技产品作保证;在这里,他有幸结识了助他事业成功的第一位科技精英;在这里,他开始把企业同科技接轨,踏上了科技兴企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