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先一步的转产意识

有了充足的原料,并不等于能够生产出大量的淀粉,这里边还有设备问题、工艺问题、技术问题等等。

在抓原料的同时,张景荣就开始着手技术改造。原来淀粉糖果厂年生产淀粉能力不过四五千吨,依这个生产规模,无论如何是不能实现百万利税的。要达到目标,必须将现有的生产规模翻上一倍甚至几倍。张景荣开始动脑筋琢磨:资金不足,制约着企业不可能更新和增添设备,唯一的办法就是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千方百计地提高生产效率。

他同技术人员一起在车间里研究办法。这是肯钻研又实干的人,决定自己动手改制设备。从零部件到组装,几乎全部革新了一遍,都是他同本厂职工自己动手干,没有花钱请外人。二十多天吃在厂里住在厂里,竟没有回家一次。当设备改造完成,生产能力扩大一倍,流水线正常运转时,他才回到自家。可连日的操劳,蓬发长须,妻子几乎认不出他来。

经过一年的苦心经营,1987 年扶余淀粉糖果厂年终赢利 80 万元,如果把年初用于设备改造的 22 万元也算上,那么,他们真的超过了百万。

扶余淀粉糖果厂以其辉煌的业绩,又一次震动了这个小小的县级市,即便是规模较大的邻县同行们也不能不刮目相看。

从濒临倒闭到跨入百万富翁行列,不过短短两年时间。人们对扶余淀粉糖果厂不能不竖指称赞了。职工们不仅能发工资,而且有了奖金。张景荣在人们的心目中形象高大起来了!

然而,初战告捷并没有使张景荣陶醉。

对市场的了解,使他感受到了真正的危机。因为,尽管他的企业已经达到了年生产 5500 吨的规模,但邻近一些产粮大县如梨树、公主岭、农安、吉林市等都在筹备上马年产万吨甚至几十万吨规模的淀粉厂,而且设备、工

艺、技术都是一流的。市场需求是有限的,这些新厂家的上马,必然会带来更加激烈的竞争,他敏锐地意识到:企业转产将势在必行。

但企业刚刚走上正轨,在一些人眼里,赢利百万已经相当不错了,现在提出转产,人们接受得了吗?

张景荣凭窗眺望,大江奔流,千帆跃动,更使他感受到了竞争的内涵。他感慨万千,直到燃尽的烟头烧疼了手指,他才收拢回思绪。

他觉得当断不断,机遇将过。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应对未来做出正确的判断,不是满足现状,更不是面对机遇忧柔寡断。此时若不决断转产,将来肯定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

他找到了市委书记张纯信,冷静地分析了市场情况,提出企业应该明智地选择转产。这些想法不能不说是经过了慎重考虑的。张景荣的建议,使年轻的市委书记陷入了深思。他知道,淀粉糖果厂两年来走过了多么坎坷的路程,进入百万富翁行列凝聚了无数职工的心血和汗水。当然,张景荣付出的劳动可能最多。当人们欢庆胜利的时候,张景荣提出转产的要求,人们能接受吗?会怎样想呢?但张景荣作为一个企业家,他的考虑是有道理的,他的要求是对头的,他的选择将使企业步入一个全新的时期。

市委书记经过缤密思考,同意了扶余淀粉糖果厂转产的意见,但同时也提出了要选择好新项目的要求。

市委书记握着张景荣的手,信任地说:“一定要搞好转产的准备工作, 争取创造更好的业绩。”

张景荣带着领导的信任和支持,投入到了一个新的领域,他将以叱咤风云之势,破除种种禁锢,开创自己的未来,在一片新的领域里,创造出辉煌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