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课 统一战线、民族工作和外交工作的成就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统一战线的发展和扩大;“一国两制” 的构想;民族工作的成就;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时期外交工作的任务。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
统一战线、民族工作和外交工作中取得巨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结果。
-
从思想上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时期,这几方面工作的重要性。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
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思考“革命胜利后,还要不要统一战线这个法宝?”从而培养全面地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
通过指导学生比较解放前后的民族工作和外交工作,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辩证地认识和表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学要点
一、统一战线的成就
-
统一战线的发展和扩大
-
“一国两制”的构想二、民族工作的成就
-
解放前,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状况
-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民族政策
-
解放后,少数民族地区的飞速发展三、新中国的对外关系
-
新中国的外交方针
-
建国初,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斗争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中国同日本、美国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
新时期外交工作的任务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课内容多,头绪杂,要把重点放在统一战线、民族工作和外交工作中的巨大成就。
二、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是什么?导入新课。
三、本课难点:“一国两制”的构想;民族工作发展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四、“统一战线的发展”一目,讲述时最好从解放战争时期我党的统一战线:即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入手,讲清楚当时历史条件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包括哪些人?其任务是什么?采用与学生问答讨论式,讲清统一战线的发展和扩大,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必然。在讲述中特别要着重指出我党对国民
党军政人员政策的变化,这样当李宗仁回国后我们采取的政策就好理解了。对各民主党派的方针是:共商国是。在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和巩固的情况下, 我党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提出了新的方针,为实现祖国统一的历史大业奠定了基础。教师在讲述中,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统一战线与“一国两制”构想的关系:统一战线的发展和扩大为“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奠定了基础,说明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巩固和强大。另一方面,“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建立更加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制定了新的方针。
讲述本目时最好能结合课本上的图:《朱德李宗仁亲切会见》《中共中央邀请民主党派就教育体制改革方案征求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 一致同意中英两国政府草签的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来说明不同的历史阶段,我党在统一战线工作中的发展与成就。
本目需要讲明两个问题:1.统一战线的发展和扩大。讲这一内容要从发展两字人手,从解放战争我党采取的统战政策开始,从统一战线的对象、任务,讲清楚统一战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展的情况。从发展到扩大,主要讲扩大的对象和政策,我党对国民党军政人员的政策,使得统一战线的阵线不断扩大,运用李宗仁回国一事,强调扩大了的统一一战线的历史事实。2.“一国两制”的构想。这不本目的难点,从“一国两制”提出的条件讲起, 主要分析:统一战线和“一国两制”构想的关系,从“一国两制”政策战略意义的高度来认识。对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证明了“一国两制”构想的生命力。
此外,教师可以联系历史上,葡萄牙占领澳门、英国占领香港的史实, 到中英关于香港
问题、中葡关于澳门问题《联合声明》的发表,我国到 1997 年对香港、
1999 年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洗刷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耻辱,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五、“少数民族进入社会主义”一目,内容较多,要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即有重点的选择一两个民族(例如:藏族和阿佤族),应用比较的方法, 讲清解放前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变化,从而突出民族工作取得的伟大成就。
教师可收集一些图片、资料,用形象的直观的手段讲清民族工作的巨大变化。
教师可利用《民族画报》收集资料。也可以课前发动学生找某一个民族解放前后变化的图片,让学生自己讲述,总之要使课上的生动,克服死板。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参观民族文化宫,用大量的事实对学生进行
教育。也可以采用组织看电影和幻灯的教学方法。总之,形式多样化,为突出民族工作的成就而服务。
对其它少数民族内容的小字部分,以学生阅读为主。不要泛讲,只要突出一两个民族即可。有少数民族的地区,还可以补充本地区少数民族的情况。
六、“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一目,要引导学生回忆解放前,中国的国际地位低下;解放后,由于我国的国际威望越来越高,我国的外交地位逐步提高,采用启发式让学生思考。从而得出党的外交工作取得的伟大成就。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党的外交工作,主要是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
国家对新中国的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军事上的威胁进行有理、有
节的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
我国外交工作的成就,是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之上,是在我国的国际威望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取得的。外交工作在发展中不断取得成就,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我党的外交工作都采取了灵活的主动的政策和方针。
教师可重点讲几件大事:在联合国中的斗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万隆会议,第 26 届联大,⋯⋯有代表性的反映出我党的外交工作的方针。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外交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教师要讲清新时期外交工作的特点和任务。
七、本课内容在讲述中,教师要用深入浅出的语言,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应用对比的教法进行教学。每讲完一目可以小结,也可以让学生归纳和总结。
每目里的小字,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但不作要求。
本课重点
重要年代 1956 年 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1997 年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9 年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972 年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中国代表权的决议
重要地名 香港 澳门 台湾
重要人名 邓小平 尼克松 田中角荣
重要词语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一国两制”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方针 民族区域自治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附一 课堂思考题答案提示(1)想一想:怎样实现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
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的协商、讨论。
- 想一想:香港是怎样被英国侵占的?澳门又是怎样被葡萄牙侵占的? 答:香港地区是在近代史上被英国逐步强占的。1842 年通过强迫清政府
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 年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指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1898 年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英国强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及附近的岛屿和海域(今统称为新界)。
- 想一想:解放前后,少数民族政治、经济、生活有什么变化?
答:解放前少数民族在政治上受压迫和歧视,经济上极端落后,生活在饥饿和死亡线上。解放后,在政治上当家作主,成为国家主人。经济上飞速
发展,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上明显提高,文体事业迅速发展起来。
- 想一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外交工作有什么特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外交工作进入一个新时期。我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支持第三世界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斗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下,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实行改革开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了。
附二 练习题答案提示
一、选择:A
二、填空:1.和平共处 2.中国三、问答:
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他们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中的极大部分人。这是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它为建设祖国、统一祖国和维护世界和平服务。
附三 本课参考书目
《中共党史大事年表》(韩念龙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年版)
《新中国编年史》(廖盖隆主编 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1949—1989 年的中国》(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中国民主党派简史》(群众出版社 1991 年版)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 1977 年版)
《中国少数民族常识》(马寅主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5 年版)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及名词解释(解放军政治学院资料室和解放军报编辑部编写 长征出版社 1981 年版)
《当代中国外交》(韩念龙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年版)
《新中国编年史》(廖盖隆主编 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简编》(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