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杰地灵——川蜀底蕴

自古以来,蜀地文、史、哲名家辈出,杰出的思想家代不乏人:汉代的司马相如、扬雄、三国两晋时期的陈寿,唐代的陈子昂、李鼎祚,宋代的“苏门三父子”、黄庭坚、魏了翁,元代的虞集,明代的杨慎、来知德,清代的唐甄、费密、李调元等,可谓灿若星辰,这一串串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就是一笔笔丰富的精神财富。

川蜀地域各个历史时期文化名人的不断涌现,不仅充分证明蜀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而且为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

李冰岷江修筑都江堰

上古时期,居住在古青藏高原的古羌族人向东南迁居,进入了岷山地区和成都平原。这些居住在岷山河谷的人被称为“蜀山氏”。蜀山人椎髻左衽,不晓文字,未有礼乐。

后来,蜀山氏的女子嫘祖嫁给黄帝为妃,其后代蚕丛以蚕桑兴邦,建立了古蜀国,使这个以牧为生的游牧民族大部分人定居下来,跨入了农耕时代。经柏灌、鱼凫二王后,大约在西周末期,杜宇王朝建立,其间蜀国的都城迁至郫邑。

杜宇王朝采用君主世袭制,势力强大,其势力基本覆盖了整个四川盆地。在春秋早期,杜宇氏禅位于治水有功的蜀相鳖灵。鳖灵建立了开明王朝,定都于广都。

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开明九世开始仿效华夏礼乐制度,并把都城从广都迁往成都。

当时,古蜀国北边“以褒斜为前门”,与秦国接壤。南边以“熊耳、灵关为后”,与越族相邻。西面依靠九顶山、峨眉山。东边接于巴族,以“工、潜、绵、洛为池泽”,利用江河之便利发展渔业。

公元前316年,秦国从石牛道讨伐蜀国。秦国攻占蜀国后,设蜀、汉中两郡。蜀地逐步实行秦国的制度,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秦昭襄王至秦庄襄王年间,李冰担任蜀郡太守,采取了许多开发蜀地的重大措施,比如修建都江堰,疏通检、郫二江,使成都平原日渐富饶。

古代蜀地非涝即旱,有“泽国”、“赤盆”之称。古蜀先民世世代代同洪水作斗争。

发源于成都平原北部岷山的岷江,沿江两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到灌县附近,进入一马平川,水势浩大,往往冲决堤岸,泛滥成灾。从上游挟带来的大量泥沙乱石也容易淤积在这里,抬高河床,加剧水患。

特别是在灌县城西南面,有一座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每年夏秋洪水季节,常造成东旱西涝。

李冰上任之后,便了解水情民情。他同儿子二郎一起到岷江沿岸考察,听取当地民众的意见,勘察地形,研究治理岷江的办法。

李冰在仔细察看地形后,决定凿开玉垒山,分洪减灾,引水灌田。动工以后,大批农民和工匠,有的凿石,有的抬石,干得热火朝天。但石头坚硬如铁,一天干下来,石头没开多少,工具倒损坏了许多。

看到这种情况,李冰几经思考,想到了一个办法:先在石头上凿条沟,然后在沟里和石头缝中填上干草,上面再加满树枝、木柴,点火焚烧。石头受热便裂开,这样再凿便省劲多了。

照此法干活,工程进度果然大大加快。没过多久玉垒山便被掘开了一道缺口。因为玉垒山新开的缺口好似一个瓶口,所以称之为“宝瓶口”。被分开的玉垒山的末端,状如大石堆,就是后人称作的“离堆”。

宝瓶口工程修建以后,李冰发现,水量不能满足灌溉的需要。怎样才能多分些水过来呢?

经过一番考察、商议,李冰找到了好的办法:在离宝瓶口不远的上游江中心建一个分水堰,将江水分成两股,这样就可以满足灌溉需要。然而,在激流滚滚的江心修建一条分水堤堰,并非一件易事。李冰为此事寝食不安,天天琢磨着有效的办法。

一天,李冰父子又到岷江上游去察看水情,见一群妇女正在江边洗衣裳。她们在水里放了一个个竹篓,衣服便泡在竹篓中。江水尽管很急,竹篓也冲不走。

李冰见此情景,突发奇想:若将鹅卵石放在篓中,沉入水底,不也冲不跑吗?

于是,李冰让二郎带着老百姓到山上去砍竹,自己招来工匠编制竹篓。几经试验,最终编成的竹笼,圆径3尺,长10丈。笼石层层累筑,终成分水大堤。

分水大堤前端开头犹如鱼头,所以取名叫“鱼嘴”。鱼嘴将岷江分为内外江,起航运、灌溉与分洪的作用。西股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东股的叫“内江”,是灌溉渠系的总干渠,渠首就是宝瓶口,流经宝瓶口再分成许多大小沟渠河道,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扇形水网,灌溉成都平原。

分水堰两侧垒砌大卵石护堤,内江一侧的叫“内金刚堤”,外江一侧叫“外金刚堤”,也称“金堤”。分水堰建成以后,内江灌溉的成都平原就很少有旱灾了。

之后,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又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

飞沙堰也用竹笼装卵石堆筑,堰顶做到适宜的高度。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以保障内江灌区免遭水淹。同时,由于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的漩涡作用,有效地冲击了泥沙在宝瓶口前后的沉积。鱼嘴的分水量有一定的比例。

春耕季节,内江水量大约占60%,外江水量大约点40%。洪水季节,内江超过灌溉所需的水量,由飞沙堰自行溢出。

宝瓶口是节制内江水量的。为了控制内江流量,李冰父子做石人立在江中,作为观测水位的标尺。

李冰还做石犀,埋在内江中,作为岁修时候淘挖泥沙的深度标准。岁修的原则是“深淘滩,低做堰”。“深淘滩”是说淘挖淤积在江底的泥沙要深些,以免内江水量过小,不敷灌溉用;“低作堰”是说飞沙堰堰顶不可修筑太高,以免洪水季节泄洪不畅,危害成都平原。

岁修的方法是:

每年水量最小的霜降时节,在鱼嘴西侧,用杩槎在外江截流,使江水全部流入内江,然后淘挖外江和外江各灌溉渠道淤积的泥沙。

至第二年立春前后,外江岁修完毕,把杩槎移到内江,让江水流入外江,然后再淘挖内江河槽,进行平水槽和飞沙堰的岁修工程。

清明节前,内江岁修完毕,撤除杩槎,开始放水灌溉。

除都江堰外,李冰还主持修建了岷江流域的其他水利工程;还创造了凿井汲卤煮盐法,结束了巴蜀盐业生产的原始状况……

李冰所作的这一切,尤其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解决了岷江泛滥成灾的问题,而且灌溉了成都平原,使其成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天府之国”,对蜀地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旁注]

黄帝 华夏上古传说时代一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黄帝以姬水成,因有士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太守 原为战国时期郡守的尊称。西汉景帝时,郡守改称为“太守”,为一郡之最高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历代沿置不改。至隋代初期遂存州废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明清时期则专称知府。

岷江 长江上游支流,属于长江的一级支流,全流域均在四川省境内,孕育了古蜀文明。发源于岷山南麓,流经松潘、汶川等县到都江堰市出峡,分内外两江至江口复合,经乐山接纳大渡河和青衣江,至宜宾汇入长江。全长793千米。

杩槎 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截流装置,是由3根大木桩用竹索绑成的三脚架,中设平台,平台上用竹笼装卵石压稳。把适当数量的杩槎横列在江中,迎水面加系横、竖木头,围上竹席,外面再培上黏土,就可以挡住水流,不致渗漏。

清明节 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是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阅读链接]

都江堰伏龙观伏龙观位于岷江都江堰段离堆北端的最高处,奉祀李冰父子。该观始建于晋代,原为纪念青成隐士的范贤馆。

传说李冰父子治水时,曾降服江中的孽龙,锁在离堆下的伏龙潭中。至北宋初年,便改范贤馆为伏龙观,改祀李冰。现存的三重殿宇,均为清代重修。大殿奉李冰,后殿享二郎,与二王庙的布局相反。因此,伏龙观又称“老王庙”、“李公庙”。大殿奉有在江心发现的李冰石刻雕像。石像刻于168年,高2.9米,重4.5吨。胸前有题记和造像年月,题字为“故蜀郡李府君讳冰”、“建宁元年闰月戊申朔二十五日都水掾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珍水万世焉”。