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决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方针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新时期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宏伟目标。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2.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道。

  3. 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我们要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艰苦奋斗。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联系历史事实理解重要的理论。用联系观点看问题。

教学要点

一、历史性的转折

  1.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2. 拨乱反正和平反冤假错案

二、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对内改革

  1. 对外开放

  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三、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1.国力倍增举世瞩目

  1. 农业生产蓬勃发展

  2. 工业建设欣欣向荣

  3.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四、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纲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纲领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重点: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宏伟纲领。

本课难点:理论性强,初中学生不易掌握。

二、引入新课,解释课题:本课学习“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1976 年 10 月,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党中央宣布“文化大革命”结

束。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一个新时期,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这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大约要到下世纪中叶。我们现在正处在这一时期的关键时刻。本课范围包括“文革”结束后到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结束后的历史。

三、“历史性的转折”一目,是本课重点之一。全会召开的历史条件按教材指出邓小平复出、开始出现安定团结局面、国民经济初步恢复三点即可, 不必展开。重点讲会议的重大决定,要讲准确。第一,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强调“重新确定” 四字,可引导学生回顾这一路线是从遵义会议经延安整风到党的七大期间形成的,正是这一时期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和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七届二中全会又及时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移到城市、从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又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和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重大胜利。但后来一度偏离了这一路线,产生了“大跃进”、“文革”等重大失误。全会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重新确定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意义深远。第二,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是思想路线端正的必然体现,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根据实际,全会认真讨论和制定了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指出当前必须集中力量把农业尽快地搞上去。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这些年来遭到严重破坏,只有加快其发展,方能保证国民经济全面迅速发展和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此,首先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这就找到了实现战略决策转变的突破点。第三,全会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实质是健全党的组织路线和党风建设。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思想路线是前提,战略决策是关键,组织路线是保证。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总结全会的历史意义。关于三中全会及其以后的拨乱反正、平反假错案,限于时间,只写出标题,鼓励学生课内阅读,不作要求。

四、“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目,要围绕“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进行教学。首先联系上目,理解改革开放是实事求是和工作重点转移的必然产物。对内改革这一子目,内容和名词较多,应抓住重点。经济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就是改革“一大二公”、单一经营、吃大锅饭的旧体制,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的生产责任制, 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向商品化、现代化发展的新体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改革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在管理体制方面,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为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体制。企业经营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实行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保证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和贸易的繁荣。改革的成就可结合下一目讲,以节省时间,避免头绪纷繁。对外开放这一子目,要求掌握大字教材中所讲的对外开放的目的、概况和作用。为了使学生加深理解可结合深圳经济特区示意图和安太堡露天煤矿图讲述有关内容,但不要求掌握。四项基本原则要求学生牢记,并指出这是立国之本,已写进宪法,违背四项基本原则, 就要走到邪路上去。

五、“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一目,在本课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承上,需要启发学生理解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路线、战略决策的伟大成就,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伟大成就。启下,理解这些成就是党后来制定基本路线和宏伟目标的出发点和主要依据。主要成就分四点讲:(1)国力倍增举世瞩目;(2)农业生产蓬勃发展;(3)工业

建设欣欣向荣;(4)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字材料、图表、图画。教师在讲数字时,不要讲得枯燥乏味,而是要充满热情,极口称颂, 感染学生。

为了对学生加强教育,最后能组织学生有的放矢地做一些社会调查,或请有关方面人士给学生作报告,与学生座谈。

本目只要求掌握大字课文和《工业建设主要工程示意图》。

六、“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纲领”一目,要联系上目,引导学生掌握两点:(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形成的党的基本路线;(2)确定了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纲领。基本国情是: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建设虽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我国是一个 11 亿人口的大国,底子薄,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落后的社会生产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有时还存在着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对立。社会主义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根据这一基本国情和十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确定了党的基本路线。讲基本路线最好是概括为一、二、三,即一个中心(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斗目标的三个标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要求学生完整而准确地掌握。实现宏伟目标,需要分三步走,并满腔热情地指出:只要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宏伟目标是完全能实现的。当前的任务是实现十年规划规定的任务。我们这一代人正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生力军,任重而道远,应该从现在做起,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本目小字课文,尽可能要求学生掌握。

本课重点

重要年代 1978 年 12 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重要地名 上海 天津 广州

重要人名 邓小平

重要词语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深圳经济特区 四项基本原则 上海宝山钢铁公司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扬子 30 万吨乙烯工程 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附一 课堂思考题答案提示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什么历史性决定?社会主义建设实行什么方针?

答:1978 年 12 月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和政府决定实行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方针。

  1.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是什么?

答:党的十三大确定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产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

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附二 练习题答案提示

一、选择 C

二、填空 改革 开放 基本路线

三、问答 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

附三 本课参考书目

《中共党史》(何沁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年版)第九章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讲义》(胡华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 1987 年)

1—66 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词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89 年版)有关词

条《新编读报手册·2》(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0 年版)有关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